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文摘45(2)

乃至看看得到“称、誉、利、乐”的人,觉得他们处处还不如自己。这些“称、誉、利、乐”应该归自己得到。所以,在《六祖坛经》的无相颂中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

乃至看看得到“称、誉、利、乐”的人,觉得他们处处还不如自己。这些“称、誉、利、乐”应该归自己得到。所以,在《六祖坛经》的无相颂中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心生则种种法生,有了佛法,就会知道处理烦恼的方式。那就是当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用“断烦恼”或者“转烦恼”这两个方法。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待事情都说处理,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这里就借用“处理”这个词。

“处理”这个词有一语双关的作用,一个是说你要怎么样解决烦恼,第二个意思是你把烦恼当成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把烦恼当成一个处理品,我们大家一定不会自找烦恼。但是,我们大家往往就没有把烦恼当成处理品,而是当成宝贝,总是牢牢抱着不放,觉得烦恼很好,所以烦恼很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是这样,把烦恼当成宝贝,一点一点地享受这个宝贝,而且还要分给别人。结果不但自己烦恼个没完,还连累着大家一起烦恼个没完。反过来,如果我们把烦恼当成处理品,不要去享受这个烦恼,而把它处理掉,那么烦恼就会被断除或者说被转化掉了。

如何才能把烦恼断除或者转化掉呢?这就要用百丈禅师说的“烦恼以忍辱为菩提”的办法。如果你明白了这个,就会知道烦恼不过是个处理品,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自然会认识到不应该保留这个处理品,而应该把自己本有的智慧发掘出来,用忍辱的方式把烦恼转化掉。

把烦恼当成宝贝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舍不得扔掉这些烦恼。大家不要觉得好笑,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并没有完全觉得烦恼就是处理品,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烦恼当成了宝贝,舍不得扔掉。这就是我执和法执在作怪,或者说“觉的能力”被迷惑了。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把烦恼当成处理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烦恼障、所知障老早就断掉了,老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哪里去找我执与法执的影子?我们之所以从无量劫以来轮回生死,在六道之中头出头没,关键就是我们死死地抱着烦恼不放,没有把烦恼当成处理品,而是把烦恼当成了宝贝。

大家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烦恼、看待烦恼,那么我们要断烦恼、转烦恼成菩提会容易一点。所以说,我们往往是自己跟自己生烦恼,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管是学佛的人还是没有学佛的人,大多如此,甚至学佛的人还多了一个学佛的烦恼。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自己跟自己生烦恼没什么法律责任,但从佛教来讲,自己跟自己生烦恼可是不对的。因为它也是烦恼,也是生死的根本,也是我们需要断除和转化的对象。所以,我们佛弟子一定注意,要带头把烦恼当成处理品,而不是把烦恼当成宝贝。

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素质高的人烦恼就少,素质低的人烦恼会更多些。烦恼与素质是一个成比例的关系。所以,如何提高我们的素质,是断除或者减少烦恼的关键。只有提高我们的素质,才能减少甚至断除烦恼。所以,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我们的素质很高,平常就会烦恼少,可以说大多数时候是处于顺境中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素质高的人贪、嗔、痴会相对少些,或者说他们在小的贪、嗔、痴面前不会心动。那么,如何去防止因贪、嗔、痴而产生的烦恼呢?我们通过修行,通过忏悔,通过禅修等等,把自己的素质提高,把不受贪、嗔、痴影响的能力或者叫免疫力提高,渐渐地,我们就不被一般的贪、嗔、痴左右;继续下去,我们就能对稍微大点的贪、嗔、痴有了免疫力……

当然,还有很多的贪、嗔、痴,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连自己也没有发觉。比如,我们往往喜欢观察别人的举动,用别人的举动来作衡量比较。在上次写的怨亲债主方面也是这样,我们只是看到逆境中的怨家,看不到顺境中的亲家。在怨家面前知道如何处理,在亲家面前就纷纷缴械投降。

我们要学会时时刻刻反省自己,而不要把眼睛老盯着别人。在利益面前、名誉面前,在一切好事坏事、吃苦享乐等等面前,总要先检点自己,吃亏上当的事我自己去做,有好事让给别人,这就是在提高自己的素质。或者干脆把自己尽量屏蔽出这些场所,这样我们就能最少地产生烦恼。

时时刻刻知道功德天与黑暗女的关系。知道带来好处的功德天与带来坏事的黑暗女是孪生兄妹,功德天出现的时候,黑暗女必然跟着就来了。不要想着只有功德天没有黑暗女的事情,不可能天下的好事全让自己一个人独享,更不可能天下的坏事都与自己无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