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资粮:愿(菩提心、厌离心、欣愿心)(7)

幽溪大师:《净土 法语 》 [说明] 幽溪大师,即傅灯,号无尽,明代高僧。戒行清苦,学识高超,后住幽溪高明寺,立天台祖庭,被誉为“中兴天台”的人,世称幽溪大师。著有《圆中钞》。 [注释] ①翳(y):眼中有遮蔽视


幽溪大师:《净土法语

[说明]

幽溪大师,即傅灯,号无尽,明代高僧。戒行清苦,学识高超,后住幽溪高明寺,立天台祖庭,被誉为“中兴天台”的人,世称幽溪大师。著有《圆中钞》。

[注释]

①翳(yì):眼中有遮蔽视线的膜。②提撕:提醒、警觉。

[参考译文]

爱欲不重不会生到这个娑婆世界,佛念不纯一难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两句话,可以说是刮去眼内障物的金牌,是疗治绝症的圣药。凡是志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当将这二句话书写在屋壁上,铭记在内心。时时庄重地诵读,念念警觉自省。对于娑婆世界的爱欲,每日务求其轻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心念,每日务求其纯一。娑婆世界的爱欲,轻淡又轻淡,渐渐以致消除。发愿往生的心念,纯一又纯一,渐渐到达极点。果能这样的修持,那么,此人虽然尚未脱离娑婆世界,但已经不是娑婆世界的久客;虽然尚未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已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嘉宾。临命终时,正念现前,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将死字贴在额颅上

欲心不贪外事,专志念佛,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印光大师文钞》

[参考译文]

如想要心不贪恋外事,专志念佛,也没有什么奇特奥妙的方法,只要将一个“死”字,贴在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如果解脱生死的心真切,对于念佛往生之理信得及,不生一念怀疑迷惑的心,那么,这样的念佛人虽然现今未出娑婆世界,但已不是娑婆世界的久客;虽然目前还未生到西方净土,却就是极乐世界的嘉宾。

————————————

逆顺现前,不改往生之愿

若赤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况世间小小逆顺境界,岂能引转哉?能如是愿,可谓切矣。

《彻悟禅师语录》

[参考译文]

假若赤热的铁轮在头顶上旋转,不因为这个痛苦而退失往生净土的心愿。假若转轮圣王殊胜微妙的五欲享乐出现在面前,也不因为这种享乐退失往生净土的心愿。这些极端的忤逆与顺境,尚且不改移所发的往生之愿,何况世间小小的逆顺境界,怎么能引转往生之愿呢?能发这样的愿才可称为真切。


--------------------------------------------------------------------------------

3、欣愿心

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横截于五趣,恶道自闭塞。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著世事,譊譊忧无常。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注释]①五趣:天,人,畜生,饿鬼,地狱。②无极:无尽之意,意同涅槃。因涅槃之妙理与万德周遍法界,无处不至,故称无极。另,此处“无极”也含有“净土法门乃极端的方便,不可穷极”之意。③譊譊:争吵;喧闹。

[参考译文]

佛劝勉大众:你们每个人都应该精进勤奋,依照经语,努力改过自新。这样必定能够超脱生死轮回,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一旦往生,便能横超五道,永不再堕三恶道。这个净土法门是凡夫疾捷成佛的殊胜大道,修学易而成功高;但由于多数人不相信,所以虽然容易往生但往生者寥寥无几。西方极乐世界中,往生者都能事事如意。

修因(信愿念佛、求生极乐为因)得果(往生极乐、证得菩提为果),自然可以往生到那里。所以,你们应当对娑婆世界生厌离心,与人无争,与世无求,净无垢染,心如虚空。精进修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便能得到极长生,寿命无穷,快乐无边,见佛闻法,究竟佛道。你们为什么还要贪著世事,争竞喧闹,对空幻无常的世相,忧虑不已呢?

————————————

深信之后,便要发愿

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

厌秽须舍至究竟,方可无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可无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

[参考译文]

这样相信后(信自、信他、信理、信事、信因、信果),便可了知娑婆世界就是自心所变现的秽土;而自心的秽恶,理所当然应当厌离。极乐世界就是自心所变现的净土;而自心的清净,理所当然地应当欣求。

厌离秽土,必须彻底厌离娑婆,决心横超三界,方可没有什么可再舍;欣求净土,必须彻底求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方可没有什么可再取。所以四明尊者的《妙宗钞》说:欣取净土与舍离秽土若能达到极处,便与无取无舍没有两样。假若不从事相上发愿,舍秽土取净土,而只是推崇理体上的不取不舍,这就是固执理性而废弃事修,既然废弃事修,理性也就不会圆通明达。假若明了所有的事相就是法性,那么,欣取净土就是法性,舍弃秽土就是法性。一取一舍,无不都是真如自性。所以,信的后面一定要说明发愿。

————————————

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佛说阿弥陀经》

[参考译文]

佛又叫着舍利弗道,众生听到了上述西方极乐世界重重好处,应该都要发出愿心来,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为什么劝人发愿心,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因为能够同了这样许多最上等的善人(一生补佛的大菩萨),都聚会一块的缘故。佛又叫舍利弗,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定要有有多善根、福德、因缘的。若善根、福德、因缘少,就不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发大菩提心、执持名号、求生西方,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

————————————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