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五老师爱心家庭讲座(四)老人之道(4)

请教婆婆的儿媳 我们老年人要理解现在的年轻人,那么现在的年轻人也要去理解老人。我们老年人虽然是老了,但是我们的经历要比年轻人多得多。你有想不开的事,想不明白的事,要坐下来去跟老人探讨,老人她有一定的生

请教婆婆的儿媳

我们老年人要理解现在的年轻人,那么现在的年轻人也要去理解老人。我们老年人虽然是老了,但是我们的经历要比年轻人多得多。你有想不开的事,想不明白的事,要坐下来去跟老人探讨,老人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因为,我们老年人也是从年轻过来的。王元五说现在她的房子拆迁了,跟儿子媳妇在一起过。那你怎么相处?她在跟她的二儿子和二媳妇一起过,她跟她家里先生说不要管那么多的事,管好我们两个人自己。到星期六孩子们不起床她从来不叫,因为她上过班,她上班的时候,哎呀那时缺觉缺的太多了。她们在退休的时候就发誓:“退休后要睡三个月的好觉不起床”。那你们想想他们该缺多少觉啊?我们看看现在的孩子每天那么早起,尤其在北京,上班的路程很远,六点多就得走,晚上六点多还没有回来,工作又累又紧张,好容易到星期六多睡一会儿。她从来不叫,她也不管,她会跟先生说不管他们的事,我俩出去玩去,他们就走了,你这样才能相处。平常儿媳上班,王元五如果在北京的话,她肯定做饭。如果到星期六、星期天,她绝对不会管,那么她们会问:“妈妈,我想做这个菜怎么做” ?“好啊,我来告诉你,你来做,我来看”。王元五说要养成她们的习惯,当好家庭主妇,因为她要做母亲的嘛。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睦相处。所以婆婆有婆婆道,媳妇有媳妇的道,她有事才来跟你商量,才来跟你谈。王元五那个大媳妇是本科毕业,二媳妇是研究生毕业,虽然她们都有很高的文化,但是她们愿意坐下来跟婆婆谈。包括单位的事,包括朋友的事,家里的事,都愿意跟你谈,谈完了以后,大家都很高兴,心里没有隔阂,只要我们大家能坐下来,作为婆婆应该倾听儿媳妇的诉说,我们要理解她,作为儿媳妇也要倾听婆婆的诉说。那么王凤仪老先生说:“婆婆跟儿媳妇之间的相处,作为儿媳妇要主动去问婆婆很多问题,不会的一定要亲自去问清楚”。所以她说:“作为儿媳妇,要先跟婆婆搞好关系,如何搞好关系,要经常坐下来谈心,问问婆婆什么时候到的这个家里,你来的时候家里有多少个人?你是如何相处的”?这样的关系才能和睦。那么你当然理解了婆婆以后,她到这个家里很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又要工作,她很不简单,到现在她老了,我们也做了媳妇,那么我们要比她容易的多。现在年轻的姑娘做媳妇,比王元五那个时候要强的多。王元五那个时候生活困难,工资非常少,多数父母都没有工作,需要我们去养。所以王元五那个时候叫做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比较紧张,要节俭。每个月发工资几十块钱要分好,哪个是买菜的,哪个是房租,哪个是水电,哪个是买煤气的,捆好,一分钱也不敢挪动,跟现在不一样啊。

挣三个花五个的儿子

现在年轻人工资高,有钱,花起来大手大脚,不知道节俭。所以王元五说我们老年人看他们这样花钱,心里很难受,因为我们过穷日子过习惯了,这就是老年人跟年轻人之间的代沟。

王元五老师家里的先生说自家的儿子是:“挣三个花五个”。为什么?因为房子贷款每个月要支付,买汽车也要贷款,所以王元五的老伴说儿子是挣三个花五个。儿子也跟他父亲说,我们年轻人不象你们老年人,你看那个什么报刊登的,美国人跟中国人的两个老太太在论述,美国人贷款还一辈子还不清,最后到死的时候把房子往贷款银行一交,完事了,人家享受了。中国的老太太一辈子攒钱,到临死也没有住好房子,他的观点跟我们老年人相差太远了。所以王元五的儿子说:“我们现在观点不一样”。王元五说:“我还想得开,家里的先生就想不开了”。他会跟孩子产生矛盾,说“挣三个花五个,挣一个花三个”。那年轻人就会跟你论述,你论不过人家你就会很生气。所以,我们不管就对了。孩子贷款还不上,银行会找他的麻烦的,单位上会找他的麻烦的,跟我们老头子、老婆子有什么关系?农村有一句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你操心也帮不上忙,没用。我们管好自己,不让孩子们操心就够了。我们老年人大都有退休费,够吃饭,有房子住够了。年轻人他既然有能力买,他就有能力偿还,要不然银行也不会贷款给他。老人问过儿子的贷款,他说你在贷款之前,银行要去单位调查多少工资,最少留够八百块钱,做生活最基本的费用,然后扣掉剩余的钱才给你贷款。既然有能力贷,他就有能力还,又不跟你老人要,我们老人管他做什么呢,何必操那么多的心呢。王元五老师说:“我这个人一生大大咧咧惯了,操那么多的心干嘛?这样才能和睦相处啊,家庭才能好啊”。所以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这些年岁大的人思维方式有很大很大的差异。那么这个思维方式我们老年人也应该要适应。

老年人心态要放宽,要做想得通的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经历跟年轻人不一样,几十年很难改变,所以就要互相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之间要理解,我们的家庭才能好,婆媳关系才能好。婆媳关系好了,你的儿子心态就放宽了,他的心态放宽了,对他的事业对他们的工作都会有好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