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第二集)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弟子规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05/3/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118-02

  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

  我们早上提到了普贤十愿的落实跟《弟子规》是完全相应,当然所有学习的教诲必须透过解行相应,我们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益。我记得在前年到我们学院来学习,也是上了《弟子规》这门课程。记得那时候刚好学到「出则弟」,提到「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对待一切人的父母、兄弟也应该礼敬。学完之后就要马上用,我回到寝室就请教每一位长辈,他是哪一年出生的,假如比我父亲年纪大,我就跟他一鞠躬,说谭伯伯,你好!假如比我父亲年纪小,我就说陈叔叔,你好!

  突然在我跟这些长者行礼的过程,有一位长者就跑过来对我说,他说我也要,就是他也要当叔叔,这位叔叔他姓卢。就是因为那一天回去我对每位长者行礼,就跟这位卢叔叔结了一个缘分。隔天这位长者就找我坐在客厅里面,足足跟我谈了两个多小时,把他人生的经验跟他学佛的这些体悟,都一点一滴的给我教诲。在那两个多小时当中,我的内心非常的感谢,也得到很多的提醒。在当下我只感受到,这位长者他是完全不求回馈的帮助我们这些晚辈。我当下只有一个念头,就想怎么样?因为内心很感谢,就想直接就跪下去。我在那个当下能够体会到为什么中国这么重视师道,因为老师确确实实完全为我们著想,而不求一丝一毫的回馈。我当下就跪下去,结果因为卢叔叔他年轻的时候是学柔道的,动作特别敏捷,当我还没有跪到底下去,他已经一把把我拉起来,他说:使不得。所以真正有智慧的长者都非常的谦虚。

  因为我们有礼敬、恭敬的态度,所以能够得到善知识的教诲。所谓「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所以,「礼敬诸佛」也能够得到「常随佛学」的果报。在那两个多月,这位卢叔叔他就常常在吃饱饭,他会找我去散步,所以学院这些地区的路线我也满熟悉的。因为卢叔叔他就带著我,问我说,今天你听了这些课有什么收获?我会把我的感受跟这位长者分享。他就会告诉我:你看得不够深,看得不够广。他就这样手把手教导我、指导我。

  我记得他有一句话给我很大的震撼,他说:修行对自己要赶尽杀绝,对别人要厚道三分。面对我们的习性,要有赶尽杀绝的态度,不能有一丝毫的放纵;而对待别人,我们要处处宽恕、处处体谅。记得有一次,刚好我从浴室出来,结果卢叔叔进门接著要盥洗,突然他跑出来告诉我,他说:来来来,我们来看一下,你看你进了浴室以后,地上是湿的,然后因为你又掉了些头发,刚好有人走进来,假如不小心滑倒,怎么办?假如这个人又有洁癖,看到这些头发他又心生烦恼。我们持十善业要不杀,而不杀最重要是不恼害众生,所以我们处众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绝对不要让跟你住在一起的人生烦恼。我一听完很感动,这些教诲是扎扎实实落实在生活之中。我听了也很高兴,我马上就赶快把它收拾干净。

  隔天要出门的时候我就跟卢叔叔讲,我说我这个人毛病很多,小时候没有受教育,希望往后再有任何的缺点,也希望卢叔叔能把我指出来。所以我认识卢叔叔这两年多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打电话跟他请教。而当他跟我一起相处的时候,只要我有问题,这位长者也会直言不讳的告诉我。因为我们有个恭敬心,因为我们知道要落实「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由於这样的态度,确实让自己的人生得到相当大的益处。所以「学贵力行」,唯有力行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益。

  早上我们也提到普贤第二愿「称赞如来」,称赞也要随著性德称赞,你不随著性德称赞,很容易长对方的傲慢,长对方的虚荣心。我记得有一次我有一位晚辈,她才差不多三岁左右,三岁多,来到我们家里。我的阿姨把她带到家里以后,刚好我的父母都在,她就叫她的外孙女开始表演,她说:来,我们念英文给这些长辈听。就开始一个一个问她:苹果怎么讲?小女孩说apple,雨伞怎么讲?她对答如流,umbrella。问了很多个都问不倒她。突然这个小女孩就回问她的外婆说:外婆,书本怎么讲?她外婆说:我怎么可能会知道。小女孩接著说:外婆,你怎么这么白痴。当我们给予他的都是这些能力上的称赞,在孩子的心目当中有什么影响?我很厉害,我不得了。假如从小就是被这样称赞过来,「长浮华,成何人」,所以我们对於孩子的德行的敏感度要很高。

  我记得我打开《礼记》第一篇叫「曲礼」,「曲礼」第一页对人有四个提醒,我看了也相当震撼。这四个提醒,第一条就写到「傲不可长」;第二个「欲不可纵」,欲望是无底深渊,不能放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所谓乐极生悲。我们看看现在世间犯这四个过失很多,也常常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因为教育有一点很重要,要「禁於未发之谓豫」,当一个人还没有形成这个错误的态度,你就要把他教正确;假如他已经学到错误的,要把他再扭转回来就很困难。所以「发然后禁」,他已经养成习惯了,你再禁止他,「则捍格而不胜」,你要再指导他,就好像要跟他打仗一样,很难扭转。所以,我们的称赞一定要对性德。

  我记得有一次刚好遇到一位年轻人,小我应该也有五、六岁左右。我一看到他,因为也在学习佛法,掩不住内心的欢喜,马上就给他大大的称赞一番,说你这么年轻就能学佛,真了不起!后来过了三、四天,刚好看到他有个小小的问题,因为跟我的年纪也有一段差距,我就主动去跟他做个沟通,说这个情况我们应该避免。当我在跟他提意见的时候,突然这位朋友他的脸色变得很厉害。因为「闻过怒,闻誉乐」,一听到过的时候马上很不高兴,就怒形於色。因为我们也会察言观色,当他已经变脸了,我们再继续讲就会结恶缘,所以我们马上言语就踩刹车,就不敢继续讲下去。我就回想到当初,我们不可以一见到人,不了解情况,就大肆赞叹一番,这有可能以善心行了恶事。所以往后我们称赞别人,我都会随著《弟子规》的教诲。比方说他很孝顺父母,你愈肯定,因为跟性德相应,他会愈认真去落实。你看到他生活非常有规律,你赞叹他,这也是他会欢喜继续保持、继续提升。称赞如来,我们有个性德的标准、德行的标准,才好赞叹。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