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承法师:静坐与念佛 观身定念法(3)

人中发光 ─ 观身定念法做完后再回来专注在人中鼻孔前的呼吸时,如果你真正达到完全的放松、完全的专注、没有五盖(贪、瞋、昏沉、掉悔、疑),人中的地方就可能会发亮,如果还有昏沉、掉举就不成。这种亮不会受外

  人中发光 ─ 观身定念法做完后再回来专注在人中鼻孔前的呼吸时,如果你真正达到完全的放松、完全的专注、没有五盖(贪、瞋、昏沉、掉悔、疑),人中的地方就可能会发亮,如果还有昏沉、掉举就不成。这种亮不会受外面光线的影响,外面暗或在晚上,人中的地方还是亮的。人中的地方如果是亮的,你的精神就会好。如果有种种的影像出现,你不要去管它,那些都是在我们意识里面的残余所呈现出来的幻影。

  脚腿酸痛 ─ 不能盘腿的可以采用“菩萨坐”,盘坐如果会腿痛,都可以在腿下垫上毛巾或小枕头,静坐的目的不在练腿,静坐的目的是在练心,练心的专注与放松。无论什么坐姿都可以,只要坐得舒适就好,真正不能打坐的也可以坐在椅子上,椅面要大,椅子的高度要适当,但仍然要把脊椎骨打直,不靠椅背,坐在椅子上脚跟着地,不可悬空,脚不可踩在凉的地板上,地板上需铺块布或地毯。虽然坐椅子静坐,膝盖也要盖布以保暖。

慈悲观的修法

  首先要对自己修慈悲,在心完全静下来之后,意念先导向自己,愿自己没有恶念、没有瞋念,愿自己的身体远离病苦,愿自己的精神远离痛苦,愿自己解脱自在、幸福快乐。之后,就要想象“乐”的味道,使自己觉得快乐、快乐!虽然是假想,但是它蛮有效的。接着再假想自己亲近的人也是这样,尽量想出他或她的容貌,愿他或她没有恶念、没有瞋念,愿他或她的身体远离病苦,愿他或她的精神远离痛苦,愿他或她解脱自在、幸福快乐。然后朋友、同事,再慢慢地观想水中的众生、陆地的众生、天空的众生,能够想得出来的你都想,也是这样子播送你的慈爱给他们。想完了之后,要把你的心一直扩大、扩大,扩大到整个美国、整个地球、整个宇宙,遍虚空际、无边界,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没有你这个身体的存在,而是你的想法遍及整个虚空宇宙。之后,你还要把它收回来,从宇宙、地球、你所在的国家、你打坐的禅堂,而后回到自己。当回到自己的时候,想象一道白光从头顶罩住全身,使全身变成透明的,然后把自己的心安住在这透明的白光里。可以专修慈悲观打坐或在打坐完要下坐前修此慈悲观,最后把心安住在这透明的白光里,几分钟后才出定。慈悲观的修行是很好的!

贰、念 佛

  修净土以持名念佛为主,平常拿念珠念或只用嘴巴一直念佛,打坐的时候就在心里念佛,嘴巴不出声。心里一直念佛念到后来会变成以意念念佛,能够真正以忆念念佛身心会是轻安的。以意念念佛以后,还要再往前进一步,因为一直在意念里,还会有五盖生起的时候,真正进入心不颠倒是完全没有五盖的。一直在意念当中只是达到一心不乱,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段路要怎么走呢?就是当你一直有意念念佛的情况时,你要对你的意念、你的佛号修“轻安”。

念佛的运用

  在弥陀经里面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是经在告诉我们要用这几个方法来念佛!你要懂得用“五根”、“五力”“七菩提分”来念佛。但是要怎么达到“七菩提分”呢?那就是你要能够实行“八正道”的生活。这几个相辅相成,但最基本的是在“五根”,你需要了解“五根”是什么?

五根与五力

  “五根”就是信、念、定、进、慧,你要了解它们的相貌是什么,它里面的味道是什么?就好象是披萨饼(Pizza)一样,如果你没看过、没吃过,你也只能用想象的,但是现在要去了解披萨饼是什么样子,要去知道它的味道,你就需要去尝试它,你才会知道这是什么口味的披萨饼、那是什么口味的披萨饼。相同的,我们也要去了解五根的味是什么?信根的味是什么?它的相貌是什么?“信”就是我相信你的“信”,可是你所谓的相信是嘴巴的相信呢?还是打从心底里的相信?所谓的“信”,它是不疑而且是直心的,这么说你就这么做,你不会再去研究这么做会怎么样,一有研究的心就不是信,有研究的心就是疑。这种完全直心地相信的相貌和味道是什么呢?就像一个小孩子,你跟他说这是饭,以后他就说这是饭,说这是冰淇淋,他以后都说这个就是冰淇淋,他不会去研究为什么饭不叫做冰淇淋?但是我们成人就会去研究一番,我们的心不单纯,我们的“信根”就打折,“信力”就薄弱。你要念佛、你要信,你就要先去培养你的信根,从你的信根里去培养你的信力,只要你的信力一出来,你的念根、念力就会跟着出来。

  那么“念”是什么呢?“念”起时就好象嘴唇只是碰在一起,但是一点力量都没有,没有压迫的力量、没有沉重的力量,它只是贴上去,这就是念、就是念的相貌。“念根”是什么呢?当你一贴上去之后,它开始慢慢增长,在那增长、增长的那个推的过程就叫做“念根”。在增长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力量,是因为你之前的“信”对它的“念”所产生的力量,叫做“念力”。这个“念力”附着在佛号上面,你对佛号就开始抓,而且越抓越紧、越抓越紧,这个东西就叫做“念力”,各位回去可以自己揣摩这个味道。

  有了“念力”以后,为了要继续附着在佛号上,你就开始抓紧在那个地方,这就是“定”,否则,你抓这里、那里、这里、那里,那就是不定了。这种附着在那个地方的东西叫做“定根”。要附着在那个地方所产生的力量,且由“念力”来推“定根”所加重产生的力量叫做“定力”。但是“定力”只会停在那个地方,它不会往前,什么力量让它往前呢?那就是“精进”。精进有一直要往前的冲力,这种东西就叫做“精进根”。你的信力、念力、定力一直让你往前推,往前推之后就会产生了“精进力”。在你往前推的当下,我们的“识”会对这种往前推的力量产生分别,这就是“慧根”。在慧根上一直往前推、一直分别、一直往前推、一直分别,自然就产生了“慧力”。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