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行法初探(释果化)(7)
( 1 )念佛德号;( 2 )念佛生身;( 3 )念佛法身;( 4 )念佛实相。 归纳修习的几项要点如下:(1) 要有定处,离愦闹;限定一段专修期,或九十日为一期,或百日为限〈例如:莲池、省庵二大师〉。(2) 要有信愿,往生彼国
(1)念佛德号;(2)念佛生身;(3)念佛法身;(4)念佛实相。归纳修习的几项要点如下:
(1) 要有定处,离愦闹;限定一段专修期,或九十日为一期,或百日为限〈例如:莲池、省庵二大师〉。
(2) 要有信愿,往生彼国〈不可离慧观〉
(3) 以至诚恳切心常念佛不断。
(4) 有次第的渐进修念佛。由浅而深,有四层级:
1. 念佛十种德号:这必须先对德号的义意有所了解,以缘名号,增长正念。
2. 念色身佛:舍诸乱意,念念观想佛的生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巨亿光明,在众中说法。
3. 念法身佛:舍诸乱意,念念心向佛国方所,观想佛国依正庄严,佛及菩萨、罗汉的悲智解脱,一切功德法身。又如《大智度论》所说:「三世十方诸佛及诸佛从初发意乃至法尽,于其中间所作功德神力,皆是念佛三昧所缘。」[56]
从此观而引入「实相」还有一过程─「唯心念佛」:当佛现在前,应念:「佛没有来,自己也没有去,乃「意所作耳」,只是自心三昧所现的境界。类推到三界生死,皆自心所作,自心所现皆虚妄不实。
4. 实相念佛:可以从上三类而引入,是次第的,如「般舟三昧」的念佛是假想观。次第而进,念佛见佛,观定境唯心无实,而悟入不生不灭。
从前三类假想观修习增上,进观定境唯心无实,而悟入不生不灭。正如《大智度论》所谓「无所念,是为念佛。」整个过程是从起修的有想念,而趣向离想念的涅槃境界。另有少数利根深智者,如般若法门的念佛,不需依照以上的次第,是直入实相的;观佛色身功德当体即空,而直契真如的实相念佛。
天台智者大师曾说:「四种三昧〈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同名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也。」明末蕅益大师也说:「念佛三昧,名宝王三昧,三昧中王也。」净业行者要提升念佛的品质,实不可只停留在散心称名的阶段。这绝非弘扬净土法门的古德祖师所想见。本文引用的「两晋传译之禅经」以外,有关记载「念佛三昧」行法的汉译经论,部秩不少,历代中国祖师的著作也很多。诸如:《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一行三昧。晋译《华严经》〈入法界品〉。《大阿弥陀佛经》卷下。《十住毗婆沙论》卷12,《大智度论》卷21。《摄大乘论》卷下。天台智者大师的《五方便念佛门》。华严五祖宗密的《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道绰大师的《安乐集》卷下。怀感大师的《释净土群疑论》卷七。这些都是研究《念佛三昧》的极佳资料。要弘扬净土念佛法门,当发心研究修习。
【附录】
参见惠敏法师论文〈两晋时期所传译「禅经」之研究〉
从僧睿法师的「关中出禅经序」中,知道与《坐禅三昧经》有关的禅师是「譬喻师」类的学者。他们不仅是向外弘化的布教师,也是内修禅观的实践家,简介如下:
(1) 属于有部的马鸣菩萨〈Asvaghosa〉:又名法善现─〈Dharmasubhuti〉,依鸠摩罗什师之「马鸣菩萨传」说:他是东天竺桑歧多(Saketa)国人,本为外道,论破当时之佛弟子们,使中天竺的僧院,不敢鸣楗椎。勒比丘从北方来折服之。从他的《佛所行赞》、《分别业报略经》等,当有文学性或音乐性之作品来看;马鸣菩萨是位善于通俗教化的文艺大师。他的禅集亦被罗什法师介绍到中国来,也是一位禅师。这是譬喻师的风格。
(2) 经部的创始者:究摩罗罗陀〈Kumararata〉,或称「鸠摩逻多」、「童受」等,被认为是经部本师。《大唐西域记》卷20(大正51,942a)。
(3) 婆须蜜(Vaswmitra〉:《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的作者,为持经譬喻师法救的后学。
(4) 僧伽罗剎〈Samgharaksa〉:《修行道地经》的作者,是大瑜伽师,其禅集,从西元二世纪起,到五世纪初,不断的传译来中国。被道安法师喻为「将补佛处,贤劫第八」名「柔仁佛」,是位不可思议的菩萨。
(5) 优波崛多〈Upagupta〉〈沤波崛〉,依《付法藏因缘传》,他是商那和修的弟子,被尊为四祖,乃阿育王之师,是当时佛教界重要的领导者之一。依《阿育王传》卷五记载:「摩突罗国有优波 多,佛记教授坐禅,最为第一」(大正50,120b),传中并叙述他教导行者修禅是非常善巧方便的,譬如:教人上树,下设火坑,而叫他放手,巧用恐惧心,令人精神集中而得道。算是非常高明的禅师。
