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行法初探(释果化)(6)
颠倒渐薄,净眼转开,乃能见也 。佛身微妙,无有粗秽,为众生故,现有不同;又众生先世种见佛因缘,厚薄名异。薄者如今见形像舍利等;厚者得见好生身,施作佛事。视行者过去生中种见佛因缘的厚薄,而感得今生所见佛
颠倒渐薄,净眼转开,乃能见也。佛身微妙,无有粗秽,为众生故,现有不同;又众生先世种见佛因缘,厚薄名异。薄者如今见形像舍利等;厚者得见好生身,施作佛事。
视行者过去生中种见佛因缘的厚薄,而感得今生所见佛身的形像。所见佛,是众缘和合而生,毕竟空性,不能执着是实。
见佛,与佛问答而释除疑网,这是很难得的修验境界〈一般人而言〉,行者获此宗教经验必然会深生乐着之意〈利根者不然〉,心起了贪着,甚至执着下去不知回头,那又如何与圣道实相相应呢?是故罗什大师认为,平常就要闻思「三界之物,皆从忆想分别而有」之理,理解到三界之物,皆从忆想分别而有,或者是过去世的起心动念,今生缘熟而果报现前;或是今世的妄念忆想,今世即成现报。三界的现象就是如此虚妄不真实,无有丝毫可乐着。心厌三界而对出世的圣道倍增敬信〈或可说:厌离娑婆,欣向极乐〉,必有助于心离三界欲,而成就般舟三昧。所以罗什大师说:
诸菩萨得此三昧见佛,则问解释疑网,从三昧起住粗心中,深乐斯定,生贪着意,是故佛教行者,应作是念:我不到彼,彼佛不来,而得见佛闻法者,但心忆分别,了三界之物,皆从忆想分别而有;或是先世忆想果报;或是今世忆想所成。闻是教已,心厌三界,倍增信敬。佛善说如是微妙理也,行者即时得离三界欲,深入于定,成般舟三昧。[49]
念佛三昧在定中见到了佛,出定后进一步便要对定中境界作思惟,如《般舟三昧经》(大正13,899b~c)说:
作是念:佛从何所来?我为到何所?自念: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至。自念:欲处、色处、 无色处,是三处(三界)意所作耳。
定中见佛,闻佛说法,但修行者并没有到佛国去,佛也没有从他方净土来,只是从定心中见佛。因此,理解到三界都是心所现的,从唯心所见的道理,能悟解有想就是执着,入于生死,不得解脱。即便是见佛,也只是观想所成,没有真实性。这样的唯心念佛,是从「观相」而引入「实相」的重要过程。在进一步,当作如下观察:
(随)我所念即见,心作佛,心自见(心),心是佛,心(是如来)佛,心是我身。(我)心见佛,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槃。是法无可乐者,(皆念所为);设使念,为空耳,无所有也。……偈言:心者不自知,有心不见心;心起想则痴,无心是涅槃。是法无坚固,常立在于念,以解见空者,一切无想愿。
这是从念佛而实证真如实相的最高层级。前面说到念三界一切都是虚妄不真实的,无可乐着的,对于境的贪执作了遣除的功夫,这里进一步把「念」也空掉了,说心不可得。如能够由外而内空掉三界、自身、佛、心,就能够达到于诸法无相、无愿、依三解脱门而入于涅槃了。
「见佛三昧」有三种[50]:〈一〉菩萨已具足天眼、天耳等神通,能自在飞到十方佛土,见佛难问而得断诸疑网。〈二〉虽无神通,常念「阿弥陀佛」等现在诸佛,心住一处,即得见佛,请问所疑。〈三〉学习念佛三昧,或离欲,或未离欲、或见到佛像,或见佛生身,或见三世诸佛。以上三种定,罗什大师把它归纳成念佛三昧的三大类。若有人不知念佛三昧有此三类层次不同的境界,可能对「般舟三昧」的定中见佛,认为未具备神通的能力,而能见佛,有所怀疑。实则,虽不具神通,以三昧力故能超越阻障而远见诸佛是「般舟三昧」修验的事实。
于修习「般舟三昧」时,为了成就定,就必须厌离三界欲〈特别是欲贪〉,思惟三界虚妄乃忆想分别而有,就是要成就厌离三界的手段,以便深入于定,而助成「般舟三昧」。既入于三昧,于定中见「阿弥陀佛」,行者则无需加以否定。须知:此非忆想分别而生的妄想,是三昧力故而得见,非是虚妄。所以者何?「释迦文佛所说众经,明阿弥陀佛身相具足,是如来之至言。又《般舟经》种种设教,当念分别阿弥陀佛,在于西方,过十万佛土,彼佛以无量光明,常照十方世界。若行如经所说,能见佛者,则有本末,非徒虚妄忆想分别而已。」[51]。今观我国古德有着丰富的修验经历,例如:于庐山与慧远大师结社念佛的刘遗民,他专修念佛三昧,曾有定中见佛的描述留下来[52]:
