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可贵。但长期以来的认识不足使人们并不能得其精髓,掌其要领,相反常常用低俗肤浅的理解去绑架它。法海事件即是典型。
《法海你不懂爱》这首歌,“爱”是一个关键词。
在文艺作品中,以“爱”为主题是司空见惯的事,也不乏以宗教形象来表达爱情主题的,但这些作品之所以没有引起宗教界的强烈反弹,原因在于其创作或基于现实以针砭时弊,或导人进入深刻的人性反思,而本身并没有颠覆基本的善恶等价值观。
但《法海你不懂爱》却很不一样。
首先,创作者为了突出其追求“真爱”的不顾一切,随意揶揄调侃与阻挡“真爱”毫无关系的佛教僧人形象,足见作者对佛教的无知。在此无知的状况下,仍贸然以佛教形象来“反衬”其狭隘的爱情观,可见其不知礼节,不懂尊重。同时又反复强调取材于戏曲题材,实际是把责任都推给前人,为自己开脱。
第二,作者自称致力于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但这同样是以个人的狭隘“爱情观”对传统文化进行误读,是用现代社会反复炒作的“爱情至上”的极端观念来偷换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
当然,中国文化并非否定儿女情长,但这种非核心的价值在“爱”“传统文化”的大肆包装宣传下被过度放大,给大众造成如下的直接印象:佛教需要用世俗情爱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就是对男女之爱的追求。前者散播错误信息,显然十分荒谬;后者则将创作者个人的肤浅理解强加于文华传统,最终起到的作用是以点盖面的片面效应。无论哪一种印象,对于传统文化都是歪曲和抹黑。
伴随着“不懂爱”的调侃,歌曲创作者在舞台下做足“爱”的包装,见缝插针地高调“秀爱”,在各种爱心活动中表演“爱心”,并冠以“正能量”之名。很难理解他们为杂凑了各种中国元素的歌曲所注入的只是如此浮躁的内涵。
“爱”本是来自西方文化的概念,即使是西方文化中,对“爱”的理解也不会如此简单和程式化。而中国文化中虽不直接崇尚“爱”,但与之相关的是佛教的慈悲,儒家的仁,道家的抱朴归真。
佛教讲慈悲,不是情绪上的贪恋与爱意,不是简单的人际间关爱和慈善式爱心,不是空泛的博爱,而是大悲,是在消除了二元对立和实有执着的基础上所展现出来的周边一切时空,能拔苦与乐的无尽功用。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无边悲愿,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勇猛承当,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圆满 “自利利他”的深刻智慧。
儒家以“仁”为生命实践的核心,有着丰富的层次:仁有所止,即“克己复礼为仁”,朱熹认为此是“胜私欲而复于礼”,“本心之德”;仁者,爱人,以孝悌为本,推己及人,必不会作乱;仁,正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反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忠一恕,足见仁者之爱处处以他人为虑,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博大胸襟。
道家讲究抱朴归真,如“利万物而不争”之水,甘居众人之所恶,而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无为之用;了知身为大患之理,反能“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常观万物并作,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虽以无为近道,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涵容万物。
故中国文化中的“爱”皆重视心性本然,越是发自真心的爱,便越是朴实,越是以他人为重,越是没有伪饰,越是自然和顺,越是敦深宽柔。其平实处是发诸内而形诸外的朴实,其更高层次是自然消弭了自他的界限,物我的隔阂。这与以显示自我为目的的作秀之“爱”、表演之“爱”有着根本的区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