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行法初探(释果化)

「念佛三昧」行法初探释果化大 纲一、前 言二、早期佛教的念佛 (一)《阿含经》中的六随念 (二)「大乘念佛」之溯源三、通三乘的念佛三昧 (一)历史背景 (二)行法次第 (三)念佛色身三昧殊胜的原因
    「念佛三昧」行法初探   释果化   大   纲   一、前 言   二、早期佛教的念佛     (一)《阿含经》中的六随念     (二)「大乘念佛」之溯源   三、通三乘的念佛三昧     (一)历史背景     (二)行法次第     (三)念佛色身三昧殊胜的原因   四、大乘的念佛三昧   五、结 语   【附录】     一、前 言   念佛法门,应机上,不仅是重信的一类;方法上,也非只有持名一种,它可以透过止观引向甚深的智证,这就必须修念佛三昧。 鸠摩罗什法师在《大乘大义章》卷中(大正45,134b)归纳成三种深浅不同的念佛三昧: 1、菩萨或得天眼、天耳,或飞到十方佛,见佛、难问,断诸疑网(依禅得五通); 2、虽无神通,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心住一处,即得见佛,请问所疑(离欲得定); 3、学习念佛,或以已离欲,或未离欲,或见佛像,或见生身,或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或已离欲、或没有离欲)。 有关「念佛三昧」的经典,最早传译到中国的是《般舟三昧经》(后汉灵帝光和二年,179A.D)其特色是以大乘空义摄导念佛,带有浓厚的般若色彩,虽未被列入净土三经,却是大乘禅观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西元403~455有多部禅经被传译到中国,如:《坐禅三昧经》、《思惟略要法》、《禅秘要法经》(以上是罗什法师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五门禅经要用法》(刘宋昙摩蜜多译)等。这几部是属于部派佛教时期的产物。其所传的五门禅中都立有「念佛三昧」行法,而且蕴含「大乘佛法」禅观成分,代表了西元二、三世纪以来,西北印的观行,是修学念佛三昧极佳的教材。 本文将就以上经典为主要范围,略加叙述念佛三昧的思想背景、观行次第及特色,或许有助于念佛禅观的了解,愿为这已渐式微的念佛法门,尽一份推波助澜之力。   二、早期佛教的念佛[1]    (一)《阿含经》中的六随念 念佛的行法最早已出现在《阿含经》中的「佛随念」(buddhanusmrti)。由《杂阿含经》的「如来记说」开始,逐步组合为三念、四念、六念[2],《增一阿含经》中,六念以外,增列「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成为十念[3]。但所增四念,其性质是不同于六念的。「佛随念」本来的内涵是念佛功德名号,如《杂阿含经》550经(大正2,143b24~c2)云: 圣弟子!念如来、应、等正觉所行法净: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念如来、应所行法故,离贪欲觉、离瞋恚觉、离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着心。何等为染着心?谓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离贪、恚、痴,安伴正念正智,乘于直道,修习念佛,正向涅槃。 念佛功德,所行清净,修习念佛,向于涅槃,依此态度修学,是释尊开示佛随念本意之一。说到念(smrti)是令心明记不忘于所缘境的作用,《品类足论》卷一解作「心明记性」[4],《俱舍论》卷四则谓:「于缘明记不忘」[5]。念(sati)更是成就定、慧所必备的修行,就念佛而言,所念境是佛,心在佛境上转,如依此得定,即可名念佛三昧。「念」在修行次第上所扮演的角色无比重要。因此,佛陀于《城喻经》(大正1,423c16)等多所提及: 圣弟子,常行于念,成就正念。久所曾习、久所曾闻,恒忆不忘,是谓圣弟子得念守门大将,除恶不善,修诸善法也。 《婆沙论》(大正27,731a)云: 念能遍行,防护一切,我圣弟子,具念防护,舍不善法,修习善法。 于去除恶习和净化身心的修道上,「念」确可作遍满的修行方便、工具;若熟练「念」则能得一心不乱,浅的也能念念相续[6]。心专注于所缘境时,至少能令五盖暂伏。可令行者到达解脱的三十七道品中,「念」更占有重要的地位。修习六随念时,行者应当随时正念在佛、法、僧等六种所念境,才能使已闻、已思、已熟悉的念境,忆念不忘,念念现前,乃至心观照诸法,而明暸诸法,此时三毒心不起,五盖伏除,进修定慧就易成就。