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本来是透明无色的,但因地理环境及所含矿物质的不同,而产生丰富的色彩,如黄河含沙量大,成为独特的黄色巨流。另外,金沙江的白浪、富春江的碧波,也是以水色不同而闻名。唐朝诗人王勃〈滕王阁序〉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形容天色、水色相互辉映的美景;“山在虚无缥缈间”,有著云飘似山移的意境;“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则是苏东坡描写泛舟观景,群山游移的动态美。山水除了有形象、色彩、动静的视觉之美,也有听觉美,如惊涛拍岸、瀑落深潭、溪流山涧、空谷回音等。 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人们徜徉山水,怡情悦性,也赋予山水更深一层的精神意义与文化内涵。 (二)佛教与山河大地 1.深山古寺 自古“天下名山僧占多”,凡是到佛教胜地朝拜或游览参观者,无不被名山古刹那依山傍水,林木繁茂的旖旎风光所折服。这些优美宜人的景色大多非自然而成,是凝聚许多高僧大德的智慧,艰苦创立,辛勤垦植而建构的。 如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位于安徽省的“九华山”,是地藏菩萨成道教化众生的道场。九华山峰峦奇丽,高出云表,诗圣李白曾题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山光水色,独特别致。 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部的“五台山”,相传为文殊师利菩萨应化的道场。因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故称五台,整个五台山寺院林立,殿堂楼阁不计其数。 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示现说法的道场,位于四川峨眉县,冈峦叠起,气势如虹,蜿蜒一百八十余公里。现有伏虎寺、报国寺、清音阁、仙锋寺、金顶、光相寺等七十余寺院,为僧肇、慧通、广济等法师所创建。 供奉观世音菩萨,素有“海天佛国”之称的普陀山,位于浙江定海县东海中的舟山群岛,四面环海,山中岩峰洞窟天然形成,海潮声与山中寺院梵音交相和鸣,构成一幅海天佛国的奇境。 此外,开创天台宗的智顗大师,在位于浙江台州府佛霞岭山脉的天台山峰修道二十多年,创建了国清寺等十二所道场。寺院周围环境清幽,前有千竿修竹,外有溪谷回流,附近风景胜地很多,是一处层峦耸翠的深山丛林。位于江西省北部南岭的庐山,风景幽雅,气候温和,处处奇峰峭壁,巉岩怪石,峡谷之间流泉飞瀑,是我国首屈一指的避暑胜地。东晋时代,开创净土宗的慧远大师在此结社念佛,创建东林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的摄山栖霞寺在深山峻岭之中,寺后山崖凿有众多佛龛、佛像,而称千佛岭,该寺是清末明初年间宗仰上人所重建。有谓“春有牛首,秋有栖霞”,此佛窟和云岗、龙门、大足等佛窟相互辉映,增添中华大地的文化生命。 著名的五岳是中国名山代表,它们和佛教也有诸多因缘:东岳泰山除了雄伟壮观,数千年来,因融入帝王封禅、诗画意境、科学研究及宗教神话等,而形成泰山独特的山水文化,也于一九八七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位于河南省的中岳嵩山,因其地形耸峻险要,自周、秦、汉以来,一直是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此山亦为人文荟萃之地,有五十多处被列为文物保护地。座落于嵩山山脉东的少室峰,菩提达磨曾在此面壁九年修禅入定,传法予慧可,创建禅宗祖庭,其中的少林寺,则是北魏印度高僧佛陀禅师得到孝文帝相助而建立的。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其山势磅礴,仪态非凡,最著名的是构筑于峡谷悬壁之上的悬空寺,这座依岩作基,就崖起屋的寺院被称为“天下巨观”。位于黄河与渭河之滨的西岳华山,《山海经》说它:“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曾经是道家天下,因此自然景观中融有谈玄说秘的奇险。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省,其山体由花岗岩构成,但植被茂密,兼具外柔内刚的气质。佛教曾在此相当兴盛,有所谓南岳四绝:“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楼之秀、水帘洞之奇”,除方广寺,著名的寺院尚有福严寺、南台寺等。 此外,韩国的通度寺、海印寺、松广寺,日本的比睿山、高野山等,也都是建在山边水涯的寺院。 2.缘起性空 佛教主张宇宙是由无数个小“世界”所构成。根据《起世经.阎浮洲品》描述:一千个世界集合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合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合为一个“大千世界”;因此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这就是一佛的化境,约当为一个银河系。在宇宙中存在著数不尽的三千大千世界,佛经称为“十方恒沙世界”、“十方微尘世界”,可见宇宙的浩瀚广大。 每一个世界从成立到毁灭,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个时期,称为“四劫”,四劫之中各有二十中劫,总合为八十中劫,称为一大劫。从小劫、中劫到大劫,总称阿僧祇劫。 “成劫”为器世间(山河、大地、草木等)与众生世间(一切有情众生)成立的时期。即由有情的业增上力,于空间生起微细的风,次第生成风轮、水轮、金轮,慢慢又形成山河、大地、生物。 “住劫”为器世间与众生世间安稳、持续的时期。此一时期,每一中劫含括增劫和减劫;每逢减劫时,便有刀兵、疾疫、饥馑等三种灾害产生;我们这个时代应属于减劫吧! “坏劫”时的世界经由火、水、风三灾而毁坏。首先是有情生命的灭绝,称为趣坏、有情坏;接下来,世界出现七个日轮,起大火灾,把初禅天以下的器世间烧坏;次起水灾,水淹至二禅天;最后是风灾,坏灭三禅天,称为界坏、外器坏。唯有四禅天不为三大灾所坏,就是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经过八万大劫,仍归坏灭。 到了“空劫”,世界已坏灭,于欲、色二界之中,唯有色界的第四禅天尚存,其他则全入于长期的空虚中。 等到世界再成立,又是一个成、住、坏、空的大劫。宇宙就是在成住坏空的过程中,反覆生灭,轮回流转,每一周期大约要十二亿八千万年。 佛教认为自然界的林林总总,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总离不开物质与精神的“色、心”二法。从小至一麻一麦、一微尘一心念,大至山河大地、须弥法界,总不出色心的范围。 自然界的山河大地,乃至所有人事物境的生起、还灭,均脱离不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普遍而必然的现象。《成佛之道》里有几句话最能说明无常的道理: 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国家治还乱,器界成复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