遗民精勤偏至,具持禁戒,宗张等所不及。专念禅坐,始涉半年,定中见佛,行路遇像,佛于空现,光照天地,皆作金色,又披袈裟在宝池浴,出定已,请僧读经,愿速舍命。
庐山远公大师更「三睹圣相,沉厚不言」,《庐山莲宗宝鉴》卷4说:「义熙乙卯十一月初一日,师〈远公〉入定至十七日出定,见阿弥陀佛紫磨黄金身遍满空界。[53]」。这种修验所见,当不会是虚无的。毕竟见佛能生善根,也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七种因缘之一[54],在进向圣果的过程中是极佳的手段,也是应当聚集的资粮。如罗什法师在《大乘大义章》(大正45,134c)中所言:
如《般舟三昧经》中见佛者,能生善根,成阿罗汉,阿惟越致,是故当知:如来之身,无非是实。又忆想分别亦有时有,若当随经所说:常应忆想分别者,便能通达实事。譬如常习灯烛,日月之明,念复(覆)障物,便得天眼,通达实事。又下者持戒清净,信敬深重,兼彼佛神力,及三昧力,众缘和合,即得见佛,如人对见镜像。
只是行者不要去执着定中境界,若更进一步起般若空观,那就会更上一层楼了。「般舟三昧」依称名摄心,观相念佛于定中见佛,生起行者无比的敬信心,进观定境唯心无实,而悟入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无生法忍〉,成为念佛三昧,引归胜义的方便。这样的修学次第,是先以易行道为前方便,而进修念佛三昧,再达到深入实相的究极。
大乘行者,就根性说有「信增上」与「智增上」(「悲增上」也列为一类〉的不同。重信的,信十方佛〈菩萨〉及净土,而有「忏罪」「往生净土」等法门。重智慧的,重于「一切法本不生」,亦即「一切法本空」的深悟。而且是直入无生(少数利根者),不历阶次的(无常→无我→涅槃)。念佛法门的确是利钝全收,钝者依次第踏实而进,利者则是可以直下修实相念佛的。如《般若经》(大正8,385b)云:
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念佛?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何以故?是色自性无,受想行识自性无,若法自性无,是为无所有,何以故?无忆故,是名念佛。
这种超越忆念的念佛是直就佛的色身、五阴、五分法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十二因缘…当体即自性无,无所念而直观实相的「实相念佛」。又如《佛藏经》云:「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不可得念是名念佛。…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55],这是利根深智的大乘人所行,不需从「称名」、「观相」、「唯心」而入「实相」,是直观空性的殊胜念佛。法门的化机非一,若把他机械性的定位,恐不合实际情况吧?
五、结 论
念佛三昧的前方便是先以忏悔调心令软,如《观佛三昧海经》(大正15,690c)云:「欲观像者,先入佛塔,以好香泥及诸瓦土涂地令净,随其力能烧香散花供养佛像,说己过恶,礼佛忏悔, 如是伏心经一七日。」修行的次地是先修像观,像观成就(得观像定)再进修「生身」、「法身」、「十方佛」。虽然两晋所传译的各部禅经广略不一,其修验与传承也各不相同,但是,按照上述的修行次地仍有其一致性。
「般舟三昧」是大乘念佛三昧的代表,《大智度论》(大正25,262a)云:「般舟三昧是菩萨位,得是般舟三昧,悉见现在十方诸佛,从诸佛闻法断诸疑网,是时菩萨心不动摇,是名菩萨位。」般舟三昧内含四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