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行法初探(释果化)(2)
系心一佛专称名字 」。《阿弥陀经》所说的「执持名号」,梵文原语是Amitayusas tathagatsya namadheyam,其中执持是 √dha,是“系于心”之义,梵文本文中尚有:作意如来的名号,汉译把他合而为一作「执持名号」,
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阿弥陀经》所说的「执持名号」,梵文原语是Amitayusas tathagatsya namadheyam,其中执持是 √dha,是“系于心”之义,梵文本文中尚有:作意如来的名号,汉译把他合而为一作「执持名号」,这是随念、思惟、作意也与称佛名号不同[18]。
《大智度论》卷21(大正25,221b)说:
念佛一切智、一切知见、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念如佛所知无量不可思议诸功德,是名念佛。是念在七地中,或有漏或无漏,有漏者有报,无漏者无报,三根相应:喜、乐、舍根。行得亦果报得,行得者,如此间国中学念佛三昧,果报得者,如无量寿佛国,人生便自然能念佛。
念佛是禅观,是念佛三昧,信愿以外也不离定慧,内涵有胜解观,也有真实观。不论大小乘,法门的开展浅深或有不同(部派佛教者以它为初学禅法的对治方便),然念佛三昧确是其所共修持的观行。
如《大智度论》卷7(大正25,108c~109a)说:
念佛三昧有二种:一者声闻法中,于一佛身,心眼见满十方,二者菩萨道于无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诸佛。
从《高僧传》中可知魏晋南北朝时,往生安养者,其修行依据都与「禅观」有关[19],最早传译到中国的净土经典(后汉桓帝179A.D)《般舟三昧经》是莲宗初祖慧远大师所依以修持念佛三昧的经典,这都是重禅观的念佛,而非口头称念。诚如印顺法师说:「《般舟三昧经》,着重平时修行,以平时见佛,作为往生的确证。《无量寿经》,着重临命终时见佛往生。要求往生,必先见佛,见佛而后能往生,…」[20],「见佛是往生净土的确证」《观佛三昧海经》(以下简称《观海经》)卷十(念七佛品)也这么说(大正15,693b~c):
拘留孙佛亦放光明,住行者前…见此佛者,常生净国,不处胞胎,临命终时,诸佛世尊,必来迎接。
不但见佛能往生净土,就是不愿往生净土的声闻行者,修念佛三昧而见佛,闻说三十七道品,修如实观,证无漏慧而成就圣道,如《禅秘要法经》卷中(大正15,256b)说:
唯愿世尊,为我说法,罪业除者,闻佛说法。佛说法者:说四念处,说四正勤,说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说七觉,说八圣道,此三十七法,一一分别,为行者说;说此法已,复教观苦、空、无常、无我;教此法已,以见佛故,得闻妙法,心意开解,如水顺流,不久亦成阿罗汉道。
如何能见佛呢?勤修念佛三昧,定心中「见佛」,欲往生净土者,依于止观的成就而见佛,应该是较稳当的往生法门了。以下将就两晋时期所传译「禅经」为主要范围,探讨念佛三味观行。
(一)历史背景
「禅经」是指关于禅定实践方法的教科书。禅经传入中国滥觞于东汉桓帝时建和元年(A.D.147)安世高来华,这位安息国王子东来弘化,从桓帝建和二年(A.D.148)至灵帝建宁(A.D.168~172中),二十余年间,译出《大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道地经》、《大十二门》(已佚失)、《小十二门》(已佚失)等。其所译大小《安般守意经》尤为中国最初盛传之教法,汉魏二代,安世高的禅法已颇为学佛者所风尚。
继安世高后,有康僧会(西元247来华,殁于280)上承安世高小乘禅学系,又有道安(314~385)融会大乘般若与小乘禅教之学。之后,禅法的弘扬式微一段时期。直到西元四○三至四五五年间,好多部对于中国佛教在实践方面影响深远的禅经被传译出来,如[21]:
《坐禅三昧经》二卷 姚泰鸠摩罗什译
《禅法要解》二卷 姚泰鸠摩罗什译
《思惟略要法》一卷 姚泰鸠摩罗什译
