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瑜老师:学习女德的心得报告(第七集)(3)

我就两个大姑姐,我自己没有姐姐,我是两个弟弟,两个姐比我长十几岁。我头几年,头十来年在她家,我像个妹妹,这两年我像个姐姐,她们什么事就都跑到我这来了,我是她们的定心丸,这事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那件


  我就两个大姑姐,我自己没有姐姐,我是两个弟弟,两个姐比我长十几岁。我头几年,头十来年在她家,我像个妹妹,这两年我像个姐姐,她们什么事就都跑到我这来了,我是她们的定心丸,这事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那件事情放心我来办。我大姑姐条件不好,我就在财力上多支援她,但是绝对大家千万不要自以为我拿钱了,人家就应该怎么怎么样,或者我拿钱了,我就好像是比人家高一等,不要有这个念头,提都不要提。我给我大姑姐拿钱,我先生都不知道,我婆婆也不知道。因为我觉得你到处说,人都有面子的,我大姑姐她很好强,她会觉得很没有面子,那么大年纪,不要提。还有一个就不要跟大姑姐说,我给你钱了,怎么了,不要提。有的时候我就跟我大姑姐,我就说我其实挺感恩你的,我说我这个钱也不算是我的,汇集到我这来了,还正好不知道怎么花,你正好就给我这个机会,我正好就能够花到很正确的地方,谁用不是用,家人用也一样。你说济人之急,救人之难,你连家人的急和难都不救,你去救外面的,你去赈灾,好像是说不过去。所以救急也好,救难也好,从家里开始。然后我大姑姐,可能这么多年,她就很感恩,我们相处得就很和谐。

  我另外一个姐姐,二姑姐,她条件好,她家这孩子生活条件很不错,我跟她分享的就不是钱财方面的问题,我更多的跟她分享这个孩子怎么引导她面对自己的这个福报。因为在去年有一次的时候,我就跟她孩子我就说,我说你最好学《弟子规》。这孩子就很不以为然的说我都会背,这个很简单,我早就会背。我说背了,你没做到。她说凭什么说我没做到?我说舅妈现在站著,你现在坐著,「长者立,幼勿坐」,你没做到。她一想是,是《弟子规》里的话,她就起来瞅瞅我。后来我一想,这说话没有力度,好像也是这布施得不够。所以有一次,那个孩子也大了,也都十六、七岁,我就把我年轻时候好多漂亮衣服找出来,我就给她,我说你看你喜欢哪个,你就拿哪个。小女孩都很高兴。

  然后赶上逢年过节她过来跟我儿子在一起,我就请他们出去吃饭,吃了几次,后来我说话她就有点听了。我就给她提了小小的建议,我说我们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你以后可不可以不要你想吃哪个菜,你就一定要把那个菜先转到自己跟前,甚至把那个菜盘子拿下来放到自己边上吃。我说这是女孩子最起码的礼数,吃饭要先让别人吃,不要就想著自己,贪吃的女孩下场不好。她也一愣,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她说怎么不好?我说第一,你会长得肥胖;第二,面相会愈来愈丑,吓唬她。后来等这次我婆婆过生日,全家人都看到她的这个变化了,我先生还说,她叫婷婷,这个婷婷变化太大了,这个菜都不会挑著自己那个了。然后她正好坐我旁边,我也没有吱声,我也在那夸,我说对,也学传统文化了。

  还有就是给孩子红包,我们过年可能都会给小孩子红包,以前我都会给得比较多。从今年开始,我先生就跟我说,别人家的,就是我大姑姐她们、二姑姐家的孩子,可以多给,自己家的孩子一个人包里只装二十块钱。我一听我很赞同。然后特意跟我儿子谈了一盘,我说儿子关於红包的问题,妈妈有几点想法,第一,红包只是一个象徵、一个祝福,既然是一种祝福,不在钱多少,有这个心意就够了,所以爸爸妈妈决定今年只给你二十块钱,我们俩一人十块,合起来二十。我说第二,因为每年过年我先生会有很多朋友到我们家来给孩子钱,红包都很多,你又挡不住,我说第二,叔叔阿姨们来给的红包一律要上交。我儿子当即就反对,凭什么,给我的?我就把那个词拿出来了,我说你德不配位,你的德还配不上钱这个位。他说那我怎么能配上?我说妈妈拿你这个钱去做好事,给他举了一些做好事的例子,我说你这个福报就会愈舍愈多,反覆给他讲舍得,这个儿子就理解了。

