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苦并不是指坏时痛苦(这是苦苦),而是以“有漏乐是坏灭性”为苦。有漏快乐一定是和痛苦相连,一旦乐受失坏,就会引起不堪接受的忧苦。 只要在轮回中,就可以断定:不论享受何种快乐,最终都难逃坏灭的结局。由此观察轮回中的快乐都是坏苦性。 人间庆祝孩子诞生、男女结婚、事业兴隆、竞选成功,都有一种欢乐的气氛。这只是凡夫执苦为乐罢了。这些法如石火电光,转眼即逝,有什么可乐呢? 比如,一群孩子在海滩上用沙子堆成一座漂亮的城堡,他们为此而欢呼,但这不是安乐性。一阵海浪冲上来,城堡顿时化为乌有,留下来的只有哭泣。 同样,升官发财、娶妻成家、买车、住洋房,最初显现这些圆满时,人们都认为坚固、永久,其实都是坏灭的本性。 所以,追求世间,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智者深知这一点,对有漏法不存任何希望,因为没有一法不像泡沫般终归破灭,不如现在就放下,省却很多麻烦。 凡夫愚人都是做一些无实义的事。想想看,以一种执苦为乐、执生灭为永恒的颠倒心,所做、所领受的会有实义吗?能不最后希望破灭、陷入苦恼吗?所以,凡夫的思想、行为一概是迷乱的,整个轮回何其荒唐可笑。 看到世间众生欢乐时的状态,就像疯子为眼前的幻觉欢唱一样,让人深深怜悯。 在思惟众生的三苦时,把众生观想成大毒疮,非常形像。 天地间的有情,其实是一个个本性为苦的“大毒疮”。每个毒疮中充满了“毒素”——业惑的种子,此即行苦性。“大毒疮”不论以什么修饰,用什么缓解,不论有没有发作,都是充满毒素的性质。 了知这一点后,再看有情吃饭、睡眠、入禅定都只见苦相,令人悲愍。 每天中午全世界有几十亿人吃饭。为什么要吃饭呢?原因就在毒疮是苦性,为了缓解饥饿之苦,必须在肠胃里塞一点东西,就像在热毒疮上要洒冷水一样。到了深夜,家家户户床上都卧着毒疮,需要以睡眠缓解疲劳。睡眠不足,“毒疮”就会剧烈反应。所以,吃饭、睡眠并不是安乐,而是苦恼逼人、需要缓解的苦的表现。 再看苦受,如在毒疮上浇热水。五蕴大毒疮,饿它、冷它、累它、恼它,则痛苦不堪。让它吃好、穿好、住好、睡好,才不痛苦。在毒疮上洒上冷水就感到舒服,所谓轮回中的快乐,也是仅此而已。如此一看,三界有情谁不苦恼呢? 每位有情拖着五取蕴的皮袋,从过去拖到现在,还要拖到未来。一天带着皮袋,就有一天的苦恼,决不会从此处出现真安乐。 比如,大城市里人山人海,就似一个个皮袋走在大街上。打开皮袋,只有三十六种不净物、刹那不断的邪念和无量业及烦恼的种子,这是安乐性吗?有什么清净的智慧、无漏的功德、解脱的安乐? 这些皮袋最大的本事,是刹那不停地生产烦恼和业,为生生世世的受报作准备。我们不能单看外表的包装很好,就认为众生很安乐,即使成仙升天,也是彻头彻尾的苦性。 佛教的苦谛很深刻,我们要依苦谛教法认识轮回的真相,再观照有情无不堕在三苦之中,生起大慈大悲。 有人问:为什么说“悲悯有顶天等同悲悯无间地狱”? 答:如果只看短暂一生,有顶天无苦无乐,无间地狱感受剧苦,二者迥然不同,但把生死流转的全程展开来比较,二者完全相同。比如,多劫之后,有顶天引业穷尽堕入地狱,无间地狱的众生受尽果报上升人间,前者转成痛苦,后者转成安乐,未来谁的痛苦更大呢?再向前或向后无尽展开生死的全过程,可观见二者流转的自性以及苦乐的总和并没有不同。 这样看生死流转,才知道应同等悲悯三界凡夫,应如悲悯乞丐一样悲悯富豪,如悲悯旁生一样悲悯天王。 这不同外道的认识。外道将六道分成两层,认为下层的牛马等是束缚、是苦难,升天到了上层,就彻底解脱,他们以升天为究竟。佛教看六道是上下轮转,上去的要下来,下堕的会回升,整个三界平等是轮转苦性。 懂得这一点后,就知道:只悲悯感受苦苦的有情并不合理,理应悲悯上至有顶、下至无间的一切有情。对此若能生起胜解,发悲心时,决不肯遗漏上界诸天、人间尊主,三界凡夫都平等成了大悲救拔的对象。 修心八颂 不管我遇到什么人,不管我走到那里去,我总是劝人要帮助他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从我开始思考的时候,一直到今天,我总是在培养这种利他的态度。这是宗教的要素,这是佛法的要素。 我们必须把这种善良的心、这种利他主义,当作是修行的基础和内在结构,我们必须把我们所做的一切善行用来提升它。我们必须心心念念不可须臾离,我们也必须使用文字或者著作来提醒我们修行。这些文字便是噶当巴格夏 朗瑞当巴所写的<修心八偈>;即使只是以热诚的兴趣这个层次来修习,它们也有很大的功德。 1.发心为一切众生 决不可以忽略其他的众生,你必须把他们当成宝,如此便可以完成暂时和最终的目标;你必须一心一意珍惜它们。你必须把其他众生看得比你还可爱、还重要。一开始,你必须依赖其他众生来产生利他的大愿,以证得最高的开悟。在中间的阶段,你必须以你与其他众生的关系,来逐渐增加这种善心,同时修习善行,以便达成开悟。最后,你是为了其他众生而成佛的。因为众生是这种殊胜修行的目标和基础,他们甚至比如意宝重要,必须待之以尊敬、仁慈和爱心。 你必须思惟:“我的心如此充满烦恼,我该怎么办才好呢?”不过,心还是依其习气而行,但只要纯熟了,过去的难事也变得容易。因此,寂天的<入菩萨行>说:“时间久了,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习惯的。” 2.每次与人相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