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尼扎西仁波切:归依上师之“九大难题”(4)

我们更需要具德上师的意义不仅在于具德上师可以给我们正确的佛法教授,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实执凡夫更容易产生信心,但是这种信心绝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上师的个人身上,我们要明白我们归依的是整个三宝。因为我们凡夫

我们更需要具德上师的意义不仅在于具德上师可以给我们正确的佛法教授,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实执凡夫更容易产生信心,但是这种信心绝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上师的个人身上,我们要明白我们归依的是整个三宝。因为我们凡夫对外在的东西难免有分别,所以做佛像要做的精美一点,不是因为雕刻精美的木头比雕刻粗糙的木头更有加持力,而是因为凡夫面对精美的佛像更能生起大的信心;证悟究竟的上师,在凡夫眼中更能让人相信其为三宝的代表而生起信心。我们凡夫可以于无情之木石金属造像产生信心,为什么对尤其具有传承加持力的上师左顾右盼呢?故云:”我有一切法,为有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依照归依的道理,三宝是我们唯一的归依处,上师之所以可以放在四归依的第一位,不是因为所有的金刚上师都是个人证悟上的即身佛陀,只是因为上师代表了三宝的总集。上师只是归依的媒介,我们并不是归依上师个人的特征比如身体、证悟等等,故而分别毫无意义。所以不管他是法王级的也好,还是喇嘛级的也好,都无所谓,能真实利益我们的只是对三宝的信心,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能生起归依信心的对象和媒介;我们不是归依上师个人的证悟能力,没有经典说必要是真实能达到即身成佛标准的上师我们才要把他们看成真佛,恰恰相反是“依止后,不管上师功德如何,一律当作佛菩萨看待”一方面说上师是佛,一方面说上师不管有没有功德都应该看成是佛,其看似矛盾不通的论点,其实就统一在这里:我们归依上师的意义,不是在于归依上师本身的个人特征(包括身体、证悟、戒律),而是在于上师身上有佛教的特征(不说高的,就说最起码的,比如说,身穿比丘衣服,甚至自称佛弟子,噶举上师旦巴喇嘛说过:“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比丘,甚至他都不穿僧衣,只要他自己口称是真的比丘我们都应该恭敬他。”过去嘎当的大德如果走路遇到地上有红黄色的布碎片都要捡起来,那是因为僧衣就是由红黄布片组成的,还比如下面引用的佛本生故事,猎人假扮僧人射杀狮子的故事,都是同样道理。这个对待假和尚的道理可能很多人想不通,不服气,但是只要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归依真正意义的问题,就会明白了)可以作为执着凡夫的归依对境。我们就应该对所有上师一体恭敬,不要分别,不是因为教条上规定你必须这么做,而是因为这样做毫无意义。就象印藏各大论师经常引用的比喻:有人用石头打狗的时候,狗只会回头去追逐撕咬打它的石头,而狮子却不会管石头,只会直扑打它的人。

说道这里,相信不用做个别的说明,大家也应该知道如何解决上面的那两个分别难题了。只要我们知道自己真正归依的是什么,就没有必要把注意力放在没必要注意的事物上了。所以当我们给上师磕头的时候,知道自己是给十方三宝磕头,自然应该恭恭敬敬,而不必在乎上师是什么样,即使是凡夫上师、破戒上师、甚至假上师也无所谓,一点不影响我们的功德。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并不是给这个上师磕头。如果不能把上师看做是三宝的总集显现而恭敬,而只是把上师当作法力高强、深山修炼千年的神仙来崇拜的话,那么这种归依毫无意义。如果学人只是把注意力放在上师个人特征上,而归依上师个人的话,那么我认为这种归依就是邪归依。

结尾我们可以引用佛本生故事、遵循伟大一切智智佛陀的足迹,作为这个道理的最好注脚。《安慧狮子恭敬袈裟》:“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安慧狮子,遍体金色、光洁闪亮,它经常以水果、树叶为食,从不损害任何众生,对出家人尤为恭敬。

  有一猎人妄图杀死安慧,期冀把它金色毛皮献与国王后能免除自身贫穷之苦。他便穿上出家人所着袈裟,伪装成僧人、手持弓箭来到狮子面前,并最终趁它熟睡时向其射出一只毒箭。狮子惊醒后本欲追赶猎人,但见他身着袈裟不禁想到:此人身着三世诸佛胜幢袈裟,若将其损害,则如已对三世诸佛生起恶心。于是它便放弃了追杀猎人之意。毒箭毒性随后发作,当狮子生命垂危之际,它口中自然发出:“呀啦啦瓦夏萨梭哈”之音。时大地震动犹如翻天覆地一般,无云天空亦降下雨水。诸天人目睹猎人杀害狮子相菩萨后,均降下天人花雨供养狮子尸体。

  释迦牟尼佛变为狮子时,对身着袈裟之人无不生起坚定信心。以此缘故,他于十万劫中都转生为转轮王,赐与众生安乐,自己亦积累下广大福德。”

       可见加持与功德的获得与否,并不取决于上师是否是在证悟上的即身佛陀,甚至对境是恶劣的屠夫骗子也是一样的。

       上师之所以值得归依和恭敬,是因为他代表了三宝,非此动机,哪怕是归依任何法力高强的上师都毫无意义。此为解决第一个难题——分别上师之匙。
 
二、如何判断真假上师

这也是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受众团体来考虑。

其一是初学者(对待一般上师),大家都知道经典里面要求归依上师之前要进行长期、甚至经年的观察(比如莲花生大士说:“上师若不注意观察弟子,则上师有其过失;而弟子拜根本上师来跟随修持,一定也要花几年来观察上师。”),但是,现在的很多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上师来汉地是为化缘,住不了几天就走了,要观察显然没有时间,而如果不归依和参加开许灌顶的话,就只能白白浪费机会了。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