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2)

我们如果没有去对治烦恼,我们的各种痛苦会越来越多,不能解除。我们常常讲到八苦。这些痛苦,现在有这些痛苦,过去也是这些痛苦,那么我们未来呢,一样也是这些痛苦。今生今世我们得到人的身体,固然是因为我们在

我们如果没有去对治烦恼,我们的各种痛苦会越来越多,不能解除。我们常常讲到八苦。这些痛苦,现在有这些痛苦,过去也是这些痛苦,那么我们未来呢,一样也是这些痛苦。今生今世我们得到人的身体,固然是因为我们在过去造做了成为人的业因,所以今生能够得到人身,但是不等于说,我们过去世就修行,修到什么程度。当然也有人过去就有修行过,那不等于说我们所有人在过去都有修行过。你看世间上面还是有那么多的人,你让他来到庙里边来,来拜佛、来听经,他肯定不听,那么,就缺乏善根啊。但是他们也是人呐,甚至也很有身份、很有地位的人,很有学问的人。所以说你得到人身,不等于说你前世修行就很好。我们如果不修行的话,这些痛苦、这些问题肯定不能解决,一直会在不断的累积,不断地持续下去。佛法把这八苦最后都归到五蕴炽盛苦。这个的痛苦既不偏重于物质方面,也不偏重于精神方面,它五蕴和合。我们前面的那些的痛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等,这三种是我们内心的痛苦。生老病死,是我们身体上面的痛苦。

那么身心上面的和合的痛苦,这是最后一个五蕴炽盛。那么无论是身体方面的、心理方面的、身心和合方面的,你要把它免除,不要让它有这方面的痛苦,惟独需要佛法才能够去除、解脱,解脱什么,解脱痛苦。痛苦怎么解脱?不要有业,不能造作召感痛苦的业。我们如何不能去造恶业,要断烦恼。烦恼怎么断,要靠佛法来对治。所以我们用佛法来对治烦恼,烦恼对治了就不会造作业。没有这种业就不会感招八苦,没有了八苦我们就解脱,这样子一种功绩。在庙里面我们常常听到无限生命这样一个命题。我们如何以无限生命来审视自己的人生?如何以无限生命的基本框架来看待自己的一生?如何以无限生命来认识到自己的完整的存在?那么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完整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时候,对自己的生命才能够看得清楚。所以完整认识到无限生命的存在,就是过去它是怎么存在,现在它是怎么存在的,未来它是怎么存在的。过去的存在我们不晓得,未来的存在我们也难以预料,我们现在是怎么存在呢?能不能认识得清楚呢?如果是长短方圆青黄赤白,分不清楚。我们不晓得自己真正要怎么办?怎么来用功?我们生命要的是什么?如何来丰富自己生命的内涵?如何来培植自己成就佛道的资粮?如何相信业果?如何生起皈依心?瞎子没有看到外在境界的能力,这样子的话,在走路的时候就会有危险,在做事的时候,没有办法去做事。那我们如果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就是盲修瞎练了。

所谓盲修瞎练,在佛堂里头,我们仅仅是一些宗教的仪式。大家念的时候跟着念,跪拜的时候也跟着跪拜,合掌的时候也跟着合掌,来的时候也跟着来,走的时候也跟着走,就仅仅是仪式、一些程序而已。离真正对治自己的烦恼还有很长的距离。对于生命存在的命题,不仅仅是从空间上面来决定,还可以、还应该从时间方面来看待。我们的生命经验、生命体会、生命的过程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也可以找到这方面的契入点、下手处。虽然我们从某个角度来讲,自己的生命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死亡,也就是前一刻、前一念自己的躯体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不等于说我们的知识、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经验、我们的能力也死亡了、也过去了。那么恰恰这些可以持续下来,可以延续下来。只是说我们过去的那个时间里头的我的这种身体,已经推移到现在,所谓前面一念、前面一秒、前面一刻的那个有形有相的血肉之躯不存在。因为昨天的我、过去的我已经跑到现在,已经跑到今天来了,所以那个看得到、摸得着的我的血肉之躯、五蕴和合之身不存在了。

但是呢,不等于说我们精神领域的那些内涵不存在,不等于说我们的烦恼不存在,不等于说我们的业力不存在。比如一个小孩子,他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感到很伤心,感到很悲哀。那么他仅仅局限于一点,拘泥于一点。他不能有着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心胸来看待所发生的问题。我们大人、成年人,我们就比较成熟了,也就是有更长远的眼光,所以知道说在小孩的时候要做什么事情;在青年的时候要做些什么事情;在中年的时候要做什么事情。哪一件事情该做,哪一件事情不该做。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人间的经验的累积。这种经验,也有好的经验,也有不好的经验;也有正确的经验,也有错误的经验。就是不好的经验在累积,好的经验也在累积。善的业在增长持续,恶的业也在增长和持续。因为我们是同过去的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看待,联系起来分析,联系起来决定。所以他知道说这件事情该做不该做,这件事情要不要做、怎么做,是基于过去的经验来判断我现在应该何去何从,何作何为,怎么办。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怎么做的目的是在于未来,在于未来的成就,在于明天的成就,在于明年的成就,在于更长远未来的成就。所以,家长就会让小孩子去念书,小学、中学、大学。如果不去念书,以后就没有出息,就没有学历,没有文凭,没有文化,他知道这有连带的关系。我们把生命再拉长,不仅说一个父母,或者自己父母的父母——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的经验,那么这些经验也只有几十年,一百年。佛菩萨的经验他就是很长远的,他是从多生多世、生生世世,从无量劫这样子的一个时间的流变过程。来看我们这几十年所做事情的意义。那当然这样子的经验,是不一样的。自然而然它的判断的标准也就是不一样的。

它所做出来的抉择也就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根据佛陀的经验,根据佛法的标准,来看待、来审视自己的人生,来为自己的人生作抉择。不然的话,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就是这几年、这几十年的一种意义。甚至就眼前的一些意义,眼前的一些成就。这样子的话我们就划不来,就不是真正在学佛法。我们如果仅仅把眼前的事情做好,这是非常不够。我们眼前的事情做好的目的,是为了未来的成就、为了来世的成就——就是现在注重的是种因,而不是注重的是成就、注重的是成功。如果不是学佛法的,那么他马上种下去的因就要求立刻兑现。这个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你在社会上面去工作,一天要多少的工钱,他先要跟人谈清楚。他知道说这个不会白做。你如果让他白做,他肯定不会做。为什么呢?他的成就就是着眼于当下、着眼于现在。我们学佛法、集资粮,不一样了,大大不同。这个意思在哪里呢?也就是说我们在佛门里边做事,如何来判断自己的成就,如何来判断自己的成功,如何来看待自己是做错了还是做对了?就是不能看眼前。看眼前,就看不清楚,看不明白,容易犯错。看眼前是世间人的标准,是普通人的标准。看长远,从生生世世来看,就是佛法的标准。那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去,一直刹那刹那在生灭。但是过去了不等于没有,而只是从现在的存在,转化为另外一种的状态在存在。那么,当然这种存在,我们不学佛法的人,或者说我们佛法学不够的人,他不容易很真切的感受到说,我现在的这种生命的状态跟过去世有那么密切的联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