印顺法师在《中国禅宗史》里认为,中国南北方的文化特性是不一样的,北方的黄河流域重于实行但偏于执相,南方的长江流域重于得意但偏于虚玄,因而也影响了佛教特别是禅宗的传播。隋唐结束南北朝对立的局面后,南北方文化特性也开始协调和融合,原来流行在北方的达磨禅法也由北向南传播,使虚玄而缺乏笃行精神的南方佛教改变了面貌。经过道信、弘忍等人五十多年的努力,使达磨禅法终于成为中国禅法的主流。其中,禅宗四祖道信,“在中国禅宗史上,是值得重视的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达磨禅进入南方,而推向一新境界的,正是道信。”洪修平先生也认为,道信在达磨禅法的展开中以及禅宗的创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所处的地位特别值得重视的,“他可以说是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他不仅奠定了禅宗的理论基础,而且在组织形式和禅行生活方面使禅宗初具宗门的特点。”正如杨曾文先生所讲,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结束了从达磨开始的禅宗的史前期,“禅宗从此正式刨立。”道信作为中国禅宗的关键人物,他的禅法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承前,在于他忠实地继承了达磨、惠可、僧粲的思想精髓;启后,在于他积极地发挥了禅学的精神实质,基本上奠定了以后中国禅宗的信仰价值趋向。 道信(580—651),今河南省沁阳县人,俗姓司马,7岁出家。5年后,到舒洲皖公山(今安徽省潜县西)跟从禅宗三祖僧粲学法10年。后游历各处弘法,曾住持庐山大林寺。唐初武德七年(624)到今湖北省黄梅县西的双峰山建造寺院,开启了中国禅宗把寺院作为修行弘法的中心道场之历史。关于道信的生平介绍,庸?净觉(683—?)的《楞伽师资记》、杜(不详)《传法宝记》、道宣(596--667)的《续高僧传》、宋?道源(不详)的《景德传灯录》等史传都有记载。依《楞枷师资记》记载,道信曾经著《菩萨戒法》一本,已失传;另有一本《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传授至今,基本上反映了他的禅法思想。关于道信的禅法,印顺法师总结为三大特色,即是:一、戒与禅合一,认为其后的弘忍、神秀、惠能等人传扬的禅与菩萨戒相结合的禅风,是承袭道信的禅法思想;二、《楞枷》与《般若》合一,认为道信既继承了达磨《楞伽》心性说又结合了《般若》的一行三昧,使禅学思想从性空转为妙有,突出其性空妙有、不一不异的精神;三、念佛与成佛合一,认为提倡依念佛而成佛,把一行三昧的禅观作为念佛三昧之一,使禅法进一步深刻而普及,演化成后来的念佛禅。有关学者大多沿用这些结论,肯定其精要。 我们研究道信的禅法特点及其精神特质,主要还是根据有关的传记记载和《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简称《法门》)的内容。该书全文被《楞伽师资记》引用(见《大正藏》),引文约4284字(加标点)。参照印顺法师的分法,也把全文分为三部分:一、从开始到“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约708字。其中,还可以分成两部分,即从开始到“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是第一段,解析“一行三昧”;其后是第二段,依据《普贤观经》、《大品般若经》、《华严经》,引证“安心方便”。这一段是本书的纲要,提出了道信自己所主张的禅法思想核心。二、从“略为后生疑者,假为一问”到“了知一切未曾取舍,未曾分身,而深通法界。”,约l366字。其中,设有五问,分别是:1、“发身若此(无相)者,何故复有相好之身,现世说法?”;2、“何者是禅师?”;3、“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4、“临(终)时作若为观行?”;5、“用向西方不?”针对上述问题,道信分别进行辨析,他的结论分别是:1、如来法性平等清净,只因“众生妄想故”而有种种差别的执着,也正因为众生的根基不同,而方便施舍不同的法;2、因为“常住于止心则沉没,常住于观心则散乱”,所以“好禅用心人”要“不为静乱所恼者”;3、文中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如果要“心得明净”,就要不执着于“止”(文中的不念佛、不捉心、不散乱等),也不要执着于“观”(文中的不看心、不计心、不思维、不观行等),实际是道信反对禅门中的那些偏执“禅定”形式而心性染污者,并批评他们互相的排斥的不良行为是“为谤三宝,破和合僧”,是“诸见烦恼所污,贪嗔颠倒所染”;但同时也肯定通过修行“谛看”等方法得到“悟解”。另外,把修学者分为四种人,其中“有行有解有证,上上人;无行有解有证,中上人;有行有解无证,中下人;有行无解无证,下下人也。”4、5、是从往生西方与否开始谈起,分析西方净土与现世国土的有无及差别,提出要用“无分别智”了知如果心性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因此,要反对禅定修行中的空见、有见、断见、常见等错误;真正的佛弟子,应该是“常度众生,不起爱见;常学智慧,愚智平等;常作禅定,静乱不了;常见众生,未增是有。”特别是,道信在文中提出“当为人师者”,“复须内外相称、理行不相为(违);决须断绝文字语言、有为圣道”;把“未了究竟法为相,名闻利养教导众生,不识根缘利钝,似如有异,即皆印可”和“或见心路,似如明净,即便印可”等庸俗、浮浅的作风,贬斥是“大坏佛法,自诳诳人”,“极为苦哉,苦哉大祸!”,可谓是深恶痛绝。三、从“又古时智敏(印顺法师认为是智者大师的误写)禅师训曰”到最后。印顺法师认为是“杂录”道信的论述,分述不同的禅观。我把文义大致分为四个层次:l、从开始到“不得造次辄说,慎之慎之”。依据《观无量寿经》,举出观心的五种方法即一者知心体,二者知心用,三者常觉不停,四者常观身空寂,五者守一不移。知心体是知心之体性本来清净,与佛不二;知心用是知心之作用可生法宝,与理相契。知心之体用具有了知自心圆满具足、即心即佛的意义。第三常觉不停是“觉心在前,觉法无相”,即本觉之心正念不断,妄念不起,不止于言相。第四主要是要求通过观身空寂而明了诸法皆空的道理,从而融身于法界之中达到佛我一如的境界。第五了知能缘所缘都是空幻的基础之上守着清净之心。在分析了五种观心之后,道信又依据《维摩经》、《遗教经》、《法华经》继续论述了如何作到第五“守一不移”的具体方法,认为要观心就要“先常观自身”、“常念六根空寂”,作到“摄心是道场”。2、从“法海虽无量”到“不得懈怠,努力努力”。要求初学坐禅时,行走坐卧都能够“真观身心”、“真实忏悔”,观察善恶、凡圣等一切现象的真实体性,乱心不起,心自安净;为此,“唯须猛进”,不得懈怠。3、从“初学坐禅看心”到“即用神明推策”。其中,从开始到“此圣心之所会”是讲坐禅的方便法门,诸如先端身正坐、心地明净等具体方法;之后一段是讲“舍身之法”,提出要参透五阴色身,不要妄念执着,作到“泯然气尽,住清净法身”,“则真解脱”。4、从“(傅)大师云”到全文结尾。用《法句经》、《华严经》、《涅槃经》的思想批评《庄子》、《老子》中的不彻底观点,实际上是批评禅门里浅薄比附的学风和分别偏执的毛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