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云: 答疑解难—关於送往生的几个问题(第一集)(8)

再一个我想跟大家说说,什么叫真正的孝。什么叫真正的孝?这个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是有一位居士,和我接触的比较多,他是一个企业家,经济条件相当不错。如果是按他的条件,把老人送去医院,住什

  再一个我想跟大家说说,什么叫真正的孝。什么叫真正的孝?这个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是有一位居士,和我接触的比较多,他是一个企业家,经济条件相当不错。如果是按他的条件,把老人送去医院,住什么高档病房,打什么高级药,那是一点问题没有的。但是因为可能就这个缘,他和我认识了,和我认识了他就跟我说,爸爸妈妈年龄大了,将来怎么办,让我给出出主意。我当时我就说,「你要让我出主意,可能你做不到」,实际这我也是将他一军。他说大姐你说,我努力做到。我说第一条你就做不到,你能让你老爸老妈在家往生吗?能不把他们送去医院吗?当时他的态度不是坚决的,但是他说了,可以、可以,能,但是这个口气不是特别坚决的。这是最开始我们接触。后来等他到哈尔滨,到我那去的时候,又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你想怎么办?他的意思问我:大姐,如果我公公,他管爸爸叫公公,如果我公公走的时候,我希望大姐去送。我当时就说,我说如果公公是在家里往生,我去送;如果公公在医院里往生,我不去送。我把这话说了,我自己忘了。后来等公公临往生之前,打电话告诉我,公公要往生了,希望大姐来送。我当时我就忘了我前面许那个愿了,我跟小刁说我没太想去。小刁说那不行,大姐,你许愿了。因为当时人家问你的时候你说了,公公在家往生你去送,公公在医院往生你不去送,人家现在决定是在家往生,你为什么不去送?我说那样,既然我说了,我得履行我的诺言,我说去。就这样,公公往生的时候我就去了。

