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为一切行为的动机

菩提心为一切行为的动机—一海涛辑 ◎真正的乐因 1.我们如何能一天廿四小时都修持佛法(真正的乐因)?要懂得如何做到这点,对大多数学佛者来说非常重要。 2.我们忙碌的生活不容许我们每天有闲暇

菩提心为一切行为的动机—一海涛

◎真正的乐因

1.我们如何能一天廿四小时都修持佛法(真正的乐因)?要懂得如何做到这点,对大多数学佛者来说非常重要。

2.我们忙碌的生活不容许我们每天有闲暇花几个钟头做正规的学习与修行。我们得工作、吃饭、睡觉、履行家庭和社会责任、娱乐自己等等,这些通常不被认为是修行。谁有空闲禅修?

3.佛法不只攸关你做了什么事,还攸关你做事的方式。动机是关键!我们所做的是正面的事(善因)或负面的事(苦因),主要取决于心态甚于行为本身。

4.佛教徒必须知道如何善用自心,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可以变成法行、善业,有价值、正面的,从而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成为真正的乐因。

5.安乐有各种不同的层次,最高层次的安乐是无上正觉的安乐,也就是佛果。

6.我们必须努力追求,但不是只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一切有情成就无上正觉:我们必须尽力带给每位有情最高层次的安乐。

7.我们生命的目的是以悲心承事一切有情,使他们获得无上正觉,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导向这个目标,就能让我们的生活尽量有意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我们以菩提心做为一切行为的动机。

8.菩提心是一切有情究竟安乐真正的因。

◎悲心

1.只有当我们心中有悲心时,所有这些花费和行为才有意义。对他人的悲心使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花钱、读书、工作、运动、照顾我们的健康)变得有意义。

2.相反地,如果心中欠缺悲心,我们的生活就变得空虚。所有这些花费、所有的努力、所有长时间的工作,完全没意义,我们在每日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

菩提心为一切行为的动机—二海涛辑

3.没有悲心、饶益他人的心念,我们内心就一直没有成就感,不管做什么都得不到满足。无论我们拥有多少外在的财富,倘若心中欠缺悲心,内心总是空虚、空洞。

4.如果你仔细审视就会发现,无论你拥有多少东西、无论你多努力去取得它们,如果心中没有悲心,你永远觉得不对劲。你的心不安宁,内心深处总觉得欠缺了什么。

5.要让你的生活有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对他人怀抱悲心,使你的生活能利益他人。这也是在生活中找到宁静、安乐、成就感与满足感的最佳方法。

6.对他人的悲心不仅即刻就在生活中的每个时刻带给你宁静与安乐。为他人而活,也会带给你最美好的未来。

7.即使在最紧要的关头:你生命的尽头,当意识与身体分离时,悲心让你死得宁静、安乐、满足。而且,你宁静、安乐的死亡,也能令他人感到安乐。

8.朋友和家人能够随喜你。你成为他人的启示,成为希望与勇气的典范,让他人了解到自己的死也能变得安乐。

9.就算你成就了直观诸法本性——「我」与「心」的究意本性——的智慧,如果没有悲心、善心,你最多只能成就小乘的涅槃——你自身无苦的境界。

10.你无法成就圆满佛果。你的心相续中依然有微细的不善习气,使你无法直观一切存在、一切法的空性;无法同时观一切究竟和相对的实相。

◎悲心的净业力

1.怀着对他人的悲心,为利益他人而生活,你会累积令人难以置信的功德。

2.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第一章形容菩提心的利益时说:「菩提心是烦恼、恶业最有力的净除者。」另外,他在一些偈颂中也谈到菩提心在净除恶业方面多么有威力。

菩提心为一切行为的动机—三海涛辑

3.寂天菩萨接着说:「正如你想被救离险境时会依赖一位非常有力的人士;只要花一分钟或甚至一秒钟依赖菩提心、修持菩提心、善心,就能净除力量很大、消耗不尽的恶业。那么,害怕罪报的人为什么不将自己托付给菩提心呢?」

4.第一品的第十三偈说:「一个身犯重罪的人,四处被人追捕,后来因投靠勇士才消除了内心的恐惧;如果菩提心可使依止的人迅速获得解脱,那么害怕罪报的人为何不去依止呢?」

5.在每日生活中有悲心,你就能在短时间内积聚最广大的功德并净除许多恶业。许多世、许多劫的恶业都净除了。

6.这能帮助你了悟空性。为什么?要了悟空性,需要广大的功德和广大的净业。例如:要实现一项一百万元的计画,你就需要一百万元。

7.同理:要了悟空性,你需要积聚广大的功德。修持悲心、利益他人能让你累积广大的功德,空性的了悟也会顺道而来。

8.施受法的内涵为受取其他有情的苦和苦因到自身,摧毁自我,并布施自己的身体、安乐、功德和其余一切给其他有情,奉献一切予他人,使他们获得一切所需。结果就是他们实证了方便与智慧道,并成就了无上正觉。

9.总之,透过悲心,你不仅会了悟空性,也会成就无上正觉,彻底止息心的一切错谬、一切烦恼,圆满成就所有证德。

◎普世责任

1.你如果没有悲心,就只会有自我中心。因此,就会生起瞋怒、嫉妒、欲望和其他这类情绪化心念。接着这些负面心念会使你生生世世直接或间接去伤害其他众生。

2.你,这么一个持负面心态的人,对一切有情施加伤害。那非常危险。相较之下,就算一切有情对你生气、伤害或甚至杀你,那也不算什么。你只是一个人,你根本无关紧要。你只不过是一位有情。

菩提心为一切行为的动机—四海涛辑

3.所以,很要紧、极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原本的负面心态,把你的心转变成悲心、菩提心,就在此世,当下——就现在。为什么?因为今生给了你一切机会(暇满人身)去这么做。

4.从无始轮回到现在,你还没有改变自我爱惜的心态,你还没有将之转化为珍爱和利益他人的心态。

5.「我爱执」是我们本身所经历到的一切痛苦和问题的根源,也是我们给数不清的有情带来许多问题、造成许多伤害的原因。

6.「大悲心」是你自己和数不清的其他有情一切宁静与安乐的根源。

7.你还没改掉以自我为中心、只为自己谋安乐的心念,还没将之转变为慈爱悲悯的菩提心。然而,在这一生,你可以这么做。

8.如果你出于悲心帮助其他有情,他们不但不会受到你的伤害,还会获得利益。因此,数不清的其他有情能从你这边获得许多的宁静与安乐。

9.一切众生的安乐就在你手中,因为这完全端赖你如何处置自己的心,端赖你是否对他人生起悲心。

10.数不清的其他有情受到伤害或得到安乐,全都取决于你如何处置自己的心。这全都由你决定。

11.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对每一位有情的安乐负有完全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普世的责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