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参学班有感:体验真理的快乐(2)

要是在平时,末学想自己还没有到练太极的年龄,公园里都是大伯大妈的专场啊,既来之,则安之,太极课程学到最后,最大的感受是学会了身体和心理的放松,心要定静下来,身要舒缓动作,保持相对和谐的状态,每一堂课


要是在平时,末学想自己还没有到练太极的年龄,公园里都是大伯大妈的专场啊,既来之,则安之,太极课程学到最后,最大的感受是学会了身体和心理的放松,心要定静下来,身要舒缓动作,保持相对和谐的状态,每一堂课结束后,都会感到身心舒畅,行动轻盈。

书法的练习,也是出乎意料之外。内心很期待原来有些书法基础的自己能有大的提高,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没想到三个月的练习以写“点”为主,以此来培养定力。也没想到这点确实不太好写,前面一个月基本上找不到感觉。这种写法是杨淑芬老师几十年书法总结出来的经验,要站着写,全身放松,基本上就是太极的无极桩姿势,最后的顿笔更是用身体的力量爆发顿出。三个月下来的书法课,大家都沉浸在写点的安静里,一招一式地读过了一天又一天。最后大家发现自己有的变瘦,有的变胖,一致的感觉是腿力提高了许多,当然笔画书写的进步也获得老师们的表扬和鼓励。


教育基地有很多空余出来的土地,其中一部分种植了小麦,另一些就由同学们开垦来做菜地,黄豆,小白菜,西红柿、黄瓜等,除草、整地、播种、浇灌到收获,然后再送到厨房加工饮食,每个人都可以是绿色食品的创作者,劳动的汗珠献给大地,收获的果蔬留给自己,如果那两片麦田收割后,就可以供养很多人的生命,有饭吃,有菜配,有水喝,一个人活着就可以这样的简单。

儒家的经典文化,重在落实,而不是停留在阅读或者背诵的层面,诚如《弟子规》所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落实的过程当中,致知在于格物,不被贪婪的心左右去追寻虚幻的欲望,而是学会将心定下。太极、书法课程的目的正在于此,日常生活实践与圣贤教诲行解相应,体会就会更加深刻,只要坚持力行,自身的德行会日渐提升,学以致用,自己做好了,家庭生活自然会美满和谐,若人人家家如此,社会这个大家庭也一定美满和谐,所以学到最后油然而发这样的感慨— —生在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为什么今天才遇到? 这个社会,还有多少人用错误的观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遇到并接受圣贤文化的教诲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