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劝行念佛 悉名行大悲 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宣讲弥陀慈悲救度的法门,是一件很殊胜、难得的法缘!稍早外面的风雨还很大,但现在却是风和日丽,这是各位莲友虔诚的感召,希望大家能够把握这良好的法缘,专心听闻阿弥陀佛慈悲、平等、广度众生的救度法门。 今天早上要讲的内容,就是大家手上的这一张「江门念佛会赞颂词」,请大家看内容: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 什么是「法」?什么是「道」呢?「法」的范围非常的广,宇宙间,任何事、任何理,有形无形,凡是存在于世间的一切都可以说是法,例如我们的身体,所住的环境,所处理的事情,乃至思想观念……等等。可是任何一法皆不可能单独存在,一定必须仰仗各种缘,例如我们这个身体,从婴儿到长大,也都是仰仗种种的缘。首先,婴儿的出生基本上必须具备三种缘,就是父亲的精子,母亲的卵子,以及他本身的神识来投胎,然后经十月怀胎成长,这几个因素缺少一个,就不可能出生。而婴儿出生后,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正正当当的为人,也是要靠种种因缘。 今天,这里可说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也是要靠种种因缘,这就是「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如今,善导祖师的纯粹净土法门能够在这里兴起,首先是有净土宗慧莲净苑妙渡法师、香港净宗学会的总干事,以及广州念佛会的莲友所促成,当然,还因为有智莲社安提法师的发心共襄盛举,提供这个佛法的道场,作为专弘专修念佛的念佛会,这叫做「道不虚行,遇缘即应。」 任何有形无形事件的产生与建立都必须要靠「缘」,所以佛陀说:「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家庭的美满,团体的和谐,社会的安定,人心的净化,也都要靠良好的缘,因此大家要尽量创造良好的缘,使得存在于生活中的一切都能够获得美满、和谐、幸福的果。 接下来: 《大悲经》言: 这段法语,意义很深广,是由我们净土宗的另一位祖师──道绰大师,在他的《安乐集》首先引用。这一段的全文是: 何名为大悲?若专念佛相续不断者,随其命终,定生安乐。 意思是说,如果能相续不断的称念阿弥陀佛,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来迎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如果能将这个念佛的法门相互传播,不但自己念佛,也劝大众念佛,这种传播念佛的人,就是在行大悲,这样的人就是「行大悲人」。 要称为大悲人是不容易的,这个世界上能够完全称为大悲人的只有佛,所以佛又称为「满足大悲人」──彻彻底底、圆圆满满、毫无缺陷地在行大悲,所以只有佛才堪受这样的尊称。 可是,虽然我们仍烦恼强盛,但是只要我们自己念佛,也劝人念佛,虽然我们还不是佛,释迦牟尼佛就赞叹我们说:「你也是在行大悲,你也是行大悲人。」因此,只要我们念佛愿生极乐,也劝人念佛愿生极乐,我们就足够被称为行大悲人,所以念佛人尊贵不尊贵?(众答:尊贵)释迦牟尼佛在《观经》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念佛人是地球上六七十亿人口当中的「芬陀利华」。芬陀利华是什么花呢?是非常尊胜、非常高贵、非常难得、非常稀有的大白莲华。芬陀利华本来是用在尊称佛陀的,在这个地球上,能被赞叹为芬陀利华的只有释迦牟尼佛,可是释迦牟尼佛却也赞叹我们念佛人是人中的芬陀利华,念佛人可贵不可贵?(众答:可贵)那就应该好好珍惜我们念佛的法门,尽一辈子专念阿弥陀佛永不改变。如果退转了,岂不是失去芬陀利华的尊称?也失去了往生这么一件大好的利益? 宗祖善导祖师在《观经疏》说: 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