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第六集)(4)

所以我们期许自己要赶快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有了这一分的自我的志向,开始慢慢才华能力就提升起来。所以本来连朗诵、演讲都没有过的,现在还勉强可以上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文化。但是最重要的,我是站在这里给

  所以我们期许自己要赶快能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有了这一分的自我的志向,开始慢慢才华能力就提升起来。所以本来连朗诵、演讲都没有过的,现在还勉强可以上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文化。但是最重要的,我是站在这里给大家信心的,你们的语文程度都比我好,你们的孩子,甚至孙子,从小就开始读古书;我是一大把年纪,二十几岁才开始接触,所以一定他们都会学得比我还好。我是出来抛砖引玉的,大家要很有信心。而孩子的这些德能、智慧都透过有这分孝悌的心,真的能够通於神明,得佛菩萨、古圣先贤的加持;然后能够光於四海,这个光,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立身行道,自己做到;光於四海,给天下人做榜样。

  这样子我们透过孝悌的存心,就不会这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变成一句空话,孝悌可以真正启发智慧、德能、福分。这个福分,真的佛菩萨跟我们古圣先贤他们福报都可大了,他现在说:我这么大福要给那个子孙享?在那里找半天,突然这个孩子居然要为往圣继绝学,那我的福给谁?我是周文王的后代,那周文王一定会疼我,这个子孙还挺有善根的,我们周家的一些福报就让他好好去发挥,让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以我们跟佛菩萨、跟古圣先贤这频率如何接上?就是这一分孝悌的心。

  佛菩萨对我们的恩胜於父母对我们的恩德,以至於所有的菩萨、所有的法眷统统默默都在祝福著我们,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所以诸位朋友,不是往生以后才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现在念念为众生,也已经跟所有西方极乐世界的法眷属统统是在俱会一处,他们也时时都在护念我们、都在加持我们。所以不要害怕,勇敢的出来。当然,能力还不够的时候不能硬上,勇敢的出来学习,能做什么,尽心尽力做什么。也由於我们尽心尽力的付出,我们的能力就会不断的提升。所以我们有了这个志向,那根本没时间埋怨了。是活在感恩的世界里面,每一个人都在让我们察自己的不足,把贪瞋痴慢放下。

  再来,我们讲到第四点,人生很多的怨,求不得。这个求要如理如法去求,自然事事能够顺利。求谁?绝对不是求别人。有一个长辈他特地从大西北,这个大西北指的就是像新疆、陕西、甘肃一带,赶到我们中心来上课。结果他把香港讲的那四十集学得很熟,整个本子看起来已经翻很多次,上面还加眉批。用不用功?很用功!但是他一脸愁容,眉头有一点深锁。学习应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怎么会这样?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假如笑不出来,那学得一定有问题。所以我们有没有在学佛?照镜子就知道。佛菩萨告诉我们说「面上无瞋供养具」,我们什么时候修广修供养?时时笑脸迎人,让人生欢喜心,让人说:学佛能这么快乐,我们也来学。这个就是广修供养。其实我们入山门第一件事不就教我们这件事吗?所以不会笑不能学佛。你看一进山门,看到弥勒菩萨,大肚能容,笑口常开。所以每一天能不能出门?先照照镜子。假如笑得不灿烂,就别出门吓人,别出门恼害众生。

  所以看到这样,没有什么喜悦,我们就了解到,他在家里能不能推广得好?人家看我们都愁眉苦脸,都被我们吓退了。后来才了解到,他这四十集已经看了好多遍,然后上面每一段都,比方说这个道理,学贵立志,他马上写著,儿子要听;下一段,学贵力行,媳妇要听;下一段,某某朋友要听、某某侄子要听,统统写好。从头到尾所有的人都被他点到,谁都要听,谁都要学,只有一个人不用学,就他自己没有。所以很多朋友在听课的时候,听完课马上跑上来,拍大腿说:我儿子应该把他拉来听,我媳妇应该把她拉来听,谁应该拉来听,就只有一个人不需要听。

  其实说实在的,当下他在听有没有效果?他当下听的时候,都是把这些道理统统好好回去,好,我回去跟你们算总帐。所以适得其反。回去之后,家里人一看到他,马上:对不起,我还有事。赶快就跑了。所以孔夫子说,「正己而不求於人」,先自己做,不要求别人,就不会引来别人的怨恨,那自己也不会有怨恨。有时候人怨什么?我为你好,你还不跟我走,自己还在那里怨。其实那不是为人家好,那是我执很严重,都是控制人、占有人。

  我曾经也提过有一位女士,她到我们中心来也是愁眉苦脸,说:我先生真没有善根,我为了他的健康好叫他吃素,他都不吃。就在那里抱怨半天,这时候我们别插嘴,让她先把呕气吐一吐。当她吐完的时候,我就很真诚的看著她,我说:你先生假如有外遇,你要负责任。她愣了一下,我怎么接这种话?然后接著我又说:你先生跟你儿子父子关系愈来愈疏远,你也自己要负责任。还有你先生假如得高血压,你也要负责任。她就很无奈、很无辜的样子,接著我就跟她讲,我说:你这样骂你先生,你强迫他吃素,他吃了没有?她说没有吃。你当初为什么叫他吃素?让他健康一点。我说现在你达到目的没有?没有!不是适得其反?还惹来他不高兴,你也很气愤。所以做什么事要理智,不要意气用事。做什么事要不忘初心,你当初根本就不是为了这个目的,搞到最后都变成在争一口气而已,争到最后,很可能就去离婚都有。离完婚之后,还不知道自己错了,还一直责怪对方,这样的情况太多了。所以一来要不忘初心,二来要宁为成功找方法,要找到更善巧的方法让对方接受。

  接著我就跟这位朋友说,我说:你今天让他出去,你先生都在外面吃,外面东西又油又咸,他的血压愈来愈高,甚至都吃出糖尿病也有可能。再来,你把他推出去,到外面去吃,拈花惹草的机率又更高,以后出事怎么办?然后爸爸都不回家了,他跟儿子的感情不就愈来愈疏远?所以应该要,就像杜甫那首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要做得无声无息,让他很自然的就喜欢吃素。比方你本来煮四道菜,慢慢就减成两道是菜,两道是肉;再过个一、两个礼拜,三道是菜,一道是肉。但是你要煮得很好吃,不然他一吃,痛苦得要死,那他不肯吃。所以一方面要煮菜,煮青菜、煮素菜给他吃,一方面要他不知道的时候,赶快去请教人家很会做菜的,马上恶补。「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做菜也是这样。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幼儿园的园长,她本来要离婚,后来听完课之后,行政单位打电话来说:轮到你了,可以来办离婚了。她说不离了。结果她就很感谢我们,她就亲自要煮一道素菜给我吃,花了多久?一个礼拜。那吃的时候,真的就像上五星级饭店一样,煮得都是很有特色的菜,她一个礼拜时间看著食谱这样练出来。而这个幼儿园园长现在在广东地区已经有很多其他幼儿园请她去演讲,她都无私的去讲,自己的幼儿园不要再扩大了,希望别人也都好。所以真的有这一分愿心,很多东西都学得很快。所以你慢慢的去做,先生觉得吃素很好,接著你又把他带到我们中心来,原来吃素的人这么多,气色也都不错,又跟他们都交上朋友,大家互相鼓励,不就水到渠成。好,那这节课我们就先到这里,谢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