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世亲菩萨在《二十颂论》中,境只是识的一部分,它是以识为体性的。这样,在唯识中,即有对外境的破实有,又有对其的归宿承认。并且将这一正反两个角度并立的认识,扩展到一切事物中,面对一切事物都以这样的唯识观面对。 无著世亲之后,唯识学说继续发展为两条理路。其中一条是以难陀依《摄大乘论》发展下来的古义唯识,难陀认为识的见相二分,见分是识的自体,相分是转变出来的,是虚象。结合三性说来看,相分属于遍计所执性,见分属于依他起性,当转染为净、即了知相分为虚而不实之后才成为圆成实性。在实修方面,难陀认为清净法种子也是薰所成,但它与染杂种子不同的是,清净法种子由新薰而成,并非长久以来薰习所成。在难陀的唯识理念中,发展了无著世亲的理论,在唯识无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识的相分虚而不实,识的见分需转净才行,自己也无行相,并且突出了唯识无境在实修上的可操作性。 难陀之后,安慧继续发展了识的见相二分,也如陈那般认为识有三分。安慧认为,识不只是见相二分,应该是见分、相分和自证分。而见相二分都属于遍计所执性,全是虚而不实。而自证分的功用是,当见分发生作用时,自证分加以证知。这个自证分正是识的自体,也就是心的自体,并且起到证知自体的作用。但这个自证分仍然属于依分起性,虽然属实,但是真有还是假有,还需审辨。由于难陀和安慧都认为识的相分虚而实,所以二者理念被后来者称为“无相唯识”。 唯识学说的另一条理路是以陈那为代表的“有相唯识”。陈那认为,识有三分,相分,见分及自证分。先要有实体的所缘,才能引发能缘的识生起。在能缘的识生起之后,会生起它的形相,这个形相象虽然是似境,但它的确是心所映像。就象镜中显现影像一样,在镜子中出现的影像虽然影是似境,却是从镜中生出来的,虽然它在镜内,但产生映像的功能却是镜子。基于这些表述,陈那认为相分有实,见分有其行相,见分的行相与相分一样,只是这个相分以及见分的形相都只是在心内存在,以此证明唯识无境,这些阐述在他的《观所所缘论》中有详述。并且他在《集量论》中成立第三分,即自证分,自证分为识体且证知识的功用,这个自证分当然也是实有。因为识的相分、见分(有形相)及识体自证分三者皆实,所以这一条唯识理路被后来人称做“有相唯识”。 有相唯识的另一家是护法论师。他依《密严经》成理,主张以能所及内外缘抉择唯识无境。在陈那识之三分的基础上,护法认为识有四分,即相分,见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其中相分与见分属外缘,相分为外所缘,见分为外能缘;而自证分及证自证分属内缘,自证分为内所缘,证自证分为外所缘。四分总合为识。 这两条理路的特征分别是:无相唯识以相分甚至见分皆为虚而不实的方式证明唯识无境,而有相唯识则以三分皆实但全在心内,而心外实无的方式证明唯识无境。 总体说来,无论是唯识体系的有相学说还是无相学说,都基于无著《摄大乘论》唯识无义(唯识无境)而来,总不离识而说境为实有。 对于唯识及唯识无境学识的研学,汉藏佛学家们竭尽所长。在藏传中更是极大程度地从因明逻辑学的角度,严谨辨析和论证唯识观及唯识无境学说的可靠性,其中萨迦班智达的《量理宝藏论》尤为突显,限于本文篇幅在此仅略微提及不再展开介绍了。 最后再要提到的一个话题是,学习唯识的最终意义还是应该体现在对佛法的实际修证上。对此有法师在讲唯识的过程中,提倡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唯识,这是极为有益的理念。需知唯识不是死文字,也不是纸上兵,唯识是佛法大乘体系中两大支柱之一即瑜伽行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总结。如果我们在学习唯识的过程中,仅限于从书本中来回书本中去的话,那么文字唯识也难说被转成刀山剑海,知见愁林。一定要把唯识的学习从理论的探讨和深入转化到实践的体验中来,这样唯识才是生动的,真实的,可靠的,这样的唯识无境才会对我们学佛人的解脱证悟有真正的帮助。(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