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行法初探(释果化)(4)

随用一处,系念在缘,不令外散,心想得住,即便见佛 」[34]。佛陀一生的具体活动,实则含具着佛法的智慧与慈悲,这被善用譬喻辅助的「譬喻师」[35]纳入禅观的内涵,而成为念佛三昧中的一环。(三)法身观《思惟略要法
随用一处,系念在缘,不令外散,心想得住,即便见佛」[34]。 佛陀一生的具体活动,实则含具着佛法的智慧与慈悲,这被善用譬喻辅助的「譬喻师」[35]纳入禅观的内涵,而成为念佛三昧中的一环。 (三)法身观 《思惟略要法》(大正15,299b)云; 已于空中见佛生身,当因生身观内法身,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无量善业。如人先念金瓶,后观瓶内摩尼宝珠。所以尊妙神智无比,无远、无近、无难、无易,无限世界悉如目前,无有一人在于外者,一切诸法无所不了,常当专念不令心散,心念余缘摄之令还。 念十力、四无所畏的功德法身是不离色身而念的,这不同于说一切有部,色身以外系念无漏五功德(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如《大毗婆沙论》卷34(大正27,177a)说: 今显此身父母生长,是有漏法,非所归依。所归依者,谓佛无学成菩提法,即是法身。 大小乘对于法身的内涵,看法有异。罗什法师所传译《坐禅三昧经》中,念佛三昧则是以佛十号功德为法身,属于「罽宾」禅法的「法身观」,而大乘禅法「法身观」的内容,罗什在《大乘大义章》卷上(大正45,123c)说: 大乘部者,谓一切法无生无灭,语言道断,心行处灭,无漏无为,无量无边如涅槃相,是名法身;及诸无漏功德,并诸经法,亦名法身。所以者何?以此因缘得实相故。又大乘法中,无决定分别是生身,是法身,所以者何?法相毕竟清净故,而随俗分别。 大乘部者,谓法身实相,无来无去,无为无作,同于涅槃。一切法无生无灭是法身,于佛「生身」能见实相,也名法身。观十力、四无所畏而能得实相,名法身,这是用实相深化了法身观,故「大乘法中,无决定分别是生身,是法身」。 这里,罗什所传的大乘「法身观」是深化了罽宾禅法,以得实相念佛为重点,透过大乘般若的教义来统摄念佛,并要求通过念佛而证悟大乘般若空义。依据正是《十毗婆沙论》〈助念佛三昧品〉(大正26,86a9~17)提到的次第念佛→色身→法身→实相。如经云: 是故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新发意菩萨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如先说:转深入得中势力,应以法身念佛,心转深入得上势力;应以实相念佛而不贪着,不染着色身,法身亦不着;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虚空,是菩萨得上势力。不以色身法身深贪着佛,何以故?信乐空法故。 (四)十方诸佛观法 l    行法次第: 「十方诸佛观」源出于《般舟三昧经》,如「三卷本」(大正13,904a~b)云: 心一反念,佛悉在前立,一切适不复,愿适无所处,十方不可计佛剎悉见,闻诸佛所说经,一一佛比丘僧悉见,是时不持仙道、罗汉、辟支佛眼视,不于是间终生彼间佛剎,尔乃见,便于是间生,悉见诸佛,悉闻诸佛所说经,悉皆受。 在《思惟略要法》中,十方诸佛观被整理成一套禅观法,但稍微简略了些,《观海经》就比较详细。下面将以《观海经》为主陈述观想次第。 接续前面(「像观」部分)提到「逆观、顺观像者」,谛观一像明了,出定入定,恒见立像在行者前。应复更精进,烧香散华,多为众僧服劳役(并发大乘誓愿:「我今观佛,以此功德不愿人天声闻、缘觉,正欲专求佛菩提道」)。 续行五法:1忏悔→2请佛→3随喜→4回向→5发愿。发愿后,端坐闭目,系念在前,观佛境界渐广大,如《观海经》(大正15,691a)中说:观一僧坊中满中佛像→广一顷地→百顷地→一由旬→百由旬→一阎浮提八千由旬→……见百亿四天下满中佛像,「此想成已唯除身时、便转时,一切时中恒见佛像,虚空及地满中佛像,像像相次,间无空缺,念想成已,身心欢喜,倍加精进」。有此成就,再进观「满十方界见一切像,身纯金色,放大光明」,此前当加行五法(这是承续《般舟三昧经》高度恭敬佛、法、僧三宝的精神):顶戴恭敬十二部经,于说法者起大师想,于佛法僧起父母想,令心调柔不起瞋想,起瞋时,当于般若波罗蜜前,五体投地,诚心忏悔。 l   检验观想结果: 透过佛像所呈显的颜色,可反应行者己身的恶善轻重。「若身犯戒,作不善者……见诸佛像或黑或白。以忏悔故,渐见红色;见红色已,渐见金色;见金色已,身心欢喜。」 l    观想成就: 一念所缘,周匝得见十方诸佛。定中,十方诸佛皆为说法,而得证无生忍,这是通于「般舟三昧」的。 l    若不见诸佛当行忏悔(取相忏): 当一日一夜六时修忏悔、随喜、劝请,渐自得见佛,「纵使诸佛不为说法,是时心得快乐,身体安稳」。    (三)念佛色身三昧殊胜的原因 在北传的系统中,念佛由观佛色身三昧、法身观、十方佛观等一路地加以发扬光大。而界分别观在五世纪初罗什大师传出的罽宾禅中(《坐禅三昧经》)便已销声匿迹,完全被念佛三昧所取代。念佛观为何被西北及中亚的禅师如此青睐,而以之为推广禅法的要着?从禅观的对象──众生身的「五阴」、「四大」及佛的三十二相妙色身做比较,「何者功德殊胜」?应为取舍的重要关键。禅修者选择观佛身的心态即表现在罗什《思惟略要法》的「观佛三昧法」(大正15,299a)第一句注:「佛为法王,能令人得种种善法,是故习禅之人,先当念佛!」,《禅秘要法经》卷中(大正15,256c)所言更殊胜:「佛告禅难提:此名观像三昧,亦名念佛定,后名除罪业,次名救破戒,令毁禁戒者,不失禅定。」,如此功德利益,怎不令禅修者向往进修? 修观佛色身三昧为何如此殊胜?在《观佛经》中第八观有理论根据,经云: 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由心想生,是故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汉、三貌三佛陀。 因为诸佛如来法界身,与众生心无二无别,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所以当观想佛身时,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即妙庄严相,相好亦从心生,故经云:「诸佛正遍知海由心想生」,所以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也是先从「想象」下手。 《坐禅三昧经》所传的五门禅法,各有对治的烦恼,「淫欲多人,习不净观」、「瞋恚偏多,当学三种慈心法门」、「若愚痴偏多,当观因缘以习三昧」、「若思觉偏多,当习阿那般那三昧」,念佛则是治等分(贪、瞋、痴、寻思),能除各类烦恼是其他法门所不及。这在《大智度论》(大正25,109a)同样说到: 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