如《杂阿含经》931经(大正2,237c22~c29)云: 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轻安),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险众生中,无诸罣碍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这一段对「念」的次第变化:念如来事→不起贪瞋痴心→心正直→得随喜心→欢悦→身轻安→觉受乐→心定→得预法流→终抵涅槃。这样的念佛是次第而修,虽适应随信行,却在信与福德的修行中相应于般若,而导向甚深的智证,是重于自力的修持。 佛随念是六随念(sad-anusmrtayah)(cha anusaatitthanani)之一,修习六念,是以信为先导的方便法门,在以信为主的基础上,首先应具备几项前行─(1) 具足信、戒、闻、施、慧等五法; (2) 依止四不坏净[7],如《杂阿含经》554经(大正2,145b12~13)说: 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汝当依此四不坏净,修习六念。 《杂阿含经》932经(大正2,238b22~27)说: 佛告摩诃男…当以正信为主,非不正信,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为本。非不智慧,如是摩诃男。依此五法修六念处,……乃至自行得智慧。 修学佛法终究是要依无漏慧而断惑证真的,修习六随念而成就,虽能感得升天果报,却不以此为究竟,最要者是「自行得智慧」,欲得智慧,除依六念具足五法外,经中特别指出尚须依止四不坏净信,这属重信的预流支[8],方便适应随信行人所修学,在不离慧的深信,及完善的戒行下,由信起念,由念得定,依定发慧,而能契入圣法流。 六随念、不坏净信、念佛等系列的行法,皆不失其普遍应机的共同特性。在安定内心,除却忧怖的作用上更显示同一般宗教的共通性,所以特别适应于在家弟子的方便摄化。《杂阿含经》980经:贾客商旅途上,「于旷野中,有诸恐怖,心惊毛竖」[9],应念佛、念法、念僧;又「比丘若于于空闲、树下、空舍、而生恐怖心惊毛竖者,当念如来……乃至佛、世尊!彼当念时,恐怖即除」[10],诸如此类,都存有忆念他力庇护,而增强自身的心力之作用,就这层意义而言,是通于一般宗教的。然尽管有它共一般神教的方便,却不掩其超越一般神教的特胜,所以《杂阿含经》九三二经开示:念如来名号,应以「正信」为主,具足「信、戒、闻、施、慧」等五法,进而修六随念,其最终目的是「自行得智慧」。念佛不离「智慧」,在方便的适应上,与般若共相契应。以信为主的方便容易普及 , 但若脱离甚深智证的核心 , 难免会有俗化的疑虑 , 这是佛弟子应当戒慎恐惧的!    (二)「大乘念佛」之溯源 佛法如大海一味 , 然应机不同 , 开展就不免多元了,部派间各有其自宗的佛陀观,也因此影响了他们念佛的内涵。佛的无漏功德是出世的,称之为法身,这在部派间并无异议,至于「生身」──三十二相身是有漏?是无漏?部派间就存有歧异了。大众部以为佛的生身也是无漏的[11],说一切有部持不同看法认为:佛的色身并不因为成佛了而迥异于一般人,生理上的饮食、大小便利、睡眠还是如常运作,佛曾患背痛、腹泻等病,也需服药治疗。佛陀年老了,色身终究也为无常所坏。成佛前后这色身依旧尚属有漏所感的有漏身。依此色身而得无上菩提并不会因此而影响成佛的事实。实则,佛之所以为佛,是无漏五蕴的法身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因此说一切有部的上座们,归依佛是归依佛所得的无学功德法──法身,有漏色身非其所归依的对象[12],因此念佛也仅止于念佛的功德。 大众部系则倾向于超越与理想的佛陀观[13],一切觉者的佛陀,尽断一切烦恼习气了,而且无量无数生中修集功德,依因缘业报言,当有圆满的报身才是,所以佛身常在的信仰普遍流布于大众部中,咸认「如来色身实无边际;如来威力亦无边际;诸佛寿量亦无边际」,思想倾向如此,佛的色身成了念佛的重要内容,如《增一阿含经》卷2〈广演品〉(大正2,554a)云: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具长〈足〉,四无所畏在家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大正2‧554上〉 经文接着说佛的无漏功德─法身: (1) 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 (2) 如来三昧:未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憍慢强梁,诸情憺泊, 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皆悉除尽。 (3) 如来慧身:智无涯底,无所罣碍。 (4) 如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言我当更堕于生死。 (解脱德) (5) 如来身者,度知见城,知他人根,应度不度,死此生彼,周旋往来,生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解脱知见德) 此处的修法,已不再像《杂阿含经》那样念佛功德,而首先是观想佛的形像,观到「如来形未曾离目」,然后开始观法身,亦即「念如来功德」,《杂阿含经》的如来功德,限于念佛的十号,《增一阿含经》则演变成念佛的「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极像是大乘「佛现前立」的般舟三昧了!这或可看作法门演化的一个源头。《分别功德论》卷2(大正25,35c)更具体说到: 佛身金刚无有诸漏。若行时,足离地四寸,千辐相文,迹现于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有睹者,随行得度,功德所济不可称计。 对佛色身的崇仰,把千辐轮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详细点出,这又更接近了般舟三昧及观佛三昧的观法了。 「六念」,「四不坏净」,「念佛法僧」,「念佛」这一类系的行法,是适应随信行人的方便道[14]。原始佛教为一般信众说法,修四不坏净、六念(或十念),可免除堕落恶道的忧怖,必定能够生天,这样的意趣颇相似部份求升净土者的心情。日本学者滕田宏达在《原始净土思想の研究》中 , 甚至大胆推断《阿含经》中念佛升天之说为「往生净土」思想的起源[15]。如《增一阿含经》卷34有则公案:大长者毗罗先将于七日后命终福尽,佛知他会堕落涕哭地狱中,于是阿难问佛以何方便可挽救他免于堕落,佛示以「出家学道」,长者遵之,阿难告以修十念法,毗罗先比丘于命终后转生四天王天,如经(大正2,740a5~23)云: 行此十念者,便获大果报,得甘露法味。……佛告阿难:「阿难当知,此阎浮提地南北二万一千由旬,东西七千由旬,设有人供养阎浮里地人,其福为多不?阿难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若有众生如捔牛顷,信心不绝,修行十念者,其福不可量,无有能量者。如是阿难。当求方便,修行十念。 虽然说信心不足,没有把握能证悟圣道 , 而担忧沉浮于三界不免有堕落的可能,这不论是修六随念求升天,或部分求生净土行者皆共有的心情。但就大乘净土思想而言,往生净土的殊胜,决非生天者所能比拟。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大正12,349c)云: 若诸有情生彼土者,皆不退转,必不复堕诸险恶趣、边地下贱篾戾车中,常游诸佛清净国土,殊胜行愿念念增进,决定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原始佛教的六念(十念)虽于念境有别 , 就其所得利益与功德而言 , 六念是一样的,并没有特别提高佛随念的地位。法门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新的因素加入,情况也就不同了,在佛涅槃后,由于诚摰的怀念恋慕,表现在对佛陀遗体、遗物、遗迹的崇敬,佛的功德及前生的修行远胜过声闻弟子,这是各部派一致公认的,佛陀过去生中可敬可颂的大行渐渐地被传扬出来(本生,譬喻)在三宝的信敬忆念中,对佛的信念,显然的胜过了法与僧,而渐重于信佛、念佛[16],特别是大众部系的佛陀观,后来发展到佛「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17],「大乘佛法」继承这思想,高昂了念佛法门,已非六随念的等量齐观了。其实在弥兰陀王时代(西元前二世纪),念佛功德的殊胜,已成为佛教界的论题了。《那先比丘经》卷下(大正32,701c~702a)说: (弥兰)王又问那先:卿曹沙门言:人在世间作恶至百岁,临欲死时念佛,死后者皆生天上;我不信是语。复言:杀一生,死即入泥犁[地狱]中;我不信是也。那先问王:如人持小石置水上,石浮耶、没耶?王言:其石没。那先言:如令持百枚大石置船上,其船宁没不?王言:不没。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没;人虽有恶,一时念佛,用是不入泥犁中,便生天上。其小石没者,如人作恶,不知佛经[法],死后便入泥犁。王言:善哉!善哉! 经文比喻:恶业如百枚大石,但若一时念佛,则如船载石,不会沉没,必生天上。这种强调念佛、礼佛、称佛名号等方法,及其功德、利益和殊胜,在《大阿弥陀经》、《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等初期大乘经论就时常出现了。 三、共三乘的念佛三昧 念佛,在中国和日本所流行,方法上较倾向于散心的称名念佛,当然法门的普及是有因有缘的,这里不做探讨,不过,称名确可作为入三昧的有效辅助,如《文殊般若经》下卷云 :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 ¸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