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第十六集)

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幸福人生讲座

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六集)  2006/12/21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  档名:52-184-16

  尊敬的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我们要让人对我们无怨,最重要的要从我们心地开始转变起,去掉对他人的贪瞋痴慢疑。所以《弟子规》当中说「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你看这两句话就把家庭当中、人与人当中最常发生冲突、埋怨的两个重点点出来了,多半是因为财物的问题,或者是瞋恨心,脾气掌握不了,容易结怨。所以今天一个家庭当中能够不为财富计较,这个冲突就减少了,甚至於是带头不计较财富,整个家庭的家风都会很好。还有言语忍,不吵架,甚至很多的长者他不乱骂人,而他那种不骂人反而更有威严。

  有位老太太她们家里的人假如有做错事了,她没有骂人,她就不吃饭,她是整个家族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她一不吃饭,全家人都很惭愧、很紧张,所以犯错的人就马上自己道歉。比方有谁比较晚回来,她也不骂人,她就到路口去等,很晚了她也在那等,回来之后她也不骂他,「回来了」,老人家就缓缓走回来,下次都不敢晚回来。都是用自己的关爱当榜样给这些后代的子孙看。比方假如大嫂跟小叔发生口角,我们会怎么处理?这老太太一定叫自己的儿子去跟大嫂道歉,这都是人生的智慧。因为大嫂是嫁过来家里的,假如这时候老太太不只没有叫自己的儿子去道歉,反而跟儿子、跟小姑还在责备大嫂,那这个家庭就完蛋了,就麻烦了,那个之间的裂缝、嫌隙就出来了。但是假如当婆婆的人叫自己的儿子去跟媳妇道歉,媳妇会很感动,你看,这个婆婆都这么替我们著想,把我们当自己人看。所以一个家庭当中一定要去掉贪、去掉瞋恚心。

  在宋朝有位女士叫崔少娣,当她要嫁到夫家以前,因为她的夫家总共有五个兄弟,她的先生是排行第五,前面四个哥哥都娶了太太,所以她有四个嫂嫂,结果她这四个嫂嫂常常吵架,甚至还会打架。她还没有嫁过去以前,所有这些她的亲戚们都在那里很担心,过去之后不知道会多惨,很担心她。她也笑笑的没说什么,结果就嫁过去了。诸位朋友,假如你有女儿,对方有四个兄弟,娶的太太每天在那吵架还会打架,你敢不敢把女儿嫁过去?当然不敢。假如是这样,最好是别嫁。但是假如女儿是学大乘佛法的,已经可以转境界了,可以到那里修普贤十愿,那就没什么关系,去度这一家的人。所以古代的人只问自己有没有做对,非常认分,他不会去看人家的过失。

  结果嫁过去以后,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给嫂嫂吃,吃饭的时候都请嫂嫂先吃,自己后吃。一般的人都比较贪心,你看她不跟她们计较。我们不跟她计较就不冲突,我们跟她计较就对立,要恒顺众生。比方婆婆派一些劳动,崔少娣她就会说这个工作比较难做,我刚来的,我来做,一般的人都觉得我少干点活好,但是她主动的帮忙其他的嫂嫂做事。一般妇人家比较喜欢谈是非,那些大嫂都过来,某某,另外一个大嫂不好,或者谁不好,就跟她讲。她也没有回应,只是对她笑一笑。其实很有意思,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今天在那里批评谁,对方假如没接话,我们就不好意思再讲了,其实人都有良心的。假如人家在这里批评人,我们也在那里一唱一和,那就愈谈愈陷进去了。所以只要我们不搭腔,他一定讲不下去,他一定觉得人家修养这么好,我还在讲,不讲了。所以「好谗」。但是她傻笑,她不回应,慢慢的人家就不来跟她讲这些了。

  再来「喜听」,都喜欢听一些张家长李家短。她的仆人也过来跟她讲其他的主人怎么样怎么样,她就训斥她的仆人,然后带著她的仆人去跟她的大嫂道歉。诸位朋友,这么做好不好?你说这样太狠了吧!「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但这个慈当中还含有要教导他。父母的慈爱当中最核心的就是要教育他,那个才能让他一辈子受用。今天仆人跟著她,改天有可能嫁人,假如这个喜欢谈是非,喜欢传东家长李家长的习惯假如没有改掉,那她对不起这个仆人,她没有尽她君亲师的本分。所以一定要把她教会了,她以后为人媳妇的时候才会有幸福的人生。所以一来教训她的仆人、教导她的仆人,二来当她把仆人带到另外这个大嫂面前,说她都讲你怎么样怎么样,我叫她不能讲,其实这么一做了,那个大嫂会觉得我做的坏事人家都知道,她也会不好意思,会收敛。

  所以一般的人喜欢贪小利,喜欢逃避一些工作,喜欢好说谗言,听这些谗言,崔少娣都很有智慧的去应对。有时候她抱著大嫂的孩子,抱著抱著突然这个小孩就撒尿了,一撒尿就尿在她的身上,当下崔少娣欢欢喜喜帮他换尿片,一个嫌弃的表情都没有。我们今天能不能抱著兄弟姐妹的孩子,然后一撒泡尿:「哎呀,怎么这样!」这个表情他的父母看到了也会很不舒服。人同此心。有位朋友还没结婚以前,他是个男士,他还没结婚以前,有一次他的朋友带小孩到他住的地方,结果那个小朋友就拉大便,控制不住就拉下去了,结果他说那时候他的朋友带孩子回去以后好几天他都觉得很臭,走过去都闻到那个臭味,后来他自己当爸爸,他的孩子常常到处在那里拉大便,他都不觉得臭。你看从这里开悟了,悟到什么?都是自己分别、贪著的心,自己孩子的再怎么脏都不嫌弃,别人的孩子一脏就嫌弃,这样怎么能跟人相处得融洽,人家能无怨?都要视别人的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你一定赢得非常多的朋友、亲戚对我们推心置腹的情谊。真正会教孩子的父母,那真是视众生如自己的子女,视子女如众生。

  你看范仲淹先生他尽其全力帮助亲朋好友、帮助穷人,但自己的孩子,四个孩子只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谁出门谁穿,你看这么样照顾他人,反而自己的孩子比较吃苦,但是他的孩子可以直接感受父亲那分仁慈之心,他这分仁慈就直接传给了他的小孩,这叫有智慧。我们只疼爱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都不管他们死活,这样的态度传给孩子的都是私情私欲,他的私情私欲以后也不会念父母、念长辈的恩德,我们只是增长了他好恶的心,所以「宠子必骄,骄子必败」。所以一切都要用智慧,不然到时候花了一大堆精神,孩子没教好,他很怨我们,我们也很怨他,花了这么多精神,结果他一点都不懂得孝顺,所以「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