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资粮:愿(菩提心、厌离心、欣愿心)(9)

———————————— 凡夫菩萨,须常不离佛 问: 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菩萨


————————————

凡夫菩萨,须常不离佛

问: 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菩萨有二种。一者久修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斯责。二者未得已还及初发心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

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

[参考译文]

有人问:诸佛菩萨应该以大悲为事业,如果愿欲救度众生,就应当愿意生在三界内(欲界,色界,无色界),在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上途(血途,刀途,火途)中救度苦难众生,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图得自身的安乐你呢?舍离众生,便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碍菩提道。

回答:菩萨有二种。第一种,久远以来修行菩萨道,已经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这类大菩萨如果舍离众生,那么,以上责必备,实当成立。第二种,没有证得无生法忍而会退转的菩萨以及初发菩提心的凡夫菩萨,应须常不离佛,成就忍力后,方可处身在三界内、在恶世中救度苦难众生。所以,《大智度论》说:具足烦恼缠缚的凡夫,有大悲心,愿意生在恶世,救度苦难众生,是绝对办不到的。

————————————

净宗十六字诀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誓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

《彻悟禅师语录》

[说明]

彻悟禅师(1737——1880):清代乾嘉时人,名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为临济三十六世。栖心净土,主张莲宗。被推尊为净宗十二祖。年七十岁,面西合掌,端坐念佛,见佛垂引而化。

[参考译文]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誓愿,持佛名号。”这十六字是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如果学佛的人,真正为了解脱生死的心不发;那么,对他所说的一切开示,都将成为戏论;只是听听而已,不起真正作用的。

————————————

幸闻佛法,顿生信愿

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等幸得人生,生中国,闻佛法。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然又幸得闻我如来彻底悲心所说之大权巧,异方便,令博地凡夫带业往生之净土法门,实莫大之幸也。若非无量劫来,深植善根,何能闻此不思议法,顿生真信,发愿求生乎?

《印光大师全集》

[参考译文]

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现在,我们幸运地得到人身,生在了中国,闻到了佛法。所不幸的是,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无力速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了生脱死。但是又幸庆自己闻到我如来彻底悲心所说的大权善巧、异常方便、令博地凡夫带业往生的净土法门,实在是莫大的幸运。如果不是无量劫来,深植善根,怎能一闻到这不可思议的法门,便顿时生起真信,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

欲求归宿,应修净土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谓也。又如春月远行,先须备雨具,骤雨忽至,则无淋漓狼狈之患。先备雨具者,修净土之谓也;骤雨忽至者,大命将尽之谓也;无淋漓之患者,不至沉沦恶趣受苦恼之谓也。且先觅安下处者,不害其干事;先备雨具者,不害其行远途。是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事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王日休居士:《龙舒净土文》

[参考译文]

譬如人到大城市中,必须首先安顿好住宿,然后才出外办事。这样到天暮昏黑的时候,便有投宿的地方。首先安顿住所比如修行西方净土;天幕昏黑比如死亡到来,有投宿之地即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托生莲花中,不再堕落到恶道。又比如阳春时节去远方旅行,必须首先具备雨具,暴雨突然来到,便不会有淋漓狼狈的忧患。先准备雨具即是修行西方净土,暴雨忽然来到即是大命将尽;没有淋漓的忧患,即是不会沉沦恶道遭受诸多苦恼。况且首先寻觅安顿好住所,并不妨碍办事;首先准备雨具,并不废弃远方的旅程。可知修行净土的人,全不妨碍一切世务,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为什么不去修持呢?

————————————

念佛当生四种心

念佛当生四种心。一、无始以来造业至此,当生惭愧心。二、得闻此法门,当生忻庆心。三、无始业障,此法难遭难遇,当生悲痛心。四、佛如是慈悲,当生感激心。此四种心有一,净业即能成就。

《彻悟禅师语录》

[参考译文]

念佛人应当生起四种心。一、无始劫以来造业到现在,当生惭愧心。二、幸而闻到这个净土法门,当忻庆心。三、由于无始劫的业障,很难遇到这个殊胜的法门,当生悲痛心。四、佛是这样的大慈大悲,当生感激心。如能具备这四种心的任一种,就能够成就净业。

————————————

未能往生的原因

或问今见世人,念佛者多,生西方佛者少,何也?答:此有三故,一者口虽念佛,心中不善,以此不得往生;二者口虽念佛,心中胡思乱想,以此不得往生;三者口虽念佛,心中只愿求生富贵,或说我等凡夫,西方无有我分,止图来世不失人身,此则不合佛心。佛指引你生西方,你却自不愿生,以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凡念佛者,决意求生,休得疑惑。

莲池大师:《莲宗诸祖法语集要》

[参考译文]

有人问:今见世人,念佛的人多,往生西方净土成佛的人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回答:这里有三个原因。第一,口里虽然念佛,心中却怀恶意,由此不得往生。第二,口里虽然念佛,心中胡思乱想,由此不得往生。第三,口里虽然念佛,心中只愿求来生的富贵,或者说我这样的凡夫,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我的份,只图来世不失人身。这些意愿不契合佛心。佛指引你往西方极乐世界,你却自己不愿意往生,由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凡念佛的人,应决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得疑惑。

————————————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