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4幸福的菩提

《幸福的菩提》—一 海涛 辑 1.幸福美满不必仰赖各种外在因素,只要我们拥有信心,爱与关心他人是通往幸福快乐的唯一道路。 2.慈悲、爱与智慧可以带来细微而且恒常久远的快乐,这就是正面的情

《幸福的菩提》—一          海涛  辑

1.幸福美满不必仰赖各种外在因素,只要我们拥有信心,爱与关心他人是通往幸福快乐的唯一道路。

2.慈悲、爱与智慧可以带来细微而且恒常久远的快乐,这就是正面的情感。而这些正面的情感能够把我们转变成为更快乐、更可靠以及更值得信赖的人。

3.我们都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欲望——渴望拥有幸福快乐,而快乐与否,取决于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在心中的比重。

4.非暴力具有两种意义:如果你有能力,那么就帮助、服务众生;如果你无法利益众生,那么至少不要伤害他们。

5.我们与一切有情众生相互依存,所以我们必须修持不害与慈悲。

6.不顾他人的权利、漠视他人的存在、剥削利用他人以自肥,是愚蠢的自我,最终将导致失败和痛苦。

7.不论一个人的宗教背景为何,一旦培养了珍贵殊胜的菩提心,人就会成为一个勇敢、热心、慈爱、有贡献于社会的人。

8.菩提心是美妙、非凡的特质,它可以清净所有负面情绪,并彰显所有正面的品质。

9.在面临困境之时,让一个人保持平静沉着的内在力量是修心。一个人可以透过修心塑造自己的态度,变得更加沉着。

10.如果一个人拥有一副慈悲心肠,内在力量会自然涌现,恐惧猜疑也随之减少。最后,他会成为一个更加快乐、心灵更加开放、广结善缘的人。

11.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和专业来看,每一个人都必须提倡慈悲心的价值。虽然行之不易,但它是获致更美好良善的人性、更幸福快乐的未来的唯一途径。

12.如果没有慈悲、没有爱,人类难以生存;如果没有愤怒,人不仅能活得更轻松,而且更加快乐。

13.影响人们意念转变的最大力量是爱,而不是愤怒。
 
《幸福的菩提》—二         海涛  辑

1.人生的圆满成功取决于决心、意志与勇气,而利他就是勇气与决心的泉源。

2.为了服务众生,一个人应该下定决心获得证悟,这种决心即所谓的菩提心。

3.我们应该用正面的态度对待他人。我们应该关怀他人,而非同情他们。

4.因为金钱而结交的朋友之间存在的不是真正的友谊,经由爱与情感结识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5.由于我们都希望获得快乐,所以我们必须时时留意达成此一目标的因缘,这也是我们应该心怀慈悲,遵循奉行不害(非暴力)原则的基本理由。

6.慈悲是一个法门,智慧则是了解实相的哲学观点。结合智慧与发心,乃转化心境的适切途径。

7.如果你从清晨开始即培养正面良善的动机,便等于创造了更多、延续了一整天的正面感受。

8.你过生活的方式、处理日常事务的方式,可以真正考验你的修持。当你可以趁着工作之便操纵欺骗他人、行邪恶之事时,你必须克制自己,因为真正的修行,乃在于避免从事恶业。

9.认清痛苦的本质,有助于我们去面对困境或痛苦。

10.当憎恨、忌妒、贪婪等负面情绪生起的那一刻,你的心也失去了宁静安祥。

11.每一个人的未来必须自己负责,因此最好还是安分守己。

12.只要我们的心平静安祥,或许能够适当地了解和看待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感受痛苦,但安祥的心境却使我们感到快乐舒适。

13.如果一个人能够多替他人着想,那么爱心便因此而形成发展,也带来更多、更强的内在力量。

14.一个人应该慈爱宽厚,切勿运用才智行毁灭之事。
 
《幸福的菩提》—三         海涛  辑

1.关爱他人将使一个人感觉美好;反之,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设想,心中将持续存有不满足感,欲望更多,自然引发猜疑的情绪,最后更加焦虑不安。

2.担忧自己只会招致更多的恐惧、更多的猜疑;而不安全感与孤独寂寞往往伴随着猜疑而来。

3.憎恨或厌恶邻人,并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或使他们心生猜忌,反而会直接地破坏自己内心的平静。

4.真正伟大的修行者禅定之时,不需要借助任何念珠;他们仅仅观察自己的心、分析各种现象、深刻地思考。这才是恰当的修行方式。

5.愤怒与憎恨会严重戕害你的人生与健康;慈悲与爱心不仅有助于平和宁静的心境,也有益健康。

6.宁静安祥的心理状态与美好良善的品质,乃是成就快乐圆满人生的要件。

7.自我创造就是指: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必须全靠自己的努力,未来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8.当我们无缘无故地遭人伤害之时,我们应该培养忍辱、安忍之心。

9.我们必须了解,忍辱不是投降让步或懦弱顺从,而是从容地、深思熟虑地下定决心,不采取报复的行动。

10.缺乏爱心与慈悲乃是引发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11.我们不仅要建立知识,也要培养内心美好的品质,所以在经过教育的洗礼之后,你将不仅是一个博学之士,也会是一个善良且慈悲为怀的人。

12.一人口中之蜜糖,可能是他人眼中的毒药。善恶好坏不是绝对的,我们必须依据情况来下判断。

13.一个睿智的人,不会让愤怒或憎恨肆无忌惮地横行,因为没有人想要面临不幸与痛苦。
 
《幸福的菩提》—四         海涛  辑

1.修持爱与慈悲并非宗教或神圣的事物,而是关系到生存。无论在任何领域中,慈悲与善心都是最重要的因素。

2.我们必须区分爱与慈悲之间的差异。人们往往对爱失去耐心,乃是因为爱混杂了执着,或被执着所污染了。

3.这种执着的污染显示了我们的爱依赖他人回应的方式。

4.慈悲的爱是真挚而诚恳的,在这种爱之中,一个人了悟其他人如自己一样渴望离苦得乐,都有超越痛苦、获得快乐的权益。在这种基础上,真正的爱与慈悲因而滋生。

5.如果理智伴随着爱与慈悲,将会为我们的行为带来深远的一处。

6.生命的目的是幸福或满足,而幸福或满足的真正源头是帮助他人、服侍他人,生命因而变得很有意义。

7.我们每天应该过得正面积极、充满意义,而且要活得健康、活得快乐。

8.如果我们能够学习如何面对死亡,那么事前的准备工作将使我们免于承受巨大的痛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