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大学进行的意念移物实验全纪录(4)

十分钟过去了,三个小学生都没认出来。他们会不会认不出来呢?我说:“大概我写的字太难了” 朱教授说,来了生人,他们认得慢一些。小李同学参加培训时间最长,功能最好,大家都希望她最先认出来。她用手将纸片摸了

    十分钟过去了,三个小学生都没认出来。他们会不会认不出来呢?我说:“大概我写的字太难了” 朱教授说,来了生人,他们认得慢一些。小李同学参加培训时间最长,功能最好,大家都希望她最先认出来。她用手将纸片摸了一下,又摸了一下,并没有打开,也不可能看到,但是接触可以增加信息。二分钟后,小李同学终于拿起了笔,在她的表格上的左边一栏上写下了三个字:“宫哲兵”。不是并排写的,而是“宫”字在上,“哲”字在左下,“兵”字在右下,形成三角形排列。我对朱教授说:“是我写的,正确啊”。张文华将纸片递给涂泽,请他检验是否正确。他打开一看,很惊异地说:“对了,连排列位置都是对的。”朱教授拿过来这张纸片,贴在表格上“宫哲兵”三个字的右边一栏上。有一种现象,认不出来时,几个小学生都认不出来,较长时间。一旦一个人认出来了,其他人都接着认出来,好像链锁反应一样快。这种情况也可能属于心灵感应,后面的人感应到前面的人而出现另类视觉。小张同学第二个拿起了笔,在表格上写下了几个字:“世界和平”,这是涂泽写的。不久,小陈同学也拿起了笔,写下了几个字:“我喜欢你们”,这是释普红写的。朱教授将两个小纸片贴在表格相应的位置上。他的脸上带着笑容,成功的实验,是实验指导教授的最大喜悦。  

 

    三个孩子从思索、冥想、困惑、顿悟中解放出来,面露轻松愉快的表情,他们走出座位,在实验室走来走去,与大人们交谈,回答大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提出最多的问题,是你们怎么看见的。小学生问答,在额头上出现一个小屏幕,小屏幕上有一张纸片,纸片上的字很清楚,那些字就是答案。朱教授说休息二十分钟,休息之后进行意念移物的实验。三个孩子马上跑出实验室了,在外面他们可以奔跑,可以说笑,吃点水果,彻底放松,准备下一场很费脑子的实验。其中小李同学的母亲也来了,小李同学出去后,与母亲滔滔不绝地说着,母亲的参与给她增加了动力。

 

 

二、意念搬动火柴

 

1火柴出了盒子

 

    上午11点开始意念移物的实验,三个小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桌上有三个塑料小盒子,一个是深蓝色的药盒,我装进三个火柴,放在小李同学眼前的桌面上。一个是浅蓝色盒身白盖的药盒,涂泽装进二个火柴,放在小张同学眼前的桌面上。一个是心状红色礼品盒子,释普红放进三根火柴,放在小陈同学眼前的桌面上。三个盒子的前方都有一个反扣的玻璃盘,玻璃盘上方用报纸盖着。按朱念麟教授的设计,三个孩子要完成三步操作。第一步,将盒子里的火柴折断成几截。第二步,让盒子里已折断的火柴飞出盒子。第三步,让飞出的火柴进入另一个反扣的玻璃盘下面。这三步操作不用手,只是用意念来完成,多么不可思议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