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根本思想是运用般若观照,照见“五蕴皆空”,证得万法空性。众生苦难的根源在于以自我为前提。若通达法性无我,则苦海波平,爱河浪息,高蹈浊世,在尘出尘,获得澄明自在的审美观照。“五蕴皆空”的般若观照,深刻影响了禅宗思想,禅宗用般若照见五蕴皆空,感受到浮沫般的色蕴虚无,水泡般的受蕴不有,阳焰般的想蕴非实,芭蕉般的行蕴空虚,幻化般的识蕴无依。禅宗指出,父母未生之前,净裸裸赤洒洒,没有纤毫翳蔽。随着分别取舍之心渐重,人愈来愈深地陷堕在四大五蕴之中,情欲炽盛,清明的自性遂为烦恼浮云遮覆。法眼通明之人,洞知四大空寂,五蕴本虚,回光返照,识取四大五蕴中辉腾今古、迥绝知见的本来面目,即可顿悟成佛。临济大声疾呼:“五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发许间隔。何不识取!”明心见性,就是破除对五蕴的执着,发现辉腾今古的清明自性,复归于纤尘不染的生命源头。 在禅的开悟论中,最有特色的方法,一是不二法门,一是层层遣除。《心经》般若空观是不二法门的基础。《心经》使人亲证“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诸法空相”。《维摩》不二,深得中道妙谛,是对中道精神彻底贯彻所达到的境界。凡有缘起者,皆是二法,即相对法。而不二法,则代表绝对本体。不二法门是消融一切差别,使之归于圆融平等的法门。《维摩经》阐说一切法皆入不二法门,对禅宗影响尤巨的有自他不二、生灭不二、垢净不二、善恶不二、明无明不二、色空不二等范型。除《维摩经》外,《华严经》等也主张不二法门。《华严经》强调要对一切法“离分别”,提倡不二法门:“入不二法门,彼人难思议。”经文反复强调要不生分别心,离绝相对念。《圆觉经》指出,必须泯除相对观念,有无俱遣除,使相对的心念无从安立,才是随顺清净觉悟,经文说:“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智慧愚痴,通为般若。……一切烦恼,毕竟解脱。”宛然是《维摩经》的缩影。障碍与觉悟、得与失、成与破、智与愚、无明与真如、戒定慧与淫怒痴、地狱与天堂、有性与无性等相对观念,都被般若利剑一挥两断。《涅?经》也深得中道不二的三昧:“明与无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烦恼即涅,贪欲即是道。 禅宗深得大乘经典“不二法门”的神髓,将它作为禅机应对的基本原则。慧能明确指出,“佛法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禅宗公案机锋,凡是重在否定的,多是不二法门。从不二法门出发,很自然地导向禅宗佛与干屎橛不二、佛魔不二、佛我不二……。慧能初转法轮时开示慧明:“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善、恶代表一切二分法,而禅宗努力的,就是对二分法的破除。由此形成了中国禅宗超越一切对立,以张扬主体绝对自由的处世态度与应机方法,成为禅宗开悟论的最大特色。禅宗精神的根本特质正在于破除一切相对观念而获得心灵的超越。 色空相即是不二法门的具体显现。《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空”指事物的空性。一切色都是假相变现,并不是灭色之后才是空,而是色的本身就是空。因为它没有实在的自性,是幻有而非实有,故当体是空。禅宗运用色空相即的般若空观,圆融真空妙有,既避免了执色而引起的痛苦烦恼,又避免了执空而引起的断灭枯寂。悟色即空,成大智而远离烦恼;悟空即色,成大悲而不入涅?。悲智双运,弘法利生。 禅宗开悟论的另一显著特性是层层遣除、旋立旋破、随说随扫。金刚般若的特点在于扫除,首先是扫除一切:于人不取四相,于境不住六尘,乃至于一切外相,皆在扫除之列;其次是“扫”字亦扫:扫除诸相后,学人往往沉空守寂,故经文又指出,要断除非法相,发菩提心;再次是无得无证:佛法是愈病良药,但执药则成病,故经文指出:度生而无众生可度,布施而不住布施相,说法而无法可说,得法而于法无得。《金刚经》以般若为武器,否定一切。在此层面又分两个境界,初悟是扫除诸相,不住六尘、不住三十二相;彻悟是度生而无生可度,说法而无法可说,得法而无法可得。《心经》的结构也体现了层层遣除的特色。《心经》首揭五蕴皆空义,复阐色空相即义,并再一次将人引向对诸法空相的体证。 除《心经》、《金刚经》外,《圆觉经》的层层遣除方法也很有特色。《圆觉经》对所有观念层层遣除,从而使人体证到纤尘不立的圆觉妙心。经文指出,首先要是以切实的功夫,心离幻境,这是第一重远离;其次,把觉得放下那个空的意念也要放下,这是第二重远离;复次,对抛掉放下之念的念头,也要远离。这是第三重远离;最后,“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对“扬弃远离”本身要再加扬弃……“得无所离,即除诸幻”,通过一层层地远离,不断地扬弃,直到无可远离的地步,才是灭除诸幻与真觉相契的境界。 对大乘经典重重遣除、随说随扫的智慧,禅宗深得其髓。慧能说,“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付嘱品》)透露着“扫”字亦扫的般若慧光。《证道歌》:“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先是用“真不立,妄本空”对真妄相对的二元观念进行“有无俱遣”而达到“不空”,再用“空”性将“不空”也空掉。禅宗又说:“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直饶空尽无一物,正好投身烈焰中!”比《证道歌》又进一层,用般若的烈焰将“不空空”所达到的“空尽无一物”继续空却,如此层层遣除,以至于无穷。又如大慧偈:“颠倒想生生死续,颠倒想灭生死绝。生死绝处涅?空,涅空处眼中屑。”层层递进,臻于空境。最后连空的意识也予以遣除,方臻于纤尘不染的纯明意识之境。 四、大乘佛典与禅宗 思想的境界论1.一切现成的现量境 现量境是原真的、即时呈显的未经逻辑理性干预的境界,形成文字者是比量,现量不可言说,属于比量的文字,在表征体验境界时必然破绽百出。不可用比量来推知揣度,是现量境的根本特点。佛性、悟心,都是内证超越的心灵。《起信论》指出,真如自性,超越了一切差别相待之相。这既是真如的特点,也是悟心的特质。在内证境界里,举凡有无、老死等一切二元对立荡然无存。此时心体莹洁,脱落了言诠与思维。《楞严经》指出,彻悟之人,对“现前种种松直棘曲,皆了元由”。这是一切现成的现量境。《法华经》对禅的现量境影响也非常之大。《法华经》“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强调抛却相对知识。穷子喻中的“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蠲除戏论之粪”也强调对智性的抛弃。《起信论》指出,所谓觉悟就是自性清净心的本体远离一切妄念。“本觉”对“始觉”而言,由于有“本觉”才有“不觉”,通过修行启发先天“本觉”而形成的佛教觉悟,就是“始觉”。本始合一,即是明心见性。正因为始本合一,所以开悟之后,只不过是发现了原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没有得到什么新的东西,此所谓旧佛新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