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2)

无漏种子是否为一切有情所具备?唯识家的回答是否定的。唯识家认为有的种性,先天不具本有无漏种子,没有转识成智的基础,注定不能成佛。《成唯识论》卷2指出:“依障建立种性别者,意显无漏种子有无。谓若全无无漏

无漏种子是否为一切有情所具备?唯识家的回答是否定的。唯识家认为有的种性,先天不具本有无漏种子,没有转识成智的基础,注定不能成佛。《成唯识论》卷2指出:“依障建立种性别者,意显无漏种子有无。谓若全无无漏种者,彼二障种永不可害,即立彼为非涅pán@①法;若唯有二乘无漏种者,彼所知障种永不可害,一分立为声闻种性,一分立为独觉种性;若亦有佛无漏种者,彼二障种俱可永害,即立彼为如来种性。故由无漏种子有无,障有可断可不断义,然无漏种微隐难知,故约彼障显性差别。”在这里,无漏种子的有无成为区别种性的标准。种子本性潜伏,无漏种相状不易被知,因此判别无漏种子有无的方法,就转化为它所对治的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有无。根据这一标准,有情可分为三类种性。一是全无无漏种性,完全没有无漏种子,永远不能断除二障;二是声闻种性和独觉种性,他们具有声闻乘和独觉乘的无漏种子,能灭除烦恼障,但不能断灭所知障;三是如来种性,具有佛的无漏种子,能断灭一切障。依据这一标准,如来种性可以彻底地转识成智,声闻与独觉种性能够部分地转识成智,而没有任何无漏种子的种性,则没有转识成智的任何可能性。

依据唯识学对无漏种子的这一理解,转识成智不是普遍性的人生归宿。部分众生由于全无无漏种子,肯定不能成佛。

从转识成智的第二个条件看,成佛也不是普遍的。有缘正法熏习,可遇而不可求,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有些人,甚至大部分人,毕生都没有机缘听闻正法,因此即便有无漏种子,也因缺少听闻熏习这一增上缘,而不能成佛。

要之,成佛是可能的,因为存在本有无漏种子;成佛不是普遍性的,因为部分众生没有本有无漏种子,亦或仅有无漏种子而无正法熏习。这一特点,鲜明体现了唯识学解脱论的个性特征。

三、转识成智的内容

转识成智是唯识学成佛理论的核心。“识”分为八,“智”有四种。“转识成智”就是转舍有漏之八识,转得无漏之四智。八识与四智的相应关系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成唯识论》对转识成智在唯识学中的所处有明确定位,论中卷9提出了“悟入唯识”(亦即成佛)的五个阶段,叫作“唯识五位”,分别是: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和究竟位。所谓资粮位,指为悟入唯识准备资粮之位,其主要功能是发心,生起对唯识实性的信解与追求,积聚有利于修行的功德、智慧。加行位是在资粮位的基础上,为获得无漏智而进一步加力修行之位。通达位又叫见道位,指进入第一欢喜地,初证无分别智,“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之位。第四是修习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萨,于见道之后,通过反复修习无分别智,“由转烦恼得大涅pán@①,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断灭一切障,获得根本转依。第五是究竟位,指佛果之位,诸漏永尽,无漏界摄,永恒安乐,成就无上。
转识成智属于修习位。此位的所证是涅pán@①与菩提(无上觉),被称作“二转依果”,其内容即究竟位的相状,是唯识学的终极追求。“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谓此前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菩提觉悟的内容就是四智,“由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断烦恼障证得涅pán@①,断所知障证得四智,前者着眼生命境界,后者倚重认知智慧。涅pán@①是菩提之境,菩提显涅pán@①之慧,两者体一不二。转识成智是唯识学转依成佛理论的核心部分。

《摄大乘论》“彼果智分”在五蕴格局中阐述转识成智,提出由转依色、受、想、行、识五蕴,可得相应的五种自在,其中转舍识蕴之后所得的自在即四智。论中说:“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四由现代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此论对转识成智的内容没有更具体的描述。

《大乘庄严经论》对转识成智的论述最为明晰具体,其“菩提品”指出:“偈曰:四智境不动,三智之所依,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释曰:四智境不动,三智之所依者,一切诸佛有四种智:一者镜智,二者平等智,三者观智,四者作事智。彼镜智以不动为相,恒为余三智之所依止。何以故?三智动故。八七六五识,次第转得故者,转第八识得镜智,转第七识得平等智,转第六识得观智,转前五识得作事智。”此论对转识成智的具体内容以及四智的概念、特性都作了系统分析,是把握转识成智理论的经典著作。

转识成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第一,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又叫“镜智”。所谓大圆镜,比喻此智光明、平净、圆满,映照万象如其所是,纤毫不离,完全无遗。在八识中,阿赖耶识积聚万法种子,是其余七识及整个世界的依止;转识成智后,大圆镜智也有类似的属性,它是其余三智的藏所,称作“大藏”,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具有整体、连续、彻底、无相等特点。

《瑜伽师地论》在论述修行问题时,已经谈到阿赖耶识的转依,其卷51有言:“于阿赖耶识中总为一团一积一聚,为一聚已,由缘真如境智,修习多修习故,而得转依,转依无间当言已断阿赖耶识,由此断故,当言已断一切杂染。当知转依由相违故,能永对治阿赖耶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阿赖耶识为万法种子的积聚,镜智是其对治,通过不断修习,就能断除一切染污,获得转依。所谓真如镜智,即纯净真实的佛智,以镜之名,喻其体现佛智的如实。又说:“若出世间法生已,即便随转,当知由转依力所任持故。然此转依与阿赖耶识互相违反,对治阿赖耶识,名无漏界,离诸戏论。”

世亲在《佛性论》中,亦曾论说阿赖耶识的转灭,他称其为“拔除”,“阿梨耶者,依隐为义,是生死本。……于法身中,由两道故,二世灭尽,故说拔除。言两道者,一无分别智,能拔除现在虚伪,能清净法身,即名尽智;二无分别后智,能令未来虚妄永不得起,圆满法身,即无生智。拔者清净,灭现在惑;除者圆满,断未来惑,故名拔除。”通过“拔除”,断灭依阿赖耶识而生之惑,获得无分别智。

无著的《大乘庄严经论》对大圆镜智的论述极为详尽,认为“镜智”的首要特点是它的依止、摄藏能力,“镜智诸智因,说是大智藏;余身及余智,像现从此起。”其解释是:“彼平等智等诸智一切种,皆以镜智为因,是故此智譬如大藏,由是诸智藏故。”“余身谓受用身等,余智谓平等智等,由彼身像及彼智像,一切皆从此智出生,是故佛说此智以为镜智。”“大圆镜智”在“四智”中的地位与阿赖耶识在八识中的地位极为类似。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