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社会福祉与佛教慈善(11)

第三是布施内容的安立。正如前面提到的,布施分为财施、无畏施和法施。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布施所造的业轻重程度不同,以法施最为超胜。为什么呢?财施、无畏施都是暂时的,只能利益一时,不能利益长久;

第三是布施内容的安立。正如前面提到的,布施分为财施、无畏施和法施。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三种布施所造的业轻重程度不同,以法施最为超胜。为什么呢?财施、无畏施都是暂时的,只能利益一时,不能利益长久;只能利益一人,不能利益所有的人。法施则不然,不但眼前能利益,长远更能利益;不但可以利益一人,还可以通过辗转传诵,利益很多人,乃至现在和将来无量无边的人。但也不是说只要法施就可以了,这取决于受施人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往往是先施人以财物和无畏,然后再施以法,以便帮助受施者能够自立和觉悟,永远脱离种种不幸之困扰。

第四是布施人身心净化。这主要是指布施人本身的品质,这与布施时的心态安立有所不同。布施时的心态是一种短暂的行为状态,它的生起除了靠所对的殊胜境界的引发之外,还有赖于我们平时身心净化程度。那么平时的身心如何净化呢?这就要靠断恶修善来净化。真正有智慧的人对于自己曾经犯过的过失常加忏悔,而且励力防护不再重犯,并能勤修善法。没有智慧的人与此相反。佛陀教诫众生行善断恶,可以从远离十恶法、奉行十善法开始做起。所谓十恶法,涵盖身业三恶(杀生、偷盗、邪淫)、语业四恶(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以及意业三恶(贪欲、瞋恚、邪见)。远离这十恶法,便能奉行与此相对应的十善法。若能长期行持,身心便能逐渐净化。在此基础上,如果更能持守佛陀制定戒律,则如虎添翼、如鱼入水、如鸟飞空,使烦恼恶业更相远离,慈心善法更相聚拢,所积功德更为广大。所谓戒律,也是涵盖两个方面:当断者断,当行者行。那么这与远离十恶法、奉行十善法有什么差别呢?主要区别在于,普通状况下的断恶行善,是有限的行为,行一善即得一功,断一恶即远一过。然而一旦受持戒律,励力守护,则具有无限的意义,持一戒即能远无量恶,守一律即能得无量功。这是戒律本身的内涵所决定的,一旦受持戒律,造业的对象便是无量无边的众生,造业的意乐便是要究竟离开一切痛苦并得到一切快乐。因此,持守戒律之人的一言一行,并不简单的就是一言一行,而是具有无限宽广的意义和价值。

十、奉行慈善成净土,随缘无执趣大同

修学佛法,践行慈善,以此净化身心、利益人间,便有人间佛教的呈现。如太虚大师在《怎样建设人间佛教》一文中指出:“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因世人的需要而建立人间佛教,为人人可走的坦路,以成为现世界转变中的光明大道,领导世间的人类改善、向上进步。”在《建设人间净土论》一文中太虚大师更进一步提出建设人间净土的理想:“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成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然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之久之,此浊恶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故名为人间净土。”

由此看来,人间佛教,不单是指佛教人间化,更蕴含着人间佛教化的理想。人间净土不是佛教所独有的理想,更代表着人类的一种共同追求。这种追求的理想,在不同的圣人先哲那里有不同的称呼,或曰大同世界,或曰理想国,或曰人间净土,……至于怎么称呼,都无关紧要,在这里计较它们的差别,也没有现实的意义。重要的是,人类面临相同相关的困境,有着共通共同的渴求。如果希望得到持久的和平安定与和谐的发展繁荣,那么所有文明、所有文化、所有人群就必须联合起来,求同存异,共同营造人类的幸福家园。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