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合乎真理的宗教,因此翻阅古今历史,如梁武帝弃道向佛,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宋朝名相吕蒙正说:“不信三宝者,愿不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于朝,外护佛法。”甚至哲学家尼采虽为牧师之子,却赞扬佛教比耶教崇高、真实;叔本华以佛教徒自命,肯定佛教是世界上最尊贵的宗教;韩愈从谏迎佛骨到皈命佛教;欧阳修从毁谤佛法到行佛劝善;乃至佛教五大论师:马鸣、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无一不是从外道而改宗佛教。 信仰佛教,也有层次上的不同,例如,有人“信人不信法”;有人“信寺不信教”、有人“信情不信道”、有人“信神不信佛”等。 甚至即以信仰佛教的教义而言,本身也有层次的不同,例如凡夫的般若是正见、二乘人的般若是缘起、菩萨的般若是空;唯有佛,才能真正证悟般若,所以般若是佛的境界,是最上乘的一真法界。 佛教依众生根基之不同,将佛法分为五种法门,称为“五乘佛法”。其中人、天乘的佛教,重于积集世间福行的增上心,以现世乐后世亦乐为满足,是佛教的共世间法,如儒家近于人乘,耶教、回教通于天乘;声闻、缘觉乘的佛教,重于出世解脱的出离心,以涅槃解脱乐为最终的目的,如道教的出世无为、清净解脱;菩萨乘的佛教,重于利他济世的菩提心,以悲智究竟乐为修行的极至,而六度万行乃为利他济世的具体实践。 佛教的教义深奥而且具有包容性,佛教主张皈依三宝的佛教徒仍然可以敬神、祭祖。因为皈依与拜拜不同,皈依是一生的,是一种信仰;拜拜是一时的,是一种尊敬,已皈依三宝的佛弟子一样可以礼拜神明。不过,信仰重在专一,信仰重在一心,如《普门品》中的“一心称名”、“一心供养”,《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一念往生”,都是证明一心一意、心诚则灵。因此,宗教徒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宗教信仰要忠贞、要专一,当信仰与感情、金钱、事业、前途的选择冲突时,就是对信仰专一程度的考验。 其实,不管信仰任何宗教,最重要的是要开发自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大智度论》)能够拥有正见信仰的人,不仅在心灵上有所归依,精神上有所寄托,同时还能广结善缘,结识许多同道好友。尤其南传的藏经说:“有信仰的家庭,生活就有诚实,就有真理,就能坚固,就能有布施的四种道德。”有了这四种道德,则可“现在与未来,无忧无怖”。一个人如果能对生死无有忧怖,就是对佛法已有正信,如《金刚经》说:“若人能一念生净信者,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总之,宗教信仰可以激发勇气与力量去面对未来,可以使我们有宽宏的心量去包容人间的不平,进而拓展出截然不同的命运。尤其佛教的中道缘起、因果业报、生死涅槃等教义,可以帮助我们解答人生的迷惑,开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所以,信仰佛教,要从求佛、信佛、拜佛,进而学佛、行佛、作佛;唯有自己作佛,才是信仰的最高层次。 ↑ 十三、生命观(生死之道) 人生在世,一期的生命只有短短数十寒暑,有生必然就会有死,生死,这是人人都免不了的问题。 生和死如影随形,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到底“生从何处来,死归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并不了解。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有情众生由于累劫的“无明”烦恼,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著阿赖耶识在母体子宫里渐渐孕育成生命体,是为“名色”;名是生命体的精神部份,色则指物质部份。数月之后,生命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称为“六入”;胎儿脱离母体后渐渐开始接“触”外境,并对外界的苦乐感“受”产生“爱”与不爱,进而有了执“取”所爱的行动,结果由于身、口、意行为的造作,又种下了后“有”的生命体,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信仰佛教,并非就没有了生死问题,只是要人勘破生死!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经典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去,因此佛经里对于死亡的观念,有很多积极性的譬喻,例如: (一)死如出狱 《大智度论》说:“苦厄犹如地狱。”众苦聚集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像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得到了自由一样。 (二)死如再生 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如《思益梵天所问经》说:“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 (三)死如毕业 《般泥洹经》说:“展转相教,解诸童蒙,使学成就。”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时就是毕业了,要按照生前的业识成绩和表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去受生转世,面对另一个天地。 (四)死如搬家 有生无不死,死亡只不过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说的“鹿归于野,鸟归虚空,义归分别,真人归灭”。 (五)死如换衣 死亡就像脱掉穿旧穿破了的衣服,再换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样。《楞严经》云:“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一件衣服而已。 (六)死如新陈代谢 我们人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如《增壹阿含经》说:“代谢变易,不停不解。”生死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旧去新来,使生命更加珍贵。 此外,佛教称死亡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乔迁,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只是一个阶段的转换,是一个生命托附另一个身体的开始。因此,死亡不足惧,面对死亡,要顺其自然,要处之泰然! 然而人之所以惧死,是认为生可见,死是灭,所以灭之可悲也!其实,人之生命如杯水,茶杯打破了不可复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装回茶杯里;茶杯虽然不能复原,但生命之水却一滴也不会少。 佛教的“涅槃寂静”形容得好: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真正的生命是超越无常,超越无我的。例如海水波涛汹涌,海面上的泡沫究竟是海水,还是波浪?从觉悟的观点来看,有风起浪,无风平静,动乱最终还是归于寂静。正如前述,一杯水,茶杯打坏了不能恢复,但是水依然存在;又好比燃烧的木材,薪薪相传,流转不息,所以生命本身不会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