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35集(3)

我到台中莲社参观李炳南老师的纪念馆,在纪念馆的玻璃桌里面看到一支教鞭,我们马上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这是李老师拿来管学生的教鞭。旁边的师兄就讲:不是!那是有一次,李老师在上课,底下的学生有点吵杂,下完课

  我到台中莲社参观李炳南老师的纪念馆,在纪念馆的玻璃桌里面看到一支教鞭,我们马上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这是李老师拿来管学生的教鞭。旁边的师兄就讲:不是!那是有一次,李老师在上课,底下的学生有点吵杂,下完课,这些学生自己也感到有过失,所以就拿着一根棍子到老师面前来,说:老师,学生不好学,希望老师管教。李老师马上把这支棍子拿在手上,往自己的身上打,他说:是我没有德行,我教得不好。学生都觉得很惭愧,就把这支棍子留了下来,时时提醒自己,对老师要恭敬,上课一定要专心。所以,有德行的人时时都是自我反省,时时都是为人表率。李老师也有一句诗写到,「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老人家悲天悯人,「未改心肠热」,时时刻刻想着众生走到了歧路、走到暗路去。只要能够照亮他们的前程,只要让他们不要再堕落,他会不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所以李老师讲课讲到九十七岁还在讲,给了我们非常非常好的榜样。

  在台中期间,我非常的幸运能够去就教很多的长者,其中我也就教于徐醒民老师。记得那次跟杨老师到徐老师家,因为是第一次开车去,也不知道路,就慢慢开过去找。刚好又是过年前夕,很多菜市场车水马龙,所以一路过去都遇到塞车的情况。好不容易找到路口,迟到了一段时间,结果徐老师七十多岁的长者,生怕我们找不到路,早就在路口非常恭敬的在那里等我们。我在那个当下很感动,体会到学问绝对不是说出来的,学问真正要做出来。他那种对人的恭敬,不会因为他的地位、他的年龄而有些许的改变。这是要以身作则。

  再来,仁德之人很谦卑,绝对不居功。我们也从佛经上体会到佛陀说他没有度众生,他只是帮助众生让他们自己能够明白真相,能够找到觉悟的路。但我们当学生的也非常明白,只要没有佛陀的引导,我们就不可能有觉悟的一天,但是佛陀绝不居功。孔夫子也是一样的态度,所以在《论语》里,夫子也说他「述而不作」,他只是把古圣先贤的精神、智慧传递下来,他也绝不居功,绝不自视甚高。而且仁德之人最重要的,他是时时看到自己的本分,所以他在做这些事都觉得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好炫耀的。他们是时时契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好像是一体的,所以右手帮左手抓痒,右手会不会叫左手说「你要跟我说谢谢」,会不会?自然而然,做得心安理得,绝对不会去求回馈,也不会去要名闻利养。当我们懂得判断仁德之人,接下来就要懂得亲近仁德之人的方法。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流俗众,仁者希」是个结果,原因出在哪?这个「流俗众,仁者希」在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这样?就不是了。所以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娑婆界是这样的结果,原因在哪?失去教育的机会。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不只没有机会闻正法,甚至于遇到了也不得其门而入,因为没有好的方法。「教之道,贵以专」,现在教导别人修行的这些引路人,有没有抓到这个重点?很少!我们常常听到「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请问这么多的法师在讲经,你听过几个人谈这个角度?听过几个人?我们从这里判断也要觉得很幸运,要掌握这个好的法脉跟机缘。所以依法不依人,我们要依佛陀、依圣教的经典,绝对不会错误,而师父上人也都是依据这些经教的教诲来引导我们。

  因为圣教已经断了很多代,所以流俗众,仁者就希了。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也会鼓励他们,因为太多人没有办法得到圣贤的教育,外面的诱惑又很多,所以我们现在这么小就能够熏习圣教,我们要能抵御外来的诱惑,而且要自我定位,可以去影响他人,而不被他人影响。当孩子一开始就给他这样的态度跟使命感,他的免疫系统就会比较相对提高,因为话一定要讲在前头,让他有正确的心理建设。与其你害怕孩子出去受污染,不如德行的根扎好,重要的观念、态度给他引导好。

  接下来,『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仁德之人,他也很有威仪,别人见到他都会从内心生起敬畏之心、恭敬之心。而这都不是刻意所形成的,因为仁德之人对人无所求,他人也没有必要来谄媚、阿谀他。因为他为人是「言不讳,色不媚」,他的言语非常正直,绝对不会逢迎,所谓无欲则刚。一个人无私欲、无欲求的时候,他的内心非常的公正、清净,绝对不会有什么私事要瞒人,或者有什么话不能说。「色不媚」,他所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也不会去媚俗、去巴结他人。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现在人学习都有一种毛病,就是贪快。人假如一贪快,内心就会很浮躁,愈浮躁就愈学不到东西,所以学习一定要把这杯水先倒空,把心静下来。「能亲仁,无限好」,诸位同修,亲仁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受教?恭敬!我们印祖的教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当然一定要重视到,中国文化的传承有赖于老师的教诲,所以中国特别重视师承。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