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魔乱舞 佛教传说:当乔答摩?悉达多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波旬曾率领众魔来到这里,千方百计地捣乱、****扰。他先派出“爱欲”魔、“乐欲”魔、“贪欲”魔,变化为窈窕婀娜的少女,向悉达多展示绝顶的美貌和无限的柔情;又让一群魔变化为阴森可怖的毒蛇、怪兽,挥舞着刀枪,放射着毒箭,呼啸着扑向悉达多太子。面对这一切,悉达多太子目不斜视,端坐在菩提树下,不为美色所惑,也不为暴力所动。波旬又派出四个魔,其中两个魔变化为首图驮那国王和波阇波提王妃,流着眼泪向悉达多太子倾诉思念之情;另外两个魔变化为耶输陀罗公主,拉着悉达多的儿子罗睺罗,深情地凝视着他。最后,波旬亲自出马,装扮成天神,出现在迦耶山上,企图把悉达多太子引入歧途。可是,乔答摩?悉达多仍然静静地端坐着,不为这一切假相所迷惑。波旬终于无计可施了,只好率领众魔悄然而退。 这一佛教传说,反映了佛教的如下主张:要想达到觉悟成佛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这一佛教传说也曲折地反映出:释迦牟尼出家以后,经历了极大的艰辛和激烈的思想斗争。然而,释迦牟尼确实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他努力探寻解脱之路,终于成为一个“觉悟者”。 作为一条成语,“群魔乱舞”形容很多妖魔纷乱地活动,多用来比喻各种邪恶势力的猖獗活动。(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着) 邪魔外道① “邪魔”,指扰乱佛法的邪恶的魔罗。 “外道”,原来是婆罗门教用语,指婆罗门以外的教派。原始佛教借用了这个名词,最初指的是当时沙门系统中的“阿耆伏迦教”,原始佛教认为这个教派“心行理外”,所以称之为“外道”。后来,原始佛教用这个名词泛指一切“不受佛法,别行邪法”的教派。 作为沙门系统中的一个教派,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与沙门系统中的其它教派,诸如“顺世论”派、“耆那教”等等,既有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至上”的共同之处,又存在很多对社会、人生认识方面的分歧。“顺世论”派认为世界由地、水、火、风4种元素构成,是一个确确实实的客观存在。他们否认灵魂的存在,因此也否认解脱,否认因果报应。“顺世论”派被认为是古印度最早的唯物主义学派,同以唯心主义为思想基础的佛教是大不相同的。“耆那”,意译为“胜利者”或“完成了修行的人”,是“耆那教”创立者筏驮摩那的称号。“耆那教”虽然承认灵魂的存在,主张通过“五戒”、“苦行”等修行方法求得解脱,但同时又肯定物质世界的存在,与佛教也有很多不同。(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邪魔外道② 佛经里面经常提到“六师外道”或“九十六种外道”。“六师”,指当时沙门系统中六个有影响的领袖人物:一、富兰那?迦叶、二、末伽梨?拘舍梨子、三、删阇耶?毗罗胝子、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鸠驮?迦旃延、六、尼干陀?若提子。这六个领袖的旗帜下面,各有十五个不同的派别,加上“六师”本身,合为九十六种。正如《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五里面所说的:“一师出十五种异见,师则有法与弟子不同,师与弟子通为十六种,如是六师有九十六种。”这许多“外道”虽然反对婆罗门教的《吠陀》权威,但是也不相信释迦牟尼的说教,经常与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争辩。佛教认为,“六师外道”、“九十六种外道”是一群邪恶的魔鬼,所以把他们称为“邪魔外道”。(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邪魔外道③ 原始佛教认为,“外道”对于“过去”与“未来”共有六十二种错误见解,是“末劫末见”。其中,对于“过去”的错误见解有“自我和世界常住论”四种、“自我和世界亦常亦非常论”四种、“世界有道和无道论”四种、“诡辩论”四种、“自我和世界的无因论”二种,共十八种;对于“未来”的错误见解有“死后有想论”十六种、“死后无想论”八种、“死后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断灭论”七种、“现在涅盘论”五种,共四十四种。其实,对于“因果报应”说的不同认识和态度,是原始佛教与“外道”的主要分歧。“因果报应”说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而“外道”却大多对于“因果报应”说持怀疑与否定的态度。例如:富兰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