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观经四贴疏》论《观经》的念佛法门(禅慧)

依《观经四贴疏》论《观经》的念佛法门 编辑:禅慧 来源:闽南佛学 前言 现在某些人弘扬净土宗,常劝人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更不提别的。认为讲别的,就是杂修,是很难入道的,干脆舍弃

依《观经四贴疏》论《观经》的念佛法门

编辑:禅慧
来源:闽南佛学

  前言

  现在某些人弘扬净土宗,常劝人专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更不提别的。认为讲别的,就是杂修,是很难入道的,干脆舍弃了它。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风气,以至于一般信众不知净土宗还有别的修行法门。这种作法实在是很值得商讨的。毕竟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怎能但用这一个称名念佛的法门就可摄尽。佛陀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非对机而说法。单讲称名念佛,不讲其他净土法门,无疑是与弥陀的大慈大悲的愿力相违背的,也把一部分行人堵在了净土宗的门外,把净土宗的道路走窄了。这实在是很可悲的。我们看《净土圣贤录》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一、八宗并举,旨归弥陀净土。 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至圆至顿。从《净土教理史》也可看出,历代净土宗大德没有哪一个是只讲一个称名念佛法门的。《观无量寿经》中,更是很明白地给我们阐述了“弥陀大海,万善同归”的道理。

  一、《观经》之缘起
  《观无量寿经》之缘起是因阿奢世王受调达恶友之教,幽闭其父频婆娑罗,欲令至死。国太夫人韦提希秘送酥蜜、耖、葡萄浆等以上王,被阿奢世发现,软禁宫中,愁忧懊恼之际,乞佛为其说无忧恼处,愿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佛因其请故,乃为广现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国土,令韦提希见。韦提希观诸佛土净妙不同,选择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维,教我正受。”如来因韦提希之殷重恳切致请,乃为广陈净土宗弘愿二门,由是利益无量百千万未来世之众生。
  佛陀知道众生的根机有两种:一是禅定之机,二是散动之机,如果只有修定才能往生极乐世界,那些散动之机,即不能修定善的人,就不可能了生脱死,故佛在应韦提希夫人之请说定善以外,再开散善一门,教散心众生修行三福,求生九品。这样才能普摄群机,畅佛本怀。而佛的本愿是要众生称名念佛,故又秘意之中暗暗引导,直到最后直截了当地付嘱阿难称名念佛的法门。善导大师在《观经四贴疏》中说:“然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开净土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判定此经是一经二宗的教旨。由最初的日想观到第十三杂想观是定善,说明观佛三昧。后之三福九品是散善,而在定散二善中间慢慢导出佛的本愿是“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号,”最后佛则更直截了当的地付嘱阿难称名念佛的法门。

  二、《观经》所摄之机
  善导大师判定此经三辈九品所摄纯是凡夫。净土法门实为凡夫而开。他讲“看此观经及三辈九品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认为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籍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
  依善导大师的判定,九品都是凡夫而不是圣者,且整部《观经》是世尊为未来世的五浊凡夫所说,而不是为圣者所说。大师说那种圣者是,“三涂永绝,四趣不生。身居生死,不为生死所染;如鹅鸭入水,水不能湿。神通自在,转变无方。更忧何事,乃籍韦提为其请佛,求生安乐国也?”善导大师讲:“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世尊定为凡夫,不为圣人。证明如来说此十六观经,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韦提是凡非圣,由非圣故,仰唯佛力冥加,彼国虽遥得睹。”并引《观经》中十处来证此经是为末世凡夫而讲。第一、《观经》云:“佛告韦提: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第二、言“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处。”第三、“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第四、“韦提白佛:我今因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彼佛国土”;第五、日观初云“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专念”以下,乃至“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见日”之语;第六、如地观中说“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众生,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七、花座观中:“韦提白佛:我因佛力,得见阿弥陀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云何得见。”八、次下答请中说言“佛告韦提:汝及众生,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九、像观中说:“佛告韦提:诸佛如来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十、如九品之中,一一说言“为诸众生者”等十句,证明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善导大师这一判定彰显了释迦佛说《观经》的重要意义,使净土宗法门大为弘传开来。普利浊世之众生。当然,《观经》并不是不摄受圣人,其实净土宗是三根普被,凡圣全收的,只不过此经侧重点是在凡夫罢了。如此经中讲的三种福业是三世诸佛净因,诸佛可依此法门而成佛,就简明了此经并没有把圣人排除在外。

  三、定善十三观
  ( 一)略述定善十三观
  首先,探讨何谓定善,何谓散善,二者是如何判定的。善导在《观经四贴疏·玄义分》中说:“从日观下,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善导大师认为定善之中,有两种层次,即:观前方便和证得三昧。经文“教我思维,教我正受”句就说明了定有程度深浅的不同。他讲:“言思维者,既是观前方便,思维彼国依正二报总别相也,即地观文中,说言‘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土’即合上‘教我思维’一句;言正受者,即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即地观文中说言‘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即合上‘教我正受’一句。”将思维正受判为定善,善导大师是依《华严经》“思维正受者,但是三昧之异名”句,再依据韦提希夫人之请“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教我思维正受”语,判定十六观前十三观为定善。
  定善十三观,即指一、日想观  二、水想观  三、地想观  四、树想观  五、八功德水想观  六、总想观  七、华座想观  八、像想观  九、无量寿佛色身想观  十、观世音色身想观  十一、大势至色身想观  十二、普观想观  十三、杂想观。这其中分人(正报)法(依报)二种所观之境。依报中,有三种:一、地下庄严,即一切宝幢光明,互相映发等是。二、地上庄严,即一切宝地、池林、宝楼、宫阁等是。三、虚空庄严,即一切变化宝宫、花网、宝云、化鸟、风光动发声乐等是。此三种,皆是弥陀净国、无漏真实之胜相。在十三观中,从第一日观至第七华座观,皆属依报观。此依报中,有通有别,言别者,华座一观是其别依,唯属弥陀佛。余六观是通依,属法界之凡圣。又此六中,又有真有假。言假者,即日观、水想观、冰想观等,是其假依。真依者,即从“琉璃地”下至“宝楼观”以来,是真依,是彼国真实无漏可见之景象。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