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影法师:劝大众勿造口业(4)

他罪实不实 终不而言说 设睹诸过犯 如同不见闻 《佛说决定总持经》佛陀告诉无怯行菩萨说:“此族姓子过去世中,诽谤横枉辩积法师(为菩萨),言毁法戒不随禁业,以是罪故堕于地狱满九万岁。罪毕出生人间,五万世中

他罪实不实 终不而言说

设睹诸过犯 如同不见闻

  《佛说决定总持经》佛陀告诉无怯行菩萨说:“此族姓子过去世中,诽谤横枉辩积法师(为菩萨),言毁法戒不随禁业,以是罪故堕于地狱满九万岁。罪毕出生人间,五万世中堕于边地,迷惑邪见罪盖覆蔽,六百世中常当生盲(生为瞎子),喑哑无舌(哑巴)不能言语。(中略)假使有人皆取众生挑其两眼,斯罪虽重尚可堪任劫数尽竟,若有害意向于法师(宣说僧众是非),罪之劫数复过于彼……其有诽谤法师者,则谤如来。”

  《戒经》——《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六说:“为大护佛法故,若向白衣(在家信众)说比丘罪恶,则前人(信众)于佛法中无信敬心。宁破塔坏像(此极重罪),不向未受具戒人说比丘过恶。若说过罪,则破法身。”说比丘过恶(是非)的人,其罪业超过毁破佛塔和佛像的重罪。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五,佛陀告诉文殊菩萨说:“(前略)若其有人谤菩萨者,彼人名为谤佛谤法。(中略)文殊师利!若有男子女人,恒河沙等诸佛塔庙,破坏焚烧。文殊师利!若复有男子女人,于信大乘菩萨众生,起嗔恚心骂辱毁訾。文殊师利!此罪过前,无量阿僧祇。何以故?以从菩萨生诸佛故;以从诸佛有塔庙故;以因佛有一切世间诸天人故。是故供养诸菩萨者,即是供养诸佛如来。若有供养诸菩萨者,即是供养三世诸佛。毁訾菩萨,即是毁訾三世诸佛。”此中所谓菩萨,是指修学大乘佛法的人。

  《佛说华手经》卷七说:“佛告舍利弗:若人作碍坏菩萨心,得无量罪。如人欲坏无价宝珠,是人则失无量财利。如是舍利弗!若人坏乱菩萨心者,则为毁灭无量法宝。(中略)舍利弗!譬如有人坏日宫殿,是人则为灭四天下众生光明。如是舍利弗!若人坏乱菩萨心者,当知是人则为毁灭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大法光明……当知破坏菩萨心者,则得无量无边深罪。舍利弗!如人恶心出佛身血,若复有人破戒不信,毁坏舍离是菩萨心者,其罪正等。舍利弗!置是恶心出佛身血,我说具足五逆重罪;若人毁坏菩萨心者,其罪过此。何以故?起五无间罪尚不能坏一佛之法,若人毁坏菩萨心者,则为断灭一切佛法。舍利弗!譬如杀牛则为已坏乳酪及酥。如是舍利弗!若人破坏菩萨心者,则为断灭一切佛慧。是故舍利弗!若人破戒不信,呵骂呰毁坏菩萨心,当知此罪过五无间。”世间若无僧众则无佛法,所以宣说僧众是非的人,就是毁灭佛法,其人罪业无量无边。

  《谤佛经》中佛陀告诉不畏行菩萨说:“(前略)尔时彼长者子,说彼比丘毁破净戒,彼(长者子)恶业报,九十千年堕大地狱;于五百世,虽生人中,受黄门身,生夷人中,生邪见家;于六百世,生盲无舌(后略)。若见法师实破戒者,不得生嗔,尚不应说,何况耳闻而得说耶?善男子!若有挑拔一切众生眼目罪聚,若以嗔心看法师者,所有恶业过彼罪聚。若断一切诸众生命所有罪聚,若有于法师,生于恶心,迳回面顷,所得罪聚,彼前罪聚于此罪聚,一百分中不等其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中,不等其一。何以故?若谤法师,即是谤佛。”毁谤法师(无论其事真假),罪同谤佛;其毁谤者,必堕无间地狱,受大苦报,无解脱之期。

《大乘宝要义论》卷四说:“佛言:地藏!(中略)彼等愚痴旃陀罗人,不怖不观后世果报,于我法中出家人所,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以种种缘伺求过失。谓以恶言克责楚挞其身,制止资身所有受用,复于种种俗事业中而生条制,或窥其迟缓,或觇其承事。求过失已,而为条制,如是乃至欲害其命,彼诸人等于三世一切佛世尊所生极过失,当堕阿鼻大地狱中,断灭善根,焚烧相续,一切智者常所远离。”

《广大莲华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中狮子意菩萨禀白世尊说:“若有出家之人身披法衣,妄求财利,我慢贡高,若王臣等敬重供养,应无福利。”

  佛言:“狮子意菩萨!莫作是说。譬如有人迷闷倒地,依人扶策,即得身起。亦如大象陷彼泥中,而人不能起彼象身,须得别象扶翼而出。又如有人受灌顶王,或于后时失彼王位,凡常之人无能护卫,唯有力大臣威势强勇能复王位。狮子意菩萨!我(佛)教法中亦复如是,若有依法者,不依法者,俱是佛子,皆成利益。若生轻毁,何处得福?”由此可见,凡夫若轻视僧众,必无福报,更何况说僧过恶?凡夫业障深重,若轻视僧众毁谤三宝,必堕三涂恶趣。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拘楼孙佛说此偈为禁戒:

  不诽谤于人 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 谛观正不正

  毁灭佛塔(佛寺)破坏佛像,其罪虽是极为深重,但尚不及说比丘(僧众)过恶的无间重罪。所以《戒经》说:“宁可毁塔坏寺,不说他比丘粗恶罪。”古人也说:“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动道人心的人,必堕恶趣。

  《月灯三昧经》卷五,佛陀告诉月光童子偈云:

所有一切阎浮处 毁坏一切佛塔庙

若有毁谤佛菩提 其罪广大多于彼

若有杀害阿罗汉 其罪无量无边际

若有诽谤修多罗 其罪获报多于彼

  《中阿含经》卷三,佛陀告诉诸比丘说:“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中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欲令水咸不可得饮……盐多水少,是故能令咸不可饮。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 

《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佛陀告诉诸比丘说:“若有众生妄语者,种地狱罪,若生人中为人所轻,言不信受,为人所贱。所以然者?皆由前世妄语所致。

“若有众生两舌者,种三恶道之罪,设生人中,心恒不定,常怀愁忧。所以然者?由彼人两头传虚言故。

“若有众生粗言者,种三恶道之罪,若生人中,为人丑弊,常喜骂呼。所以然者?由彼人言不专正之所致也。

“若有众生斗乱彼此,种三恶道之罪,设生人中,多诸怨憎,亲亲离散。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斗乱之所致也。”

诗曰:  

须知口祸债难偿 一语能招万世殃

智者三尊恭敬礼 痴人七慢毁资粮

从前,释迦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说法时,大哥罗比丘,长期住在墓地(烧尸、弃死人之处),修诸苦行。他以裹死人的布为衣,又以人家祭飨亡灵的五团物为食。因此,有人出葬,他才能获得一点祭品充饥。否则,他就饥饿得身体羸瘦,四肢无力。

(编者注:此处原文为:若人多死时,大哥罗身体肥盛,不复数往城中乞食。若无人死时,大哥罗身形羸瘦,数往城中巡门乞食。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