《禅秘要法》三卷 姚泰鸠摩罗什译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十卷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 刘宋昙摩蜜多译
《达摩多罗禅经》二卷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这几部,是属于部派佛教时期的产物,特别是说一切有部的譬喻师,经部之譬喻师以及罽宾地区以犍驮罗(Gandhara)为中心的瑜伽师[22],例如马鸣、婆须蜜等(见附录),代表了西元二、三世纪来的西北印的禅法。尔后由西北印传进中亚[23],在中亚这块北传大乘禅法的重要发源地上,部派的禅法历经了大乘化的提升(四世纪左右),然后再传入中国,《坐禅三昧经》念佛三昧中的「观十方佛」、《思惟略要法》所传「十方诸佛观法」的修行,即这种经过深化的观行[24]。
罗什三藏所译《禅秘要法经》卷中「第十八观」 ¸《坐禅三昧经》(上) 「第五治等分法」这都属声闻念佛三昧, 卷下(大正15‧218a) 「专念十方三世诸佛生身」 及「当念佛种种无量功德、一切智、 一切解、 一切见、 一切德 」(法身) 此则属大乘念佛三昧,《思惟略要法》中「得观像定」、「生身观法」、「法身观法」是共声闻的 「十方诸佛观法」、「观无量寿佛法」是大乘的念佛三昧。
(二)行法次第
各部禅经所说的念佛三昧,基于修行者的传承不一,广略有别,就其修行次第则属一致,当中以罗什大师所译《思惟略要法》整理最井然有序(大正15,299a):
1、「观佛三昧法」(佛像观):是观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2、「生身观法」:观佛从出生到涅槃的生平。
3、「法身观法」:观佛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等功德。
4、「十方诸佛观法」:源出于《般舟三昧经》,在此被整理成完整的禅法,乃是将《般舟三昧经》十方诸佛皆现在前予以行法上的次第化。
念佛三昧的修习次第是「佛像观」→「生身观」→「法身观」→「十方诸佛观」。从观色身佛入手,次观法身佛,《十住毗婆沙论》〈助念佛三昧品〉(大正26, 86a)也这么说:
是故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新发意菩萨,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如先说,转深入得中势力;应以法身念佛,心转深入得上势力;应以实相念佛而不贪着。
最早提到观佛相好作为修行法门的是《般舟三昧经》,西元二世纪左右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曾多次引用其中内容来说明「念佛三昧」的问题。可见二世纪末以前《般舟经》即已在印度流行了[25]。《十住毗婆沙论》中的〈念佛品第二十〉出现了完整的三十二相及八十种好的每项内涵,在细部上与《坐禅三昧经》大致相同,本节将以下面三部禅经为主,探讨像观问题。
(一)佛像观:
甲、《思惟略要法》(大正15,299a)是在「观佛三昧法」这段说明。
乙、《坐禅三昧经》(大正15,276a~c)在「第五治等分法门」中有列出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小人相。
丙、《观佛三昧海经》,篇幅最长,「观相品」(大正15,648~668)对每一相的观想次第有详说。「观像品第九」(大正15,690a~693a)。
观佛三昧法(像观):像观,先要用眼去审密仔细的观佛形相。用眼来谛观佛像,为的是要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下一步「心眼观」,才能闭目也得轻易明见像相,否则用眼谛观不可略过。如《观佛三昧海经》卷二(大正15,655b)说:
「若比丘,犯不如罪,观白毫光,暗黑不现,应当入塔观像眉间,一日至三日,合掌啼泣一心谛观。」
「若坐不见,当入塔观」(观如来眼睫相)(大正15,656a)。
「若不见者,如前入塔谛观耳相,一日至十四日」(大正15,656b)。
「若不能见胸相分明者,入塔观之」(大正15,665b)。
一再说到入塔观像,就是先以眼取佛像相,然后到塔旁禅修的小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