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下士道和中士道的观修,不仅是舍凡夫心的良药,也是发菩提心的动力。大乘经教中说到,有些人可以直接从出离心入道,有些人可以直接从菩提心入道。无论是修学声闻还是菩萨乘,宗大师在《道次第》中的建构,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在修行中健康、圆满地成就。 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整个《道次第》的修学可分为三大要领,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又称三主要道。其中,出离心是引发菩提心的基础。而菩提心则是根本,是总持,是统摄一切的核心。如果以一种修行统摄三主要道的话,那就是菩提心,唯有它可以统摄出离心和空性见。 以大乘佛教的观点来看,唯有菩提心才是成佛的不共因。大乘的修学核心,归根到底就是两点,一是菩提心,一是空性见。如果以最简明的方式来概括大乘佛法,无非是这两大内容。我们的一切修学都应围绕这两点,而最终所成就的也无出其右。 在佛陀所具备的品质中,最主要的就是悲和智,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慈悲和智慧。这两种品质,正是依菩提心和空性见而成就。 依菩提心,成就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否则便难以圆满。阿罗汉虽然追求个人解脱,但并非不具悲心,乃至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怜之心,但这些都不是佛陀所成就的大慈大悲。如何将一念悲悯之心转换并提升到大慈大悲的境界?唯有依靠菩提心的推动。所以,上士道的整个修行,都是围绕菩提心的发起和成就。 3、空性见 此外,空性见也非常重要。如果通过相应的引导,每个人都能发起菩提心。或者说,我们都知道怎样在心行上去调整并接近菩提心。但我们所发起的,只是世俗菩提心,它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础上。既然是建立在凡夫心基础上,这样的菩提心也必然是有限的,是不纯净的。 从世俗菩提心上升到胜义菩提心,需要有个超越的过程。即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从相对到绝对的超越,从凡到圣的超越。突破这些局限,也就是突破凡夫心的局限。如是,方能契入空性,引发胜义菩提心。这个过程需要空性见的指导,佛法中所说的无我、无常、空,都是在帮助我们突破这一局限。 很多人都会说:我很客观。事实上,仅以个体经验为参照,几乎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客观。我们想到有,即落入有的状态;想到空,即落入了空的状态,总之会落入一种“相”。我们所有的想法,都会落入意识的建构中。就象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无法摆脱地球的引力。除非有大于地球引力的力量推动,才能使我们一跃而出、直达云霄。如果没有空性见,没有特殊的善巧方便,我们很难走出凡夫心的轨迹,也无法超越自身的思维。 空性见的作用正在于此,它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凡夫心的真相,帮助我们检验自身的修行。否则,我们有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境界后,往往会沾沾自喜,自以为摆脱了凡夫心的作用,乃至证得了涅和空性。殊不知,仍是在凡夫心构建的假想中,被其千变万化的伪装所蒙蔽。 古今中外,很多哲学和宗教都在探讨宇宙人生的真相,也自以为掌握了终极真理。事实上,他们只是将凡夫心建构的自我(当然这个自我非常微细),或者相似的境界,当作是法的真实。也就是说,他们都未能超越凡夫心建构的我执和法执。原因何在?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空性究竟是怎么回事。唯有佛陀在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后,以缘起的智慧为我们指出了空性见,帮助我们剖析凡夫心的真相,解构凡夫心所变现的虚妄世界。一旦认清它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才有可能从中摆脱出来。 在佛法中各宗各派都有建立相应的正见。众生根基不同,有些人适合从唯识见入,有些人适合从中观见入,有些人适合从大圆满的见入。不同的见,都可以帮助我们舍弃凡夫心,然后契入空性,证得中道实相。包括《阿含经》中所说的无常见、无我见,也同样可以达到契入空性,成就解脱的效果。 当然,我们现在学习《道次第》,主要是依应成派建立的中观见,以《般若经》为最高、最圆满的经典,并以龙树、提婆、月称的中观论典为依据。格鲁的思想,主要是源自深观和广行两大体系。不过,宗大师虽然继承了以弥勒菩萨为代表的广行派思想,却认为这一思想是对《般若经》之隐义进行阐述,因而也是般若思想的组成部分,只是在见上未能究竟了义。对于修学佛法来说,般若的见确实非常重要。在藏地,信众历来就有供奉《般若经》的习俗,将之作为一切法的代表。而在汉地,对《般若经》也无比推崇,除三论宗以《般若经》为最高的依据典籍之外,天台和禅宗也极为重视般若见在修行上的指导作用。从汉、藏大德们对《般若经》的推崇,都说明了此经修学佛法中的重要地位。 建构:道前基础及三士道 《道次第》的内容主要由道前基础和三士道组成。 1、道前基础 我们学习《道次第》,不仅要知道最终目标是什么,也有必要了解修学要领和入道基础。其中,入道基础是我们在修学佛法中最薄弱的环节。尤其在现代学院教育中,我们对法、对法师、对闻法都缺乏应有的恭敬。而缺乏恭敬的直接弊端就在于,我们很容易将社会上的一套习惯带入佛法修学中。正因为我们没有很扎实的前行,尽管也听了很多法,却不能落实到心行中,不能有所受益。 《道次第》关于“道前基础”的部分中,有三点是我们必须引起关注并加以实践的。 首先要遵循如法的听闻规则。听者应深刻认识到闻法的重要,于法及法师生起恭敬之心,并在闻法过程中远离三种过、具足六种想。作为说法者,要思维说法的胜利,以无染心而说法,于大师及法生起恭敬承事,说法时应住五种想,说法过程应如律如仪,讲说完毕之后则应以净愿回向。如法的遵循听闻规则,不仅对个人修学大有裨益,对于如来正法久住也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是依止法。帕邦喀大师为《道次第》所作的科判中,将依止法名为“入道根本”,可见依止法的重要性。遗憾的是,不少人对此并未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不少学佛者修学难有长进的主要原因之一。佛法是从恭敬中得,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受益。在极度的恭敬中,我们的心是清净的,那样的心才能和法相应。反之,即使得到佛法的甘露,却没有清洁的法器去盛载,依然会被凡夫心染污。所以,藏传佛教将依止法作为重要的修学内容,确实蕴涵着特殊的意义。《道次第》所说的视师如佛、观德莫观失等等,也确有其深意。现代人学佛,缺少的正是这份恭敬和信心。依止法为入道根本,一切修行能否成就,关键就取决于此。 如果没有依止法,我们往往会自以为是。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想法来学佛,因而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跟着感觉走。有些同学对《道次第》不太以为然,不肯按部就班地学习,只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经论研读,结果就出问题了。毕竟你们学习的时间还短,凭感觉难免会走弯路。尽管人生走点弯路也正常,但要付出时间的代价,而一生的时间如此宝贵,容不得我们轻易浪费。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