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性法师:赞阿弥陀佛偈略说

会性,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顺此略释赞佛偈,偈由宋朝择瑛法师所作(瑛或写英),兄弟皆出家,师是弟弟。宋神宗熙宁间人,距今约一千多年。师专修净土,著有净土修证仪,赞佛偈出于此(惜净土修证仪已失传),据净土三经而作,文句字义佳美,故流传甚广。师寂于宋哲宗元符二年(西元一○九九),春秋五十五。师五十五岁往生,比蕅祖年轻,高僧传里,壮年往生者不少,都属宿世修行,度生之愿未满的再来人,因缘成熟,不论年龄多寡,便撒手西归了。



能明偈义,唱念时依文起观,知阿弥陀佛因地四十八愿,果地之九品接引,也可助我等道心增长,净业早日成就。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先总赞阿弥陀佛报身相好庄严,出自观无量寿经。观经云:‘阿弥陀佛身相光明,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光明灿烂的缘故。相好光明无人能及,叫‘无等伦’,没法相等,无可比伦。



佛佛道同,论证理,诸佛所证得的菩提涅槃都相同,无高下之分。论度生,则因每一尊佛因地所发愿,所行所修而有不同,如药师佛发十二大愿,令众生消灾延寿,地藏菩萨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愿,本师释迦世尊发愿于五浊恶世成佛度生。阿弥陀佛愿以净土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净土之境界,报身之相好,都庄严至极,无与伦比,故说:‘相好光明无等伦。’观经上说:‘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相’较显著,‘好’较微细,单是相就八万四千,非凡夫思议能及,一一光明都摄受护持十方念佛众生,使增长善根道业,不会暂时舍离。阿弥陀佛之护念、度生之善巧,并相好光明,最为第一,因以清净佛土接引众生,较为殊胜的缘故,若论法身,则诸佛平等不二,约报身应身,则有差别。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在八万四千相中,举出两种,说明阿弥陀佛相好光明的情形。第一种是眉间白毫相,佛像双眉中间镶有宝珠,就是代表白毫相。释迦佛降生时,眉间白毫拉直有丈五长,成佛后有丈六长(因身高丈六故),缩之似一圆珠。所谓‘白毫’,就是白色而透明的毫毛,能显现出佛从初发心,历三大阿僧祇劫,直到成佛,自行化他的一切情形,像放映电影一样,幕幕在前。阿弥陀佛出生净土,佛身高大,毫毛可绕须弥山五匝。‘须弥’新译苏迷卢,此云妙高,古印度相信世界中心有须弥山,四宝所成,从海平面算起,高八万四千由旬。由旬是印度计里数的单位,分大、中、小三种,大由旬八十华里、中由旬六十华里、小由旬四十华里,白毫能绕五匝须弥山,其长度实在无法想像,显白毫相之殊胜。



为什么特别赞叹白毫相呢?因一、对面就看得见,二、能显示佛无量劫修行及度化众生事,三、表佛福德无穷无尽,观佛三昧经说:本师释迦牟尼佛,留一分白毫相功德,供末法出家弟子受用不尽,因此,身为佛子,尤其出家众,须深深感谢佛恩,若非佛的招牌,怎有今日的食衣住行?自古以来有饿死的皇帝,没饿死的出家人,除非本身修苦行,自饿没话说,佛教传来近两千年,没有僧尼饿死的记录,这都是蒙本师一分毫相的福德护荫,故当精进,以报佛恩。四、虽赞白毫相,但已含括赞一切相的功德,因八万四千的相好庄严,皆在白毫相中显现出来,一相具足无量相的缘故。



‘绀目澄清四大海’阿弥陀佛身有多高大呢?观经说‘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凡夫不能想像,就如蚂蚁不能测思人一样,所以,用佛眼显佛身之高大。初祖慧远大师,一生三睹圣像,最后临往生前,亲见阿弥陀佛,周遍虚空,极高极大,无穷无尽。佛身巍巍,见眼便知。‘绀目’深青色。‘澄清’沉静清澈。这是指眼白部分,澄清如四大海水。眼睛闭起来,想想看:佛身有多么高大!



有人替佛忧愁,十方念佛众生这么多,假使很多人同时往生,阿弥陀佛如何接引?不必杞人忧天,看下两句就知道。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二句赞佛化身,光明无量。‘光’指常光,非放光,阿弥陀佛常光遍照十方世界。肩膀至头的圆光中,有无数化佛,这就是前往十方世界接引众生的佛。同时有无数亿众生要往生,便有无数亿化佛同时接引,而光中化佛依旧无数亿,不增不减。不仅是佛,菩萨也无量无边,‘化菩萨众亦无边’的意思是一尊化佛必有观音、势至二菩萨为伴,佛圆光中有无量无边的西方三圣,化佛接引往生者,分秒不差,‘睟啄同时’。养过鸡的便知道,母鸡孵小鸡,小鸡要出壳时,母子同时啄壳,内外呼应,一点不差,若稍有差错,小鸡必死。众生业力真是不可思议,母鸡好像有神通似的,看书知道啐啄同时的情形,有些后悔,在家时,常见母鸡孵蛋,却没去注意,失去了观察的机会,现在用机器,是否如此?就不知道了!



弥陀接引,应众生机,须佛接引,佛至;须菩萨则菩萨现前,详见九品往生章。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赞佛因行及果德接引众生不可思议。阿弥陀佛因地发四十八愿度化众生,今成就佛果,在极乐世界,以九品莲花摄受念佛众生,往生到清净彼岸去。五浊恶世为此岸,烦恼是中流,极乐为彼岸。‘登’到达也。以信愿念佛,能从浊恶此岸,渡烦恼中流,达极乐彼岸。



在此,顺便介绍四十八愿,根据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久远劫前为国王,闻世自在王佛说法,舍王位出家,法名法藏(或译法处),于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愿,希望建立净妙国土,接引众生。请佛开示十方诸佛国土,以作参考,佛为宣说二百一十亿佛土,法藏比丘详细观察,截长补短,费时五劫,绘成蓝本,于世自在王佛面前发四十八愿,作为修行目标,若有一愿未成,誓不成佛。现成佛已经十劫,所得果德,即因地所修功德。现四十八愿所说的,都是当今弥陀净土的境界,乃约果说因,不是站在因地修行的立场说,因地属过去式,所以,站在果地上说,过去发愿是因,现已成佛是果,因此,与愿文有异,若照愿文,一一皆须‘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曹魏康僧铠译作‘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不达目的不成佛的意思。现在约果德说因心,较易明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