  理解了之后,那天又反过来跟我谈了一盘,说妈妈,这个红包我决定这么处理,我觉得也符合舍得。第一,你给我放生,他自己提出来的。第二,你拿一部分给我奶奶,给爷爷奶奶,我要孝敬他们,他们年纪比较大。第三,我上学时候的这个学费从这里出,红包里,就是叔叔阿姨给红包的钱,就都是这样。我说很好,我跟儿子就这么定了。所以今年过年的时候很有趣,那些叔叔们来了给红包,他就把红包都拿起来,说妈妈那三件事别忘了,同时把二宝的也都收缴上来,说妈妈他也一样,他这是三件事,他上幼儿园的钱从这里出。我觉得孩子一定要给他这种的引导,很重要,我把这个经验也推广给我两个姐姐,大姑姐、二姑姐,她们也以此效法,很好。否则孩子以前就是这样,就盘算自己的小算盘,我这收多少钱了,怎么怎么样了,然后要买什么东西。

  所以前一段,我先生跟两个客户吃饭,恰好我领著儿子也去那,他让我过去,然后那两个客户,那两个朋友,见到我儿子就一人硬给塞了个红包。然后回家之后,我儿子乖乖的上交,妈妈你去给我,他叫种福田,他说妈妈,你看看是印经好还是放生好,给你!从小反正我就给他灌输这个观念。我一看一个里头一千块钱,我就都毫不犹豫拿去印经了。所以他自然而然就养成这种习惯,他自己就没有占有欲和私欲了。因为可能现在国内都会,到过年肯定是给钱,小孩子面对这种红包怎么处理。我大儿子把舍得用得很好,他有一次老二玩小汽车不给他,他就原封不动的跟他讲解舍得,其实老二只有三岁还不到,他说你把这个舍了,你就会得到大的,你不舍你就得不到大的。然后老二也不怎么明白,就迷迷糊糊把小汽车给他了,我大儿子进到屋里就拿了个大汽车,说你看你就得到这个大的了,这就是舍得,跟他讲。然后那老二瞅著那个大汽车,然后跟他哥哥说我还是很喜欢玩小的。他哥哥说大的好,你玩大的,他就给他讲。其实可能孩子有的时候并不是很懂,但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把这些最起码做人的道理告诉他,不要让他有这种私心和欲望,不让他掉到那个钱眼里,他掉到钱眼里他就看不见别人了,看不见外面那个广阔天地。

  容人之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不见人过,是什么?因为我每天都读一篇《了凡四训》,是从今年开始,这不精进吗?《了凡四训》里有一段话我印象很深,是什么?「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这三点很重要。我们经常是这样,拿著自己这个才干、才华,你看你怎么都做不到,你怎么都不行。你说著说著,你的傲慢,你的不以为然,就全都起来了。然后别人的小过,在你眼里就变成大过,你就愈来愈看他不起,愈来愈不能跟他相处,这个人不行。然后经常拿自己,尤其可能我们学佛的人比较愿意做好事、做善事,你看我都能做,他都不能做。因为原先,我记得很清楚,我一个朋友,比如说看见别的人吃饭的时候那种挑菜、拣菜,还要只吃中间那个饭,她是学佛的,她就会很嗤之以鼻说,这种人挑三拣四,怎么怎么样,你看我,我都不挑食,我吃饭我都会很节俭,不会扔一粒米。善是假的,我都在想那个福报会不会积下来?功德是肯定没有,好像做出来的这些都是做为自己傲慢的资本,我能这么做,你看你不行。包括甚至忏悔都是这样,你看我能忏悔,你不能忏悔,你说不出来!当它成为你傲慢的资本的时候,这个人一步都不会前进了,你那个善全都是假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