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菩提心要句精华集(5)

愿菩提心生起后,这非常脆弱,需外缘来辅助。闻思修三慧来帮助,闻菩提心易得,但不坚固也极易退失,只有经过久久的思维获得定解才行。 对佛法的认识坚定不移,不为外界的境界所转动,定解升起来后,就不再依靠名言

  愿菩提心生起后,这非常脆弱,需外缘来辅助。闻思修三慧来帮助,闻菩提心易得,但不坚固也极易退失,只有经过久久的思维获得定解才行。

  对佛法的认识坚定不移,不为外界的境界所转动,定解升起来后,就不再依靠名言,经教的听闻,甚至不需要作意。一看到苦难的众生,就会在心里由衷地升起要救度他的强烈意愿,这叫做思所生菩提心,到此时我们才算真正发起了世俗菩提心了。

  从我们在解脱道这个角度来看,要想真实的成就菩萨的大行,满足于口头上的发心根本不够,必须用一些东西来帮助加固堤防。夯实基础才可以,这就是我们要升起这个——行菩提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菩提心。

  众生无始来的执我和自卑是非常坚固的,很难破除,一个癞蛤蟆它永远都不会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因为它执著于自己是癞蛤蟆的相,那么对于成佛来讲,我们老是执著自己是凡夫,很庸俗,很下劣,这也是一种微细的很难破除的心量障碍。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是个破罐子,但是绝对不要破罐子破摔。对治下劣心的方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摄大乘论》云:无量十方诸有情,念念已证善逝果,彼即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他们都已经在我们的念念之中,都已经成等正觉了,成佛的人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树立高远的志向和目标,将来就成就一个高远的果报。否则你肯定变成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的人。

  欲使目前的生活具有意义,对未来深怀希望是必要的,因为它会产生回应的影响。来推动我们目前生活,眼光越远,越能表现出圆满的行为。而把目前当作趋向未来目标的途径。

  一个人极易把未来的职业,地位融入目前的自我意向之中,设想自己为医生、教授、商人,渐渐他能发展出具备这种从业人员的必备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心理暗示,角色期许,借假修真,对于一个人的修行是极大的帮助,所以不要害怕这种假的发心,假的持戒,假的修行,即使还是假的,但慢慢地薰修,学习,时间久了,我们的身体就象染香人一样具有香气,这就是香光庄严。

  佛慢就是心中升起自己就是佛的一种勇猛无畏的力量,不是骄慢,不是凡夫的贡高我慢,而是自己对这种“大雄大力大慈悲”的当下承担,当下体验。我就是佛,佛就是我。就像在放焰口时,念的“入根本定,起观音慢”。

  这种种慢,就是对未来意向的角色的自我期许,相对前面的自卑下劣怀疑正好是一个最好的对治方法。

  常观佛相好,念佛功德,读诵大乘经典,期盼佛国的美丽,庄严,依正境界即能在我们心中薰染智慧香光功德,是心做佛是心是佛,而不是念念做凡夫,念念是凡夫。

  是心做凡夫,是心就是凡夫,我们不要老是给自己暗示错误的念头。胜义菩提心是证悟空性,明心见性的人才有。胜义菩提心它具有空性和大悲的统一性。既安住于空性中(大智不受轮回),又能生起大悲(大慈不住涅槃)。

  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手代表慈悲方便,眼代表智慧,用智慧眼观照,用方便手段去救度众生,二者是同时生起的,这叫悲智双运,悲智等持。

  有一位成就者说:“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也就是菩提心的最好内涵。也是佛教的特征所在——智与悲。

  出离心舍的是生死轮回,出家出的是生死家,烦恼家,并非单纯出一个两扇门的家。所以不要画地为牢地为自己弄一些障碍,出离不是你讲的那么恐怖的事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