(6) 僧伽斯那〈僧伽先─Samghasena〉:是《百喻经》的作者,为《三法度论》作注释,属犊子部系的。这部富于趣味性的譬喻教本,便是由他的弟子求那毗地(Gunavradhi)传译来华的。
(7) 胁尊者(Parwa):勒比丘,他是「初期大乘」时代的有部大师,学风则倾向于持经者。《付法藏因缘传》卷五(大正50,314c)说:「未曾以胁至地而卧,时人即为胁比丘」能够终年行「不倒单」,可知其禅定功深了。
以上诸家是曾经流行于西北印的禅师及其禅法。鸠摩罗什大师所编译的禅观,正是这些内重止观修持,外重庄严教化的譬喻师系的禅观。
【参考书目】
1、 《杂阿含经》(大正2)
2、 《增一阿含经》(大正2)
3、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7)
4、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
5、 《佛说观无量寿经》(大正12)
6、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大正13)
7、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大正13)
8、 《佛说般舟三昧经》.一卷本(大正13)
9、 《般舟三昧经》.三卷本(大正13)
10、《禅秘要法经》(大正15)
11、《坐禅三昧经》(大正15)
12、《禅法要解》(大正15)
13、《思惟略要法》(大正15)
14、《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15)
15、《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大正15)
16、《大智度论》(大正25)
17、《十住毗婆沙论》(大正26)
18、《大乘大义章》(三卷)(大正45)
19、《清净道论》,蓝吉富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86,华宇出版社,民76初板。
20、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民83。
21、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正闻出版,民83。
22、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二册,正闻出版,民82。
23、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三册〈修定-修心与唯心,秘密乘〉,正闻出版,民82。
24、印顺法师着、悟殷法师汇编《中国佛教史略──原典资料汇编》,法界出版,民86。
2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商务出版,1991。
26、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文津出版,民83。
27、藤田宏达《原始净土思想の研究》,岩波书店,1991。
28、惠敏法师等《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一),东初出版社,民79二版。
29、厚观法师论文〈般舟三昧〉,收录于《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一)。
30、惠敏法师论文〈两晋时期所传译「禅经之研究」〉,收于《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一)
31、心宏法师「《般舟三昧经》的研究」,中华佛研所毕业论文,民87。
32、慧命法师「《阿含经》之「六随念」初探」,中华佛研所毕业论文,民83。
33、 赖鹏举〈西北印念佛禅法的形成及其造像〉,收于《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慈光禅学研究所发行,1998。
34、道昱法师〈止观在中国佛教初期弥陀信仰中的地位〉,《圆光学报》(二),1997年。
35、赖鹏举〈中亚的禅法〉,《圆光学报》(二),1997年。
[1] 本文以早期佛教代表「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
[2] 参《杂阿含经》550经(大正2. 143b),即六随念:佛、法、僧、戒、舍、天。
[3] 见《增一阿含经》卷一〈十念品〉,(大正2. 552c)。
[4] (大正26. 693a)。
[5] (大正29. 19a)。
[6] 《成佛之道》p125。
[7] 不坏净(abhedya-prasada)是《杂阿含经》的译名,又称作「证净」(avetya- prasada)。这是结合(1)对佛、法、僧伽的净信,(2)「圣(所爱)戒成就」而得名四证净。不坏净依胁(parwva)所解参见《大毗婆沙论》卷103(大正27. 534c)云:「言不坏者,不为不信及诸恶戒所破坏故。净谓清净,信是心之清净相故,戒是大种清净相故」。