  我跟大家说这个事主要是说,这个同修他能做到这一点,没有把他的老爸送到医院去,太了不得了!这一点我真是,我没想到。因为啥?他是企业家,挺有名,另外很讲面子。别人人家不想?你说家财万贯,完了老爸有病了搁家等死,不往医院送,就这个舆论压力他能把它承受了,那都太了不起了。真的就没送医院,老人家就在家里往生的。在家里往生的缘就特别特别的好,不说别的,最起码我这个刘老太太到了,我去了。再一个就是,我听说深圳有一个念佛团念得不错,就是那个念佛团到家里去给公公念的佛。我都感觉到这个念佛团念得好,因为你感受到特别清净,不乱、不杂,不闹得慌。很少有念佛送往生就让你心不闹得慌的,挺清净的,很少。就公公往生这一次,请这个念佛团,人不是太多,好像不足十个,他们分成班,分成几班念的。基本上就是,我们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就是觉得闹了或者怎么,没有。我就跟小刁她们说,我说这个念佛团念得不错,真是挺清净的。他们念佛的人清净,这个场必然清净;他念佛的人心不清净,这个场必然是乱的。所以公公往生走得不错,真是走得不错。可以说突破了世俗观念,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这个世俗观念突不破,这个你肯定达不到。那一怕人家笑话,堂堂的董事长,他老爸有病搁家死了,你说这个舆论压力大不大?但是他就按照我告诉他的做了,真效果不错,我只能说老人家走得挺好。咱们这个企业家也没悲伤、也没难过,跟我说:大姐,公公走了,为啥我没悲伤、没难过?我说那你琢磨琢磨。没哭,他说我不但没哭,我就连难过那个想法都没有,我心里挺乐呵、挺高兴的。你看看,他事情就是这样。这是亲人不?是亲人,他自己的亲爸。以后一直是挺乐呵。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告诉大家,什么是真正的孝。不是说你给老人花了多少钱,你给他买了一个什么,哪怕是拿金砖抠个棺材,那都不是孝;你能安安全全的把你的父母送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任何孝比这个孝更大的孝了。有的人就图表面,做表面文章,我用一句不客气的话说,那是做给活人看的,是装活人的面子,他要他的脸面,不是这个亡者的脸面。以前我举过那样的例子,有人家老人死了,去世了,结果为了表达儿女们的一片孝心,钱没少花,棺材里也装钱,枕头底下也枕钱,脚底下压钱,手里攥钱,反正到处都是钱,最后把老人家送到阎王爷那去过不了关(当笑话听,当笑话听)。拿这些钱干啥?还以为像咱们阳间,咱们人和人处世,走后门去了,拿钱去贿赂阎王爷,让阎王爷给他安排个好地方。阎王爷不认识,说你拿那花花绿绿的是啥东西?咱们当宝贝,钱,人家阎王爷不认识。结果他就说,请您老人家给我安排个好地方,这是钱。阎王爷发怒了,你该上哪上哪去吧!你说孝不孝?你要说他不孝,他舍得花钱,大笔的花钱,有那么发送老人的吗?最后谁能把这个老人救出来?你这些个儿女,你坑不坑你这个妈?坑不坑你这个爹?真是没办法。有的时候我就想,我们人为什么都能够愚痴到这种地步!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大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想讲一讲什么?就是关於送往生的光碟应不应该流通,怎么样流通。这个因为有同修问我,网上同修,我这次来,协会转给我一封信,就是问的这个问题,所以在这里,正好有这个机会,我也就顺便跟大家说一说。往生光碟的流通,用一句话说,它的总的原则是宜精不宜多。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现在这个往生光碟有点过滥。这个滥就是发大水那个滥,泛滥成灾那个滥,三点水那个滥,有点过滥。为什么有这种感觉?我看到的往生光碟不算多,可能也不太少。譬如说就这个人往生了,有助念团在助念,请录像的,就把这个人在这躺著,盖著陀罗尼被,然后录他这个镜头,有的时候把脸掀开来,再录录脸的镜头,录录这个屋子,这佛堂的镜头,再录录同修们念佛的镜头,就是这个,或者是开示录一点。最后就,那个念佛的镜头是很漫长的,因为三天,这三天它这个镜头变化不是太大的,你就把这个录成一个小时或者两小时。我没说我姐那个录像,你要都让大家看,三十个小时看不完,这能行吗?所以现在的光碟普遍存在一个什么共同的问题?就是看了都差不多,都一样。所以这样的光碟,对看者究竟有什么帮助?没有。大家都司空见惯了,不就是看这个人往生了,搁这躺著,盖著,完了佛友们在念佛,不就是看这个吗?看这个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我给你举两个例子,什么样的光碟有意义。一、就像我姐这样的光碟,活著往生的,让大家坚定信念,确实是老实念佛,可以活著往生极乐世界,是预知时至的,这样的光碟。再举一个例子,那是十几年前,我看见一张光碟,是绵阳的,绵阳的一个七十三岁的老菩萨,一个老头,他往生。人家老爷子预知时至,就跟一个庙里的主持说了,说我哪天哪天中午十二点,我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了。正好这个师父很懂,人家就给老居士安排了,安排什么?打一个佛七,因为正好是七天时间,老菩萨就跟著这些个同修们打了个佛七。别人不知道,别的同修不知道这老菩萨要往生,就这个师父知道,这老菩萨自己知道。前六天就是该绕佛绕佛、该念佛念佛、该拜佛拜佛,有老菩萨那镜头,人家这是有录像为证的。然后到第七天中午十二点,就是这老菩萨往生的时辰,我记著那镜头是在一个,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个房间,摆著一个太师椅,就竹子编那太师椅,差二十分钟的时候,老爷子进的这个屋,坐到这个太师椅上,两边站的是他的儿女,我估计是儿女,因为长相差不多,是他的儿女搁两边站著。这个时候就是这个主持师父,就给大家说了几句什么。老爷子是在这七天佛七的过程当中,如果我没记错,他给大家做了三次开示。因为他开示,绵阳话我听不懂,我不知道他说的啥,做了三次开示,不是太长的。最后一次开示,我不是说他差二十分钟,不到十二点进的这屋,坐到这椅子上吗?这是他最后一次给大众开示,说得也非常简洁。然后坐那就开始念佛,大家也念佛,老爷子也念佛。那个镜头就一直是,一会是对著老爷子的脸,一会是对著那个挂钟,那个表,就这么来回晃著,那就意思告诉大家,看看老爷子什么时候往生的。结果就是先给这个表一个镜头,时针指向十二,马上回来,老爷子头一侧,走了。就这样的往生光碟发给大家看它有意义,让大家真能看出东西来。你就看一个人在那停著,完了大家在念佛,就这些个东西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