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背离的结果就是娱乐占据了主流文化的部分位置。大众得不到“正餐”的全部营养,只能以“零食”来替代,虽一时乐趣无穷,但终致“营养不良”,不经意中更摄入了大量的“文化垃圾”。人们接受低俗的底线不断下降,对文化良莠的识别力越来越弱,甚至丢失了基本的道德与敬畏。
此于“法海事件”可见一斑,不仅歌曲的创作、演唱者如此,为其提供平台的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被动的受众在长期的娱乐“熏染”下更不觉得恶搞宗教是什么大事,这反过来助长了戏谑者无所谓的心态。
我们从“法海事件”中看到的是反主流文化过程中所显现的戏谑者、媒体和大众文化意识的淡漠和宗教常识的匮乏。而这,正源于对传统文化基本认识和认同的缺失。
首先,人们不了解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佛教虽来自印度,但在传入中国后与已有文化不断磨合交融,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影响是深入人心而遍布社会的。可以说,没有佛教,一大半的中国历史、文化史、思想史都将改写。但人们得其慧养福泽,却视其为迷信糟粕,将其一棒打倒。
第二,重视生命的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所在。《论语》云:“未知生,焉知死”;《孟子》云:“尽其道而死,正命也”;张载云:“存吾顺事,殁吾宁也”;《老子》云: “天地以其不自生而长生”;《庄子》云:“生死两忘,与道为一”;佛教更是直接充满了生命智慧的教导,“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欲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以种种方法教人透彻生命的本质,跳出生死的束缚,从而获得个体与他体生命的共同圆满。
三家对于生死皆表现出顺应自然,超越表相而向内求索的共同特点,皆建立于身心的实践与体悟之上。而今,物欲横流,人们并无对生命的敬意,反将生命的价值抵押在对声色世界的无尽追逐上,更对解决生命终极问题的宗教报以无知的嘲弄。
第三,国人自古心中常存敬畏,“头上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凡是对于神圣贤明之人事,莫不以极大的恭敬相待,对于祖道师长无不持慎终追远的敬意。这样一种有所敬畏,有所克止的态度让人心不易为物欲奴役,让人性不易为低劣侵蚀,让社会有礼有节,有进有退,令善舒张,使恶收敛。而今,怀疑权威,鄙视崇高,打倒神圣的思想风起云涌,片面的自由主义风行一时。
以上所言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与漠视使人们难以从中汲取丰富内涵来滋养现代文明,使当今文化形成虽有多元外表,实际内在空虚的尴尬形态。可见,“法海事件”中创作、传播者对佛教无知有意的戏谑和人们冷漠怪异的反应并非偶然。很难想象一个尊重信仰、崇敬传统的社会能够如此追捧这样的噱头,更难想象很多人对此无动于衷,甚至以“全民狂欢”的姿态来娱乐已然跌破道义底线的娱乐。
媒体与文艺界的浮躁反映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无知。数年前,北京诸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学人在成立“燕京读书会”的致词中谈到:“一个漠视自己过去的人是不健全的,一个漠视自己民族历史的民族是病态的。”
佛经《百喻经》中有“三重楼喻”,譬喻中的富豪欲不建底下二层而独得华丽的第三重楼,其结果自然以失败告终,并落得他人“何有不造第一屋而得最上者”的嗤笑。
这个譬喻道理简明,却像极了当前的人心。对自己的文化不仅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甚至不抱有基本的温情与敬意,在此基础上构筑现代文明,在此基础上谈民族复兴,则无异于建造华而不实的空中阁楼。
男女之“爱”怎可代言传统文化?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