[8] 两类四预流支:一者属慧为先导的──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一者是以信为主的是四证净。详细请参阅印顺导师《华雨集》二(第二章‧第一节)页40~46。
[9] (大正2. 254c~255a)。
[10] 《相应部》(11)「帝释相应」(南传12. 382~386)。
[11] 参见注5。
[12] 参见注6。
[13] 《异部宗轮论》(大正49. 15b~c)。
[14] 《华雨集》(二),p52。
[15] 参见本书第六章‧第二项(一)生天思想との关系,p528。
[16] 《华雨集》(二),第三章,第一节。
[17] 参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68~169。《异部宗轮论》所说:「色身无边际」,是无所不在;「威力无边际」,是无所不能;「一剎那心了一切法,剎那心相应般若知一切法」,是佛的无所不知。
[18] 参见 杨惠珊〈净土经典中的往生行因之探讨〉,《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一)p224。
[19] 参见 德道昱法师〈止观在中国佛教初期弥陀信仰中的地位〉,《圆光学报》(二),表一,p32。
[20] 《净土与禅》p50。
[21] 以下禅经皆收录在大正15册。
[22] 参见 惠敏法师〈两晋时期所传译「禅经」之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一)p266。
[23] 参见 赖鹏举〈中亚的禅法〉,《圆光佛学学报》(二)p65。
[24] 「中亚」谓亚洲中央,指帕米尔高原及其周围地区,东侧含中国的新强,西侧含阿富汗,往北尚包含了一部分俄属中亚的地区。
[25] 参见「赖文」p122~123,及注18。
[26] 《观佛三昧海经》卷9(大正15. 690下)。
[27] (大正15. 299)。
[28] 《观佛三昧海经》卷9(大正15. 690下)。
[29] 《大正15. 229a》。
[30] 《坐禅三昧经》卷上,p276a。
[31] 同前注。
[32] (大正25. 667b)。
[33] 《观佛三昧海经》〈观像品〉(大正15. 693a2):总称各种佛像观法为「观像法」。
[34] (大正15. 299b)。
[35] 参考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六章〈大乘时代之声闻学派〉及释惠敏法师〈两晋时期所传译「禅经」之研究〉,《中华佛学研究论丛》(一),(东初出版,1990),p266~285。
[36]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卷一(大正13. 874c)。
[37]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50。
[38] 《广弘明集》卷30‧<念佛三昧诗集序>、大正52、P351。
[39] 《般舟三昧经》(大正13. 900c)。
[40] 《出三藏记集》慧远传‧大正55。
[41] 该书842~843页。
[42] 「十法」之说见:《大乘大集经贤护分》卷五(大正13. 892a~c)。
[43] (大正13. 876c)。
[44] 《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13. 905c)。
[45]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844。
[46] 《般舟三昧经》〈四事品〉(大正13. 899c)。
[47] (大正13. 900a)。
[48] (大正13. 900c)。
[49] 《大乘大义章》卷中(大正45. 135a)。
[50] 《大乘大义章》卷中(大正45. 134b)。
[51] (大正45. 134b)。
[52] 〈与隐士刘遗民等书〉《广弘明集》卷27(大正52. 304b)。
[53] (大正47. 320c)。
[54] 《大乘大义章》卷上(大正127c):「如《印经中》佛为弥勒说:有七因缘,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一者佛令发心;二者见正法坏时,护持法故发心;三者见众生可愍故发心;四者菩萨令发心;五者见人发心亦发心;六者大布施故发心;七者闻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发心。」
[55] (大正15. 785a~b)。
[56] 《大智度论》卷22‧223页b。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