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修行方式的探讨:是独自寂静还是广度众生(3)

其实作为出家人,并没有什么利益的冲突或深仇大恨。每个人都很善良,每个人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都想自己快乐的同时也尽量让别人也快乐。而我们经常会观过的现行不断出现的原因,也不外乎每个人在做同一件事时所处


其实作为出家人,并没有什么利益的冲突或深仇大恨。每个人都很善良,每个人都不想给别人添麻烦,都想自己快乐的同时也尽量让别人也快乐。而我们经常会观过的现行不断出现的原因,也不外乎每个人在做同一件事时所处的位置,所思考的角度和所要的目标不一样而已。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一起出坡干活拉东西,有的人主张用车拉,有的人主张用手拿。主张用车的人可能有还有其它的事情要做,快一点做完了可以去做别的;也有可能是力气小拿不动,必须用车。而主张用手的人,就会说用手那亲自干积累的资粮才多,这个用车的人想偷懒省力气,怕脏等等。于是两者之间就会互相观过。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不同的缘起,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如果我看到他主张用车,我为什么不能去扩大心量去考虑一下他的时间紧、力气小的实际情况呢?如果考虑到了,我还能去帮他一下,让他快些完成,那不是善事一件吗?

第四点,扩大视野,容纳异己,沟通交流,扩大心量。

很多时候我们心量小,也跟我们的视野有关系,佛经里曾讲过井蛙与海蛙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井蛙从未离开过这个井口,有一个海蛙告诉他大海有很大,他搞不清楚,就问是不是有井的四分之一大,海蛙告诉他比井大得多,但是他不能理解,就随着海蛙到了海边,当看到广阔无垠的大海时,立即震惊万分,脑浆崩裂。

这说明一个习惯于闭门造车,生活在自我世界,自我的空间的人。他的视野和心量也就受他生活空间,观念空间的限制,就只有那么大。除此之外的世界对他来说,要么不存在,要么就是没有他的好。反正我的世界,我的思想观念是最好的。有时候很难说这是他自己的错,因为生存的空间限制了他的心量和视野。所以这样就容易变得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我慢高深,心量狭小,难容异己。

要从这种状态走出来,就需要一个宽广的视野和平台作为随缘境。记得师父曾经请益过明旸长老,为什么他老人家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长老的回答是,因为他的师父——当时作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圆瑛大师——将他从福建的一个小地方带出来,来到中国佛教协会。这就是所缘境的扩大,带来人的心量的扩大而促使人取得大的成就。

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需要,很多时候是示现各种身份,学习各种技艺,研究各种学问,与各种身份的人交往。所谓:菩萨广学五明,为的是济世利生。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师父在会见客人时会与之交谈很多对方职业方面的问题,还且都非常的专业,最初感到不可理解,后来慢慢体会的师父心胸和度化众生的善巧。师父学习和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是为了与不同类型的社会大众广结善缘,为的是更当机地度化众生,就说明师父心里时时装着这些人,师父的心量就是如此的广大。

自见行堂启用以来,我们都看到,师父请了很多的大学教授,佛学家等来寺里作讲座,有时候他们的知见或许与我们佛教徒的不尽相同,自然我们听了以后就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这些师父对这些知见,观点都能以菩萨的广大心胸,包容这些观点,从中抉择出对我们的有补益的地方。

师父请这些专家学者来,也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我们的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我们的一种大的心量。“泰山不舍微尘,故能成其大;大海不择细流,故能就起深。”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见来抉择他人的观点,其他的事物。如此以往,就会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封闭。于是我们的心量就会越来越小,不能容下任何与自己不想同的观点,意见,与自己习气不一样的人。这样的我们就会慢慢修偏,不会学出欢喜,还会修出许多冤家出来。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广学博闻成就佛道,我们僧团里的师长,同行不止五十三位,我们可以承担的事情也不止五十三项,只要我们打开心量,就可以拥抱所有的众生。当未来我们成佛之时,也会有无量诸神护法,天龙八部等无量众生来捧场,须知这都从我们现在安住道场,扩大心量,广度众生的因地上修出来的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