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华严和禅诸宗学者都淡化“空”的理论意义和“空”与“有”的对立。天台宗人智提出三谛圆融说,认为每一认识对象都具有空、假(假名有)、中三个面相或三重意义;空、假、中三谛是相即互具、圆融无碍的。这是说,观照诸法实相不只是或着重是观照空相,而是要平等地观照空、假有和中三相,观照三谛互相圆融,同时成立,不分先后。华严宗人宣扬理事圆融观,“理”,真理,指空理世界。“事”,事象,指差别世界,也即假有世界。理遍布于事,事在理中显现,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禅宗人也宣扬理事不二说,如法眼宗人文益作《宗门十规论》,在评论禅宗内部各派的门风时就说:“大凡祖佛之宗,具理具事,事依理立,理假事明,理事相资,还同目足。若有事而无理,则滞泥不通;若有理而无事,则汗漫无归。欲其不二,贵在圆融。”“目”,指双眼,“足”,指两脚。认为历代禅宗的根本宗旨在于理事相资,理事不二,犹如双眼同视,两脚都走,贵在两者圆融无碍。华严宗和禅宗讲理事圆融,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提倡空有圆融,淡化了两者的对立。 天台、华严和禅诸宗在空有理论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不仅认为人心自性空寂是指自心清净性而言,而且还强调众生的心性是觉知的,这种觉知又是本来实有的。天台宗人智提出“一念无明法性心”的概念,认为心有两重性格:一念无明和法性,此法性是指相对于无明的“明”而言,也就是心中具有的真理、智慧。智说:“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在智看来,人心自性中含有如来藏理,即具有空、假、中的智慧。华严宗人法藏宣扬真心是“真如本觉”,澄观强调“无住心体,灵知不昧”,宗密更明确地说:“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禅宗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认为自心、自性是成佛的根据。慧能《坛经》说,世人“自有本觉性”,又说:“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自性是独立于“身心”的实体。还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见自本性,即得出世。”由此足以说明,上述三宗佛教学者都把人心自性视为非空实有,以强化众生成佛的理论机制,这是在心性论层面否定空义的重要学说,在佛教史上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 综上所述,可见: (一)佛教“空”义历史演变的轨迹,就其主流思想来说,大约是:由讲有到讲空,由讲现象空到讲本原空,进而由讲部分空到讲全部空,再转而讲识有境空,中国佛教则多唱空有相即,空有圆融。 (二)佛教有的派别并不讲空,对“空”的论述也不相同,讲空也不等于鼓吹虚无主义,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实质而言,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强调的是不作分别,不得执着,也就是说,“空”实是服从于解脱论主旨的修持理念和方法。 (三)佛教“空”义包含了否定观念、辩证思维,是一种极为深刻的哲学思想,但若理解不当,片面执着,则会失之偏颇,进而导致给现实生活带来种种流弊。(信息来源:摘自《佛学研究》) 编辑:小月 |