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第十一集)(2)

所以「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格疏就是比较疏远的人也能变得很亲近。这都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符合人情事理。所以近处不能感动,怎么可能

  所以「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格疏就是比较疏远的人也能变得很亲近。这都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符合人情事理。所以近处不能感动,怎么可能去感动更远地方的人?小处不能调理,一个人连开水都不会煮,然后他以后可以经营一家企业,把组织带领得很好,大家相信不相信?不相信。但是现在我们在培养自己的下一代就是这样培养起,扫地也不会扫,提水也不会提。上了大学还不会提水、还不会洗衣服的很多,然后就希望他以后拿到大学学位、当到研究生拿到博士学位了,以后就飞黄腾达。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连自己都照顾不好了,还能够带领组织,那会笑掉人家的大牙。

  大家听起来好像觉得有可能吗?真的,有一个大学生他去读大一,衣服他没有洗过,就放一盆水,买了一包洗衣粉全倒下去,倒完以后搅一搅,泡沬出来了,一包,然后他搅一搅,几下之后就给它吊上去。洗得真香,整件衣服都是洗衣粉的味道,真的把它吊上去。我们的朋友看到真是叹为观止!这种人真的有。你看他以后有生活能力吗?而且我们要很冷静,当他被同学笑得半死的时候,这个大学生会不会心里想「我就是太笨了,我要赶快学」,他会不会这么想?能这么想还不错,他会开始怨谁?都是我父母害我的,我连这个都不会做。甚至於她嫁到夫家被人家嫌弃了,她会怪妈妈都没教她做这些事。所以我们愈不让孩子磨炼以后他愈怨我们,他不会说我爸爸、妈妈真爱我,都帮我做好了,都不忍心让我累,不会有这种事。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绝对不要走一条自己累得半死又让孩子以后会埋怨我们的路,要不要走?那是傻子才走这种。所以一定要懂得从小扎孩子德行的根,也要从小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根。而且这种现象往往都是学历愈高的父母愈容易犯。这里讲学历愈高,不是学问愈高。所以现在是空有学历、空有知识,但对这种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不是很清楚。我就曾经听过两个大学老师,一对夫妻,他一个孩子在念高中,孩子早上是被父母叫醒的,叫醒以后这个父亲开始帮他穿衣服、穿鞋子。刚好他一个同事到他们家里来,就看到了这一幕。然后妈妈在那里给他洗脸,拿毛巾帮他洗脸,擦完脸之后喂他吃饭,统统背好,全部都把他弄好了再把他送出去。他那个同事在那里看,说你们要把孩子养成什么样子!

  我们就曾经听过一个研究生毕业,他的父母刚好出门去,他没有煮过开水,他那天就自己煮开水,因为都没有经验,煮一煮就忘记了,因为是冬天,窗户又没有开,因为水开了没有关,沸腾的时候把瓦斯的火给熄灭了,灭了以后瓦斯就窜出来,他都浑然不知,一个研究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就因为没有做事的警觉心。你看,这是谁造成的?谁让他的能力这么低?我们常常都会想到《资治通鉴》这部历史里面的一句话,「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你这样宠他,他走出家门谁再宠他?没有人会宠他,这时候他要吃的苦可能更多。

  前阵子有一个新闻,好像也是说有个研究生不会煮开水,大家没听过这个消息吗?结果有个老师就到学校去告诉他小学的这些学生,他说:你看,研究生都不会煮开水。小学生就在那里笑。他说这是什么原因?这些小孩子反应也很快,说很可能是父母亲都叫他读书,什么都不用做,他这个都不会,所以父母太宠了;有的说他太懒惰。然后就此起彼落,大家在那里找原因,也找得都很精准。接著老师突然反问一句话,说那你们会做什么?你们在家里会做什么?你看现在的孩子,我们要很冷静,讲别人一流的,看自己?这都是问题。你看,看别人都可以讨论一大堆。

  我以前教书就很感慨一点,全班行为最皮的那个小孩,当别人犯错的时候他可以揪出他所有的问题,比我还厉害,我有时候还说的没他多,他讲得可仔细了,但是你看他自己都掌控不了自己的行为。所以「工於论人者,察己常疏」,讲别人讲的很厉害的,看自己的问题缺点都看不到。所以当老师反问这些小朋友:那你们会什么?底下鸦雀无声,头低下来不敢说话。这个老师很有智慧,他抓这个机会教育点提醒他的学生。接著这个老师就感慨的说我可不希望五年、十年以后,在报纸上听说有一个大学生、研究生,连鞋带都不会绑,连开水都不会煮,结果就是你们,那我一定会看不下去。你看,这个老师这么一提醒,对学生有没有影响?他会从这个事例回光返照,我可不能以后变成别人的笑话。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事情当中体会得到,让孩子多多去劳动,对他的心灵会有很多的帮助、影响。以我自己来讲,我在家里是独生子,又是长孙,爷爷、奶奶,尤其是奶奶,对我非常的疼爱。记得我在念初中的时候,比方假如我要去洗碗,结果我的奶奶一过来,我的妈妈也会过来,我的妈妈过来了,我的姐姐也会过来,所以我就没有洗碗。当然,假如我坚持洗还是洗得成,所以不能怪别人,还是我自己没有坚持。那时候没学《弟子规》,所以成长过程还有很多做错的地方。做家事就做的少,做的少手脚就比较迟钝。有时候在团体当中在那里喊半天「我能帮什么忙吗?」人家都懒得理我。能帮忙,一看就知道在哪里下手,还在问,人家想你别进来瞎搅和了。所以真的很有意思。你不常常帮忙,观察力就下降,常常拖地,看东西看得仔细,地要拖得好,棱棱角角都要仔细的去打扫,才能做得比较完整。

  我因为家事干得少,老天有眼,知道我还得多干,所以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不只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该干的事,你跑到天涯海角还得干。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我在家里少干活,结果我跑到澳洲去了,飞了几千里,我看都快上万里了,还得干。那时候我们在澳洲净宗学院的时候差不多有七十来个住众,大家吃完饭所有的碗盘,还有包含煮饭、煮汤的那个锅子,那个锅子很深,统统要洗,所以一次洗个够。大家洗过那个桶子没有?煮七十个人的,很深,幸好我身高还不错,不然的话快掉下去了。没做过馒头,结果去那里就去做馒头,一做要做八百个、做一千个。结果我做了之后才知道,吃馒头很轻松,做馒头还是挺累的,所以以后吃馒头咬起来特别香。为什么吃起来会特别香?因为都想著那是人家付出的,那个味道真的不一样,那个都有人家爱心加持,还有我们自己感恩心的加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