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第二十七集)

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幸福人生讲座

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七集)  2007/2/6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  档名:52-184-27

  我们早上提到教育的问题,也提到「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看欲知来世果,我们的后半辈子,以至於我们来生的人生命运,其实都跟我们当下所种的因息息相关。那不只跟我们的后半辈子,跟我们的来生息息相关,以至於我们现在所做的、所想的,都直接影响到我们后代子孙的命运。所以我们想对了,我们做对了,这一生往后不会再后悔,而且我们的后代子孙也不会后悔,甚至於也不会埋怨,因为我们跟后代的子孙是一体的,不可分的。为什么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个孝字?孝字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老是指上一代,上一代还有上一代;子是指下一代,下一代又有下一代。所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整体。

  我们今天会为后代著想,会为子孙著想,我们整个为人处事就会很谨慎,不会草率,不会轻忽自己的一个念头。因为很可能这个念头、态度,假如错误了,就把后代子孙的路都给带错了。我们在历史上看到范仲淹先生的一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他的子孙带向了百代,甚至於千代不衰的一个家族兴旺。所谓「善为玉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当一个人是把什么当宝,其实就已经影响他跟后代的命运。真正有德行的人他觉得行善,善是宝,没有德行的人他觉得财产是宝,他觉得这些钱是宝。那他贪财物的话,其实你看我们中国字,「贪者近贫」,这个贪跟贫穷没有两样。所以当我们是贪婪的心,后代是一代又比一代更贪,这个家族的命运那是凶多吉少了。所以善为才是玉宝,才是真正的宝贝,我们一生去奉行,这要留与子孙做好样子看。

  范仲淹的一生垂范了后世,到现在已经超过一千年,我们看到他的后代子孙都很兴旺,我曾经遇到的很多都是当老师。那天我们在平镇高中上课的时候,来了一位长者,这位长者他一进门就非常认真的在听,还在那里抄笔记。我们这个后生晚辈看到这样的长者,都是肃然起敬,我们一看他整个相貌,就知道那一定是很有成就的、是当官的。但我也不认识这位长者,只是看到他的态度让我们印象深刻。后来当我们课程结束以前,我们是谈到范仲淹先生的风范,接著结束了,就请这位长者上台来致词。结果这位长者他是我们桃园县的副县长,范副县长。我刚讲完范仲淹先生,范副县长一接过来,给我们说到,他是范文正公的后代,刚好给我们做了个表演。确实我们亲眼看到范公的后代,真正在各行各业都是表率。

  而且我们从范副县长前面的几句话,深刻感觉到他们家教非常的好。你看他们称先人的名号是称范文正公,代表著对祖宗是非常的恭敬。由於这分恭敬的心,自己就不敢做出不好的行为,有辱祖宗的德行。接著这范副县长说到,我没有给范文正公丢脸。他也确实尽心尽力在为这个社会服务,范副县长他从事於造桥铺路,有关交通方面的事业,做了三十六年,做了一辈子的公务人员。我们看到这个都呈现在我们面前,范氏的风范,我们是「见人善,即思齐」,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志向才对。范公以仁爱,以把人民放在心上,把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心境,传给他的后代子孙。所以在「义田记」当中给我们说到,这都是后人,不是范氏的家族,是一位姓钱的读书人,他们感范公的德行写下来的文章。里面就提到了「公既殁」,范公虽然已经去世,他的子孙「修其业,承其志」,修为范公的这些德行,继承范公利益天下、利益人民的志向,就好像范公还在一样,「如公之存也」。

  我们看到如公之存就可以体会到,人的身命或许会有结束的一天,但是人的精神可与日月同光。只要他这分精神是发自於一个人的至诚,他可以名垂千古,就好像他还活著一样,还影响著他的子孙,以及影响著人民。我常常跟朋友在谈的时候,说我们想想范仲淹先生死了吗?精神是长存的。不只是范家的后代受到影响,我们也受到范公的影响。其实当我们受到范公这分精神的影响感召,起而效法,我们也是范公实质的子孙、弟子。而且确实范公立身处世都是为天下的人,绝对不是只有为他自己的子孙而已;假若只为自己的子孙,那就不可能有这么崇高的品德、风范。在范公在的时候,他们的义田是一千亩,等到清朝,他的子孙已经把他发扬光大到四千亩,所以如公之存是真实不虚。文章当中又提到「惟以施贫活族」,范文正公留下来的是什么?「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救济贫穷的人,然后把他家族的困难都当作自己困难,一定让家族都能够过得很好的这分道义,施贫活族之义留给了他的子孙。

  我们再来看看,善为玉宝一生用。那他不只是一生用,他世世代代的子孙都在奉行这个为人的道义。我们在范公这样的行持当中,再往源头去找,我们就可以深刻感觉到,一个圣贤人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有好的父母。一定有好的母亲,好的太太,才能出圣贤人。真的历史上留名的这些圣哲人,都有非常贤慧的母亲、太太。我们想像范公他才二、三岁左右,这么小的年纪,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他的母亲带著他,他的族人不愿意奉养他们母子。他父亲生的孩子,本来范公还有个哥哥,族人把他的哥哥接走,但是他更小,他的族人不愿意接他们来照顾,你看孤儿寡母这个情景是多么的危机凄凉。我们的人生有没有像范公这么惨?诸位朋友有没有?没有。你看在这么不好的人生际遇,是用什么样的心境去面对?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感受得到,范文正公母亲的德行那太不容易了,假如这个时候他的母亲是有埋怨、有悔恨,能不能出范公?出不了。当有埋怨、悔恨的时候,他的孩子成长过程身心就不健康。所以我们当母亲的人,假如对人生有怨、有微词都会影响后代。很有可能我们对公公婆婆不满,以至於对小姑、小叔不满,对家人不满,对先生不满,造成我们的孩子就对自己的父亲有看法,又对爷爷奶奶有看法,或者是对叔叔、姑姑有看法。这样的母亲在无意当中害了自己的小孩,所以要谨慎,这分怨会传下去。当孩子从小对人就有埋怨的心,请问他这一生会快乐吗?你看这个我们不学、不提醒、不了解,都不知道孩子的人格、心灵受到我们什么不好的影响,感知不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