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空定 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舍离色相故。它包括了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现依《禅法要解》卷下次第说明其修法如下: 空无边处定 行者成就四禅已,修三种色空观而证得空无边处定。一、由厌恶色故,渐离色执而得虚空定。如云:“行者欲求虚空定,当作是念:色是种种众苦具,如鞭杖、割截、杀害、饥寒、老病苦等,皆由色故。思惟如是则舍离色,得虚空处。……烦恼是色因缘,又能系色,是烦恼灭故,则名离色。……复次,如佛所说,比丘观第四禅五阴,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如此等规则离第四禅五阴。以余阴随色,故言离色。所以者何?色究竟尽故。”(32) 二、分析色相无有定实,则离色相入虚空定。如云:“行者观色分分破裂,则无有色。如身——头、足、肩、臂等各各异分,则无有头。”(33)“如佛说众中和合见色,假名为眼,无有定实。耳、鼻、皮、肉、骨等亦如是破,是为破内身相。外色宫殿、财物、妻子等,亦皆如是分别破。”(34)能如是分别诸色法之虚假性,则能离色相。能离一切色相,得入虚空处。 三、观身中空隙渐渐广大,乃至内外虚空合一,而成就虚空定。据载:“复次行者系心身内虚空,所谓口、鼻、咽喉、眼、耳、胸、腹等。既知色为众恼,空为无患,是故心乐虚空,若心在色,摄令在空,心转柔软,令身中虚空渐渐广大,自见色身如藕根孔。习之转利,见身尽空,无复有色。外色亦尔。内外虚空同为一空,是时心缘虚空无量无边,使离 色想安隐快乐。如鸟在瓶,瓶破得出,翱翔虚空,无所触碍,是名初无色定。”(35) 识无边处定 行者证虚空定后,往上修习,便厌虚空,即舍空缘识,令渐广大,成无边识。《禅法要解》卷下中说:“行者如虚空中受想行识,如病、如痈、如疮,如刺,无常、苦、空、无我,更求妙定,则离空缘。所以者何?知是心所想虚空欺诳虚妄……既知其患,是虚空从识而有,谓识为真。但观于识,舍虚空缘。习于识观,渐见识相相续而生,如流水、灯焰,未来、现在、过去识识相续无边无量。……行者心柔软故,能令识大乃至无边,是名无边训处。”(36) 无所有处定 得识处之行者更求妙定,观识为患舍离识处,入无所有处。依《禅法要解》卷下云:“行者得识处已,更求妙定,观识为患……观识如幻,虚诳属诸因缘而不自在,有缘则生,无缘则灭;识不在情(根),亦不在缘(境),亦不住中间;非有住处,非无住处,识相如是。……复次行者作如是念:如五欲虚诳,色亦如是;如色虚诳,虚空亦尔;虚空虚诳,识相亦尔。是皆虚诳,而众生惑著即谓诸法。空无所有是安隐处。作是念已,即入无所有处。”(37)若论虚空处与无所有处之差别,前者心想虚空为缘。后者心想无所有为缘。 非想非非想处定 行者得无所有处定之后,对有想、无想二边皆厌,则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禅法要解》卷下云:“行者作是念:一切想地皆粗可患,如病、如痈、如疮、如箭;无想地则是痴处。今寂灭微妙第一处,所谓非想非无想处。如是观已,则离无所有处地,即入非有非无想处。”(38)又此地中“想”微细不利,想的作用不明显,故不名想。行者只谓此处非有想、非无想。若钝根者,不觉此地中尚有受、想、行、识四蕴,便谓为涅槃安隐之处,起增上慢,命终生有顶天,受八万劫寿命之后,还堕诸趣。利根者则能觉知,觉已即起厌患,便学圣道,以求解脱。《禅法要解》卷下中云:“是中四阴虽微深妙,利者则能觉知。觉知已患厌,作是念:此亦和合作法,因缘生法虚诳不实,如病、如痈、如疮、如箭,无常、苦、空、无我。亦是后生因缘,应当舍离。以其患故,当学四谛。”(39) 以上略说四禅四无色的修习方法及过程,若此八定修习成功,其它世间定乃至出世定的修持则易如反掌。所以凡修定者,对此项内容应当熟知。 三、出世间定之修习 出世间无漏定之修习,有三乘共修之法与声闻修法二种不同。三乘共修之法,如天台宗所提倡的六妙门、《菩提道次第略论》(40)(以下简称《略论》)中所说止观修法等。声闻修法如南传佛教中所传的四念处内观法,《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有关四谛的观修法等。这里重点介绍《略论》中的止观修法。 《略论》中介绍的止观修法,是先修止,然后修观。如《略论》244页云:“《入行论》云:‘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不念世修成。’故当先求修止。”修观成就之后,再行止观双运,观诸法真实之义,以此摄心,而证无漏定境。论中同页云:“止观必须俱修,……如观甚深空性,亦须无倒了解真实之慧,乃随欲安住之止,方能明了见真实义。”以下对止、观及双运修法逐一略说。 1.修止 止者,是由专注修心内住而能生起轻安之定。《略论》243页云:“轻安所持,于善所缘心一境性之定,即止自性。”止的修习,即是通过修举止舍,经由九住心而达到欲界定,然后引发轻安,便证得止。 (1)修举、止、舍 修定的正常状态,是要让内心兼具明了(明)专住(净)两种效果,而昏沉(或沉没)掉举能障碍明净二种修定必具之心境,《略论》246页中引经云:“于明了分沉没为障,于专注分掉举为障,故当了知沉、掉为修清净三摩地之主要障碍。”为对治此沉掉二障,即应修举、止、舍三法。 修举 修举,是策励心令兴奋、高举,主要是为对治昏沉(或沉没)。《略说》246页中云:“如是沉没起时,若相微薄,仅起少次,则可策心坚持所缘而修。” 由于沉没形成的原因不同,行者所采取策举心的方法也有差别:如心太向内收(退弱)以致缘之力减弱,应该提高心力,扩大所缘之境作为对治;由于放缓取境之力,内心出现低沉的状态,那么可以思惟佛的光明相好等令人欣喜之事,或观想太阳、月亮等光明,以提升心力;又由睡眠昏沉等原因而心觉黑暗,也应该使心力提高,以及观想太阳、月亮、灯光、大火等光明,或者用水 洗面,或者经行等,以消除沉没。《略论》246页中说:“若沉没厚,或数数起,则应暂置所修法而修对治。……退弱沉没之因,谓心太向内摄,或由放缓取境之力,心渐降低,或由睡眠等因,心觉黑暗。初之对治,当以观慧观察所缘,令心广大。第二对治,应当思惟三宝功德、菩提心之胜利、人生义大等功德,令心策举;第二对治,亦应令心策举,及作意月光等光明相,或以水洗面,或经行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