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1法句经修行要义(2)

《法句经》修行要义—五 海涛 辑 1.应亲近具信德的智者,他们多闻博学而且有智慧,若能遵循他们的善美言教,纵然身在远方,也能获得他们高贵的品质。2.智者的责难犹远愚人的赞美。3.若与低劣的人为友,会堕落;若与
《法句经》修行要义—五        海涛  辑     1.应亲近具信德的智者,他们多闻博学而且有智慧,若能遵循他们的善美言教,纵然身在远方,也能获得他们高贵的品质。   2.智者的责难犹远愚人的赞美。   3.若与低劣的人为友,会堕落;若与自己相等的人为友,则无长进;若与圣者为友,可获圣道,是故应亲近圣者。   4.由于亲近值得亲近的恶人,很快地会习染到那个人的错误,犹如一把清净的剑插入有毒的剑鞘中,也沾染了毒药一般。   5.纵然一句有意义的法语,也能令有智慧的人修行有成;然而纵是整个的佛陀法教,亦无法令愚人开始修行。   6.智慧见能观见凡人所看不见的,没有智慧的见不能观见真实;虚伪之见和智慧见是相分离的,正如同昼夜不会相遇一样。   7.法施胜过一切布施,法喜胜过一切喜悦,忍力胜过一切力量,贪爱之终结超越一切安乐。   8.经由惠施,集聚广大福德;善调自心的人不藏怨敌;众德能消灭恶行;涅槃是烦恼的终结。   9.当内心的染污已去,结使不再缠缚其心时,善行、恶行皆已远离,于诸恶道之转生不再有恐惧。   10.行善之人得善报,行恶之人得恶报,凡人所行之一切皆会得到相应之果报,纤毫不差。   11.无有泥沼如欲望;无有恶友和怨恨;无有罗网如愚痴;无有河流如贪爱。   12.痛苦源于恶行,经由恶劣的转生后,痛苦就来了;喜悦来自善行,经由良好的转生后,喜悦就到来了。   13.不怀恶意,随喜他人之乐,悲悯造恶有情,慈心普及一切,如此则无有怨恨。   14.视一切有情如亲如友,悲悯造恶有情,深修于慈心,如此安乐增长。   15.若能慈心悯一人,便已获得善本;若能慈悯一切有情,则获圣贤之善德。          《法句经》修行要义—六        海涛  辑     1.调伏自己远比调伏一匹纯种良马,或调伏一头最强壮的大象更有价值,因为能善巧调伏自己的人,能得平和,其它各种骑乘皆无法达到这个境地。 2.因为自己的主人就是自己,自己是自己的皈依处;犹如马师调伏良马。 3.同样地,吾人亦当调伏自己;若能善巧地调伏自己,将可超越一切痛苦的限制。 4.见到他人发怒,而自己仍能保持宁静的人,能保护自己和他人免于所有重大的忧伤。 5.幼稚的人总认为当他们对对方施以愤怒的辱骂后,他们赢了;其实能安忍这些恶言的人才是真的胜利者。 6.若以瞋还瞋,则成邪恶之人;若以无瞋报瞋,必能勇敢地赢得胜利。 7.无瞋胜瞋怒,善良胜不善,布施胜悭贪,真实胜虚伪。 8.善闻正法,善修己行,善修出家之行,善修一切行,一切与正法相应之行。 9.虽然一个修行人非常多闻,但戒德不具足,那么他的行为便会遭到他人的讥蔑,这样的多闻就不圆满。 10.将善言付诸实修,供养侍奉修行的人,退隐于无执之处,净化自心。 11.先自修行,调伏自己,然后再教导他人,若人先能自正,则教导他人时必具善巧且无烦恼。 12.过着懈怠不精进的生活,虽然能活到一百岁,不如只活一两天,精进不怠惰。 13.若人为求福德,而祭祀火供世间的神起只,如是经一周年,不如「以诚心礼敬圣者」的四分之一。 14.真正的喜悦是基于出离和粗细两种思维而得的宁静,当一切痛苦皆止息时,无染智慧在平静安祥中。                                               以上资料整理《白话藏传法句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