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学习《弟子规》从自己做起

弟子规,蔡礼旭老师

    有一个差不多三十岁的女老师,她学了之后很认真回去落实弟子规,她也不要求家里的人,她自己先做。年轻人做弟子规是最容易的,我们一做孝,父母一定高兴,孩子又小,又很能够教导,所以三十几岁的人学《弟子规》是要加倍努力,因为对家庭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回去之后力行弟子规,她父母很高兴。但是她的姑姑跟她的父亲已经好多年都不联系了,什么原因不联系?因为父亲跟姑姑借钱,要让女儿念书,结果姑姑不肯借,从此就不联系了。“财物轻,怨何生”,大家不要听完之后拿着麦克风说谁要跟我借钱。通权达变,借也对,不借也对,看存心。假如你的侄儿去赌博,你还借钱给他,那你不是害死他?假如非常的困苦,都是为了读书需要的钱,那我们也不用他说都应该主动去给。我的父亲,我母亲兄弟姐妹的孩子只要读书没钱,我爸爸二话不说一定拿给他。虽然我的父亲并没有跟我说任何的话,我都可以解读得到,当我父亲把这笔钱给我这些表兄弟姐妹的时候,他的心一定是出去了就没想着要回来。真的,父母那种心境都已经在教诲他的孩子了,真是没有话讲。所以通权达变都在我们的慈悲心、爱心、真诚心。

    后来没有借之后,那种气氛就对立起来了,从兄弟的对立到下一代的对立。这位年轻的老师还没学《弟子规》以前,她对她的姑姑还是怨的,后来学了以后要反求诸己,她把这个怨放下了。当她把对姑姑的怨放下之后,她突然感受到她跟很多人的怨也都消失掉了。所以真的,人心里有怨气,看很多人都会不顺眼;一放下来,个个都很可爱,真是一念之间。接着她还主动带礼物去给她姑姑,还把《弟子规》这些法宝送给她姑姑的孩子,然后还告诉她姑姑说:姑姑,我很佩服你。她姑姑都吓一跳。其实说实在的,虽然几年没有联络,彼此是不是在那里猜她的心境?愈猜距离就愈拉愈远,累死了。开诚布公最好,人实在太复杂了。一跨进去,“对不起”,鞠三个躬,很真诚的看一看,然后礼物放下,我下次再来,真心的交流。

    她去看她姑姑,看完以后就说:姑姑,我很佩服你,你居然生意做了二十多年,做得这么成功。她讲得也没错,她姑姑确实生意做了二十几年也都是很受肯定,结果她这个称赞的话出去,姑姑的心都软下来了。过没几天,她姑姑拿着礼物到她们家去,一坐下来也没什么交谈,姑姑回去了。要不要姑姑进来,爸爸马上说:你看,这几年你错了,知道了吗?那就不行,绝对不能再说别人的过失。甚至于假如姑姑来了,爸爸说:这几年都是我错了。我们想想,下一句是什么?哥,是我错了。可能两个人就在那里哭起来了。所以侄女伸出了真诚的手,家里的情况化掉了。其实她的奶奶是最难过的。

    后来过没多久她们家盖房子,她的姑姑马上拿了一笔钱过来。诸位朋友,收不收?你们还犹豫?收,当然要收,收的不是这笔钱,是什么?收的是妹妹对妈妈的那分孝心,收的也是妹妹对哥哥的那分支持。不要着在外表上,人与人之间贵在交心,“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泥土化黄金”。诸位朋友,像我现在颠沛流离,到处走,为什么我没有罣碍?那都是姐姐强而有力的后盾,时时就打电话关心我的父母,或者是带着两个小孙子回去看我的父母,老人家含饴弄孙,当然是其乐无穷。但是可以享受乐,不可以执着,不然到时候念佛:我什么都放得下,就是我这个小外孙、小孙子放不下。那就很吃力。所以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不能执着。而在享受天伦之乐当中,要把《弟子规》教给小孙子,这个缘都是结法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