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解脱与佛教思想(2)

3.梵我 哲学上称神我、唯我。比种比前面更高明了。从有神论进入无神论。这是在 解脱过程中发现人的智慧能力可以冲破束缚。可以自己解脱、自我完成。言不仅 是空洞的理论,还经过实际修证达到。印度的奥义书就是这种

3.梵我

哲学上称神我、唯我。比种比前面更高明了。从有神论进入无神论。这是在
解脱过程中发现人的智慧能力可以冲破束缚。可以自己解脱、自我完成。言不仅
是空洞的理论,还经过实际修证达到。印度的奥义书就是这种梵我论的思想,认
为人生宇宙现象界的痛苦罪恶都是因为人性的堕落,这个小我在轮回中受业报,
小我是错误的,不是真的。真我是梵我,梵是大的意思。大我是清净、常住、永
恒、快乐的。解脱小我,回归大我,这是不依靠神的,而是自我神圣化。西洋许
多哲学就有到达这种地步的。

以上三类可配合佛家三界观来说明。1.、2.两类属于欲界。佛教之所以能包
容其他宗教是有其原因的。佛经说欲界有三十三层天,这三十三天的天神,刚好
是多神论所崇拜的。佛教虽主张无神论,但并不否认神,只是不承认有一绝对万
能的神。佛教承认么神有一些本事作用,但是这些不是最究竟圆满的。

梵我论属于色界。色界有钿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些还是群众性
的生活。只有四禅天的最高层大梵天,是一□人住。好像君王,它下面是辅天如
大臣;底下诸天就是老百姓。色界需要修禅定

4.唯心

哲学上称绝对精神。在佛家来讲,属于无色界。这是已经解脱物质的境界。
哲学如黑格尔、笛卡尔在探讨宇宙真理时,发现所谓最实在的本体,以及未明理
学,在宗教解脱层次上都属唯心绝对精神此类。这不只是一种知识观念的探讨,
还经过内心的修证。因此无色界需与定相应,透过物质色相进入而上唯心绝对精
神的境界。

5.正觉

高的生命解脱是为正觉。这样说来似乎有卖瓜说瓜甜之嫌,但这是有理论可
作说明的。正觉是成佛的人间觉者,生命达到最完美的实现而依然活在人间的人。
跟我们一样行坐卧、穿衣吃饭,而是圆满的觉者。这就是佛。

释迦太子成佛以后,依然在人间行化,教化众生,这种境界在佛教来说是最
高的。而这种境界不是等死后才实现,来生去完成,在时间来说是侧重在今生,
在地点来说是侧重当地。

若宗教的理想寄托在来生实现或他方世界完成,都有失宗教的根本意义。究
道圆满的宗教所讲的境界应该是当生当时能达到的。像禅宗的祖师大德,能够明
心见性。当开悟时,种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称为正觉,是悲与智的最
高圆满。

人生解脱层面简单的说有以上五种层面,特性为何呢?

宇宙人生现象界的本质就是束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说我们是活在
短暂、有限、痛苦、灾难、罪恶、黑暗的人间中,这些形成一种束缚。我们想从
现象界超脱进入理想界,就是要突破这个束缚,得到解脱。在宗教解脱思想上来
说,分他力论与自力论两种。

假若认为束缚是外来的,是外界加诸于你的,则是他力论的思想。若认为束
缚是内在引发的,则是自力论。西洋神教思想属于他力论,在解脱上要依靠神。
得到神的恩宠、救拔,就能解脱现象界这种短暂痛苦人生。其解脱特性是「顺从
」,顺神的意旨去做,这种是依靠外力得到解脱。

自力论就是发现现象界的痛苦是来自,自我束缚。只要明了自我的真相,明
心见性,自我突破,自我完成,达到自我真相的实现,就能解脱束缚。这也就是
佛的思想,靠自力解脱,其解脱特性为「超脱」。

宗教解脱思想之所以有自力论、他力论的不同,就是因为对束缚来源的观点
不同。关于这点印顺导师在我之宗教观上有详细说明,各位有空,不妨参考参考。

有人说佛教里有极桨世界的法,藉著念佛得到佛的加被就可以往生净土。这
种说法似乎也是他力论。其实不然。佛教里说达到解脱的修持力量有两种:一是
缘修,一是性修。缘修是还末明心见性,未证无生法忍以,前则修持力量需要外
的帮助加持。如佛的功德威力,著萨的加被,才能断烦恼得清净解脱。等明心见
性,证得无生法忍以后,就无须外缘加持,那时是纯自力的修持了。内心的佛性
自有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驱使著,朝向解脱大道。无须多大用功,这在唯识学上
说就是「无功用行」。不必起心动念,潜意识自有一股道德力量,使你断烦恼得
清净,这称为性修。

性修是纯自力,而缘修是靠自他二力。佛教虽有他力加持之说,但不纯靠外
力,不顺从外力,因此不是他力论。

接著我们讲佛教思想,在未讲佛教思想以前,我们先要了解佛教对生命的认
识与看法。


三、佛教对生命之认识

1.生命之存在

佛教肯定死后生命仍然存在,最通俗就是讲三世因果、善恶业报。无神论者
不相信死后灵魂不灭,这是非宗教思想。一般宗教都是相信死后灵魂不灭、精神
存在的。只的各个宗教是出的理论不同。佛教如何肯定死后生命仍存在呢?这真
是个大问题。要人相信轮回之说,是很因难的,尤其是一般受科学实证思想观念
很深的知识分子,总以为要看得见,能实验出来的才要相信。

但是肯定生命的三世性,这在佛教来说是基本。不能肯定此点,则佛教很多
思想就不好了解。如空宗、有宗、唯识学都要建立在三世因果上,才能作进一步
深讨。生命的存在,我们简单的说,以时间及业力的存在来肯定它。

时间相是三世性。以图解表示如下:-t起而入的,不懂缘起,不能了解中
观,中观是讲空的思想。印度大乘佛学有两派代表:一是世亲、无著菩萨、安慧、
护法、戒贤论师乃至玄奘大师等,是印度的唯识学派。即是前者识变转依的解脱
思想。一是龙树菩萨、提婆、佛护论师等的中观缘起无我论。

中观论又称性空唯名论,没有唯识学名相那么多,只要把握二谛论--世俗
谛和胜义谛(即第一义谛),就容易了解。世俗谛是世俗方便假施设,胜义谛是
对世俗谛而说的,二谛论是认识真理的两种层次。世俗谛是宇宙人生的现象界,
而胜义谛是解脱的理想界。不依世俗谛入手,无法了解胜义谛。「所谓不依世俗
谛,不得第一义。」世俗谛和胜义谛都缘起而来。现象界存在的一切法都是缘起
法。缘起即现象,现象即缘起。

二论谛是说「世俗假名有,胜义毕竟空。」世俗假名有是说世间一切苦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