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世缘了爱缠 前面我们看了日记《随顺世缘了怨亲》知道了怨亲都是我们的债主,我们都需要我们去认真面对,去负责任,去承担义务。而且,我们不但是可以在他们去世之后超度他们,还可以在他们在世的时候与他们一起学佛得到解脱。这样我们没有怨亲的纠缠之后,随顺起世缘来自然没有挂碍。 因为怨亲是平等的,都是我们的债主。所以,我们要知道怨家和亲家都要去超度他们。很多人虽然知道了怨家和亲家都是债主的事实,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怨家和亲家。这些怨亲的纠缠不但是我们修道的逆缘,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得解脱的原因。 而且,不光是要超度死去或者说是我们看不见的怨家和亲家,要去为他们做佛事、挂牌位。希望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要再来纠缠我们。还要超度我们现在就能看得见的怨家和亲家。因为这些看不见的怨家和亲家事实上这个时候是很难超度的。如果他们现在还在世,那么要现在就应该去超度他们。 因为我们只要规矩点自己,把自己放在比较靠后的地方。我们把怨家的位置放在高一点,为他们多做一点。那么他们就容易原谅我们一些,就会更容易接受我们告诉他们去极乐世界的可能,这样就可能结束或者说是减少纠缠。反而是我们的亲家这个债主难以超度。 因为,亲家这个债主我们比较陌生,超度起来就比较困难。因为他们很难接受我们的意见,并且他们就像狱卒一样用“爱”看守着我们,使得我们不得出离。我们不能在这样的环境里面缴械投降,我们应该要发菩提心,发出离心,记住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同时应用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修道的决心放在首位。告诉他们修道的重要性;告诉他们修道能够得到解脱;通过自己的修道能够使得大家一起解脱。古代洞山良价禅师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他的《辞北堂书》记载了他的所作所为,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类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重。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截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良价舍今生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意莫攀缘。学净饭之国王。效摩耶之圣后。他时异日。佛会相逢。此日今时。且相离别。某非遽违甘旨。盖时不待人。故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时度此身。伏冀 尊怀。莫相记忆。颂曰。 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净世谩逡巡。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岩下白云常作伴。峰前碧障以为邻。免干世上名兼利。永别人间爱与憎。祖意直教言下晓。玄微须透句中真。合门亲戚要相见。直待当来证果因 《后寄北堂书》: 良价自离甘旨,杖锡南游,星霜已换于十秋,岐路俄经于万里。伏惟孃子(母亲)收心慕道,摄意归空,休怀离别之情,莫作倚门之望。家中家事,但且随时,转有转多,日增烦恼。阿兄勤行孝顺,须求水里之鱼;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夫人居世上,修已行孝,以合天心;僧有空门,慕道参禅,以报兹恩。今则千山万水,杳隔二途;一纸八行,聊伸寸志。 并附颂曰: 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为报北堂休怅望,譬如死了譬如无。 他给亲人写了这两封信后,他的母亲给他写了如下的回信: 吾与汝夙有因缘,始结母子恩爱情分。自从怀孕祷神佛: “ 愿生男儿 !” 胞胎月满,性命丝悬,得遂愿心,如珠宝惜,粪秽不嫌于臭恶,乳哺不倦于辛勤。稍自成人,遂令习学。或暂逾时当归,便作倚门之望。来书坚要出家,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吾何依赖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