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东传 悉达多太子晓知世间流转生死是苦,证悟后要把离苦方法传给大众,于四十九年间献身传道,不疲不厌地云游说法于国内外,教行十善,相信因果,弘扬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法,以精进修道断除现行烦恼,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但其眞理却不能于短时间内惠及全世界人类,佛灭度后一千,佛教始由印度传入我国。正是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不度无缘之人。有因必有果,但因与果之间需要缘牵引,无缘是果未成熟。 永平七年,汉明帝夜梦一身放光明之巨人,在殿前出现,明帝与群臣商议此事,知道西方印度有佛出世。在永平十年,明帝礼请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两位尊者,带者释迦佛像及《四十二章经》,乘白马来我国。帝躬身亲迎,供奉释迦佛像于清凉台,安排两位梵僧住于鸿胪寺内,后来在河南洛阳县东建白马寺,请两位尊者入住,在白马寺内翻译《四十二章经》。因为明帝奉佛,引起道教不满,认为明帝弃本国之道教而远求胡教是不对的,于是由褚善信及费叔才等共六百九十人上表请求与佛教比试真伪,帝就在白马寺门外设两坛场,西坛烧道教经典六百多卷,其中多是杜光庭所撰(今人说伪造为杜撰)。道经烧尽后,只余老子《道德经》不坏。东坛之佛像及《四十二章经》则烧不坏,只见五色神光,天乐自鸣,天雨宝花自空中而下,明帝及群臣为赞叹,道士褚费等惭愧气盛而死,其余六百多人亦弃道投佛出家,佛教因此在中国流通。白马寺是我国第一所僧人居住的佛教寺院,相传寺院之模式乃仿照印度舍而建成,寺中有塔,殿内有壁画,历代法缘皆不衰,曹魏时之康僧铠及很多高僧都曾在寺内译经,而《四十二章经》亦成为第一部传入中国之佛经。 初期之寺院必须由皇帝命名,寺内作朝廷办公之用,后来皇帝认为出家人到处流浪,过讨饭日子会令人轻视佛教,于是将寺院改为供养僧人修行的道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