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法师: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4)

6、消灾延寿法 消灾延寿法经上也有讲,善男子若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怎么样怎么样。厌世间苦,厌烦厌恶,世间的那种烦恼,轮回的痛苦,或者是各种病苦,或者是各种违缘。求长生乐者,究竟圆满的长生乐是证


6、消灾延寿法

消灾延寿法经上也有讲,善男子若复有人厌世间苦,求长生乐者,怎么样怎么样。厌世间苦,厌烦厌恶,世间的那种烦恼,轮回的痛苦,或者是各种病苦,或者是各种违缘。求长生乐者,究竟圆满的长生乐是证得佛果。那么世间所谓的乐啊,要么身体健康,要么顺缘具足,资具不缺等等都是这样。在闲静处,找一个静的地方,也可以叫静修房,再严格的话叫闭关房。清净结届,这里讲到结届了,先结界咒衣着,若水、若食、若香、若药皆咒一百零八遍服必得长命。就是啊能够把一些病排除了,延年益寿。延年益寿啊科学也讲,佛法也讲。清净结界咒衣着就是用大悲咒加持你的衣服或者你能够接触到的东西,比方说你的围巾、帽子这个都是。比方说你的念珠,我经常来念佛,可以加持念珠。那么我这个念珠就可能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作用。这个倒是真的。我见过一个出家人,他念完佛回向完了,必然要回向给他这个念珠。我说你好,回向给念珠,实际上是加持念珠,一样。衣就是衣服,着就是一切可以接触到的东西。比方说围巾算是衣服嘛还是着呢?就叫它着吧。或者念珠,或者你的手串,你的手表等等都可以。若水,也可以加持水。若食可以加持你的食品。若香,可以加持你烧的那个香,因为你修法必然要烧香。在烧香之前先加持那个香,烧出来除了具备香的那个功德之外,照常它还具备大悲咒的这种不可思议的作用。若药是什么呢?你得病了,我们佛教啊不是说你得病了可以不吃药。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告诉他的地说:出家人啊有四事可以接受供养,那四事呢?一种是饮食的,吃的,这是一类。一种是汤药,医药这是一类。再一种是衣服,穿的。再一种是卧具,卧具就是做的睡的包括床啊被子铺盖啊等等。我们展开来讲是这样。所以药是能够接受供养的,要也可以供养给寺院供养给僧人。有很多民间的不同说法,说送礼不能送药,这是错了。好像供药就不好,送药才好,这个人病了,你这里有药他吃了可能就好。送药有什么不好呢?我出家以前啊,我写过一句话,写过一句什么话呢?药是治病方,酒是变形物。酒是变形物,当这个人喝酒喝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无论他平时怎样斯文,无论他平时职位怎么样高。无论他平时怎么文雅,只要他喝了酒,变形了。药是治病方,酒是变形物。我出家以前给他们开玩笑说的一句话。所以当我们有病的时候,把这个药拿到家了,在吃药之前,如果你用大悲咒再去加持的话,效果会更好的。因为我们从医院里拿的那药啊仅仅是治的身病。他很难说去降魔,很难说去消业。大悲咒就有激发众生的慈悲心,解开一些怨结,超度亡魂,回向功德。大悲咒就有啊。药没有,药治的是人身体的病,法治的是人的心病,续的是法身慧命。就这含义!结合起来更好一些了。那么加持一百零八遍服,必得长命。这是大悲咒的消灾延寿法。

7、满一切善缘的方法

第七条大悲咒的满一切善缘的方法。满一切善缘,你比方说我想家庭和睦,你比方说我想事业发达,你比方说我想身体健康,在这个工作单位好一些,或者有个升迁啊等等。老年人嘛我想叫我那个儿媳妇给我生个小孙子阿等等,这就叫善愿嘛,世间的利益嘛。满一切善缘的方法你怎么样去开显他呢?

【经文】: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

这里有了: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现世求愿只限于善愿,于三七日二十一天,字面是这样讲,深刻的含义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在这里不说。净持斋戒,净持斋戒就是吃素,过午不食,持住你应该持住的戒。所谓应该持住的戒,你受了五戒了你就持住五戒,你受了八关斋戒了,你就持住八关斋戒,受了菩萨戒了你就持住菩萨戒,这是在家人。那么出家人呢?就持住出家戒。净还有一个含义,如果严格的话沐浴更衣。沐浴更衣阿把你的佛堂搞得好好的,不要有污秽。越庄严,越如法,那么效果就越好。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诵此陀罗尼就像闭关一样,念二十一天是真干啊。不是今天我念了一遍,明天我念了一遍,加起来二十一遍,那也叫二十一天。要每天念五百遍呢?那二十一天是多少?很多了。必果所愿,你就满愿了。因为通过这种方法啊激发我们这种福报,人有福报也得有因缘。有一个佛弟子问我师父怎样才能发财?我问他你现在干什么了?我在家呆着,我说不好发财了。你就是有才也得有因缘。明白吧?或者作加工,或者作贩卖,或者为人家服务,你付出得做啊,通过做来激发你的福报,开显这种福报。即使你的福报很大,在家坐着,很难说。除非事业成就了,你坐这有人家给你送钱的。这是你把事业干起来了。这个一定要知道。

8、大悲咒的闭关的方法

最后一个大悲咒的闭关的方法,为什么叫它闭关的方法呢?因为它要求得有点严格了。这样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啊在前面讲了,在这里不展开。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身持斋戒还是讲到持戒,佛教的一切方法,离开戒你不要提。为什么?即使哪一部经典当中没有专门讲戒,你不要忘了佛教是什么?佛教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戒定慧是一体的,它产生的是出世间的功德,所以叫做戒定慧三无漏学。无漏学就是出世间的一种功德,有漏就是福报,世间的福报。戒是第一,楞严经上讲得非常清楚,以戒生定,以定发慧。没有戒的定叫邪定,没有定的慧叫狂慧。能懂吧?身持斋戒,你看每一种行法到一定的程度啊,他就提出来了“戒”。同样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你看观无量寿经里面,观无量寿经前面的上面的统统和戒有关。身持斋戒与诸众生起平等心,众生是事相啊,事相本来就有别就有不平等。但是我们要存平等的心态,这是修行人的一种知见,一种理念,慈悲一切众生。如果你功夫提高了,允许任何众生对你不平等,但我要慈悲任何众生,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一个修行人,你是一个有正知见的修行人。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在这里就说明和底下那段就是一个闭关的方法。

【经文】:住於净室澡浴清净著净衣服。悬旛然灯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

住于静室,闭关房啊,澡浴清净,洗澡沐浴更衣持戒。着净衣服更衣了嘛,悬幡燃灯,设坛了嘛,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悬幡燃灯,香华百味饮食,在前面已经讲过,在这里不再展开。以用供养。最后一个还是闭关的一个含义。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实际上这段经文啊解释给我们的就是一种闭关的方法。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学佛嘛,要愿解如来真实义。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实际上就像大势至菩萨说的那个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没有什么两样。把这个身心啊全部集中到诵持大悲咒上,不要攀外缘。这个攀缘不一定是拉人头啊,打妄念就是。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这个就是一个